吳曉東
(甘肅省隴西縣菜子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48100)
豬流行性感冒是豬的一種急性、傳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為突發(fā),咳嗽,呼吸困難,發(fā)熱及迅速轉(zhuǎn)歸。豬流感是豬體內(nèi)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豬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引發(fā),通常爆發(fā)于豬之間,傳染性很高但通常不會引發(fā)死亡。秋冬季屬高發(fā)期,但全年可傳播。豬流感多被辨識為丙型流感病毒 (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亞種之一。該病毒可在豬群中造成流感暴發(fā)。通常情況下人類很少感染豬流感病毒。
由于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癥稱為流行性感冒。1931年由Shope所報道的豬流行感冒是由豬傳染給豬的傳染病。從人體分離的病毒,根據(jù)核糖核蛋白的抗原性分為A、B、C三個型,但從動物中分離的病毒都屬于A型。1918年據(jù)說約有200萬人死亡的所謂西班牙感冒,被認為是豬流感病毒在人類中流行的結(jié)果。據(jù)Shope(1941)報道,豬嗜血桿菌的感染或寒冷的氣候條件,能促進和誘發(fā)本病。
豬流行性感冒病毒有兩種情況:是感染豬流行性感冒病毒,另一是感染作為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香港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香港型流中感時,豬的流行稍遲于人的流行。
豬感染流感病毒以后,一般預后良好,但傳播性強??梢姾粑倨?、發(fā)作性咳嗽、鼻液、衰弱、食欲不振或廢絕。通常伴有發(fā)熱,為41℃~42℃。恢復迅速,大致經(jīng)1周時間。只有少數(shù)豬發(fā)育不良。
病理變化為咽部粘膜充血,覆有粘稠的粘液。氣管內(nèi)也充滿粘稠的粘液。肺部的病灶呈深紅色,與正常部的界限明顯。細支氣管及肺實質(zhì)同樣呈現(xiàn)紫紅色。病變部多見于尖葉、心葉。頸部及縱隔淋巴結(jié)腫大,呈高度水腫。肺部淋巴結(jié)顯著腫脹。在死亡病例的胸水中,往往含有血液和纖維蛋白。
病毒學診斷用的材料,可用發(fā)病初期鼻汁或支氣管粘液,同時接種雞胚的羊膜腔和尿膜腔內(nèi)。繼代1~3代時,其腔液可顯示紅細胞凝集性(HA性)。血清學診斷,可根據(jù)恢復期血清中紅細胞凝集抑制抗體比發(fā)病期升高而進行診斷。
目前,尚無預防本病的有效疫苗。治療也無特效藥物。一般用對癥療法以減輕癥狀和使用抗生素或碘胺類藥物控制繼發(fā)感染。常用療法如下(所用藥量均按50千克體重的豬計算):
2.1 解熱鎮(zhèn)痛。肌肉注射30%安乃近注射液3ml~5ml,或復方奎寧注射液5ml~10ml。
2.2 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雖對病毒本身無作用,但在必要時用常規(guī)劑量以減輕并發(fā)癥,此外還可結(jié)合進行對癥療法。
2.3 鹽酸嗎啉胍片(0.1g)每天3次,每次1~2片,或金剛胺鹽酸鹽片(或其復方片劑),每天2次,每次1片。懷孕母豬禁服。
2.4 百爾定注射液4~6ml肌肉注射;或安乃近注射液4~10ml肌肉注射,每天一次。
2.5 酵母片20~60片、人工鹽10~30g,共研成末混入飼料喂飼,每天一次,連用3天。
2.6 15%鹽酸嗎啉胍(病毒靈)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25mg,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按豬體重每千克用3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2天。
2.7 用綠豆 250g、柴胡 100g、板藍根 100g,煎水10kg飲豬,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2.8 如全群感染,可用中藥拌料喂服。中藥方:荊芥、金銀花、大青葉、柴胡、葛根、黃芩、木通、板藍根、甘草、干姜各25~50g(每頭計、體重50kg左右),把藥曬干,粉碎成細面,拌入料中喂服,如無食欲,可煎湯喂服,一般1劑即愈,必要時第2天再服1劑。
3.1 在進行治療的同時,必須與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消除誘因相結(jié)合。置病豬于溫暖、干凈、無賊風處,喂給易消化的飼料,特別要注意多喂青綠飼料以補充維生素。有時病豬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甚至不需藥物治療即可痊愈。
3.2 為了避免防止人畜共患,飼養(yǎng)管理員和直接接觸生豬的人宜做到有效防護措施,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jīng)常使用肥皂或清水洗手,避免接觸患豬,平時應避免接觸流感樣癥狀(發(fā)熱、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尤其在咳嗽或打噴嚏后;避免接觸生豬或前有豬的場所;避免前往人群擁擠的場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后將紙巾丟到垃圾桶。對死因不明的生豬一律焚燒深埋再做消毒處理。如人不慎感染了豬流感病毒,應立即上級衛(wèi)生主管部門報告,接住患病的的人群應做相應7日醫(yī)學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