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發(fā)萍
(甘肅省永靖縣陳井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731600)
腸結是指腸道閉結不通者,牛的結癥分前結、后結。主要發(fā)生在秋、冬兩季。本病治療困難,死亡率較高。尤其在當下,牛養(yǎng)殖作為一大主流養(yǎng)殖業(yè),無論是從業(yè)人數還是養(yǎng)殖規(guī)模都達到空前水平,因此對該病的防治就尤為重要。本文僅中醫(yī)治療牛腸結癥與大家做一探討,僅供參考。
多因更換草料,或轉移牧場,飼喂干草、硬料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等。或者重役御套,未經休息,卒然飼喂,痰涎裹粘草料而咽下,消化不良,聚而成結。也因過食蔫草柔料?;蛘哌^食不易消化的纖維質飼草,也可致成本病。
因腸道阻塞的部位不同,外形表現不一。俗有“前結急痛肚不脹,后結慢痛腹如球”之說,這就闡明了二者不同的癥狀特點。
突然不食水草,不反芻,時立時臥。立時表現不安,行動如醉,左右搖擺,拍蹄噴鼻,呼吸粗大。臥地曲肢橫躺,蹬腿打腹,但腹部不脹。
忽而急起急臥,腹痛不安。忽而安然無恙。水草不食,精神萎靡,肚腹見脹。不時作出排糞動作,嚴重者出現嘔吐現象。
口色赤紅,口溫高,舌津干燥,舌苔枯黃,唇干裂紋,脈象洪數。
消積導滯,破氣通腸??筛鶕枞牟课?,采取“上潤下沖”的治療原則。
4.1 滑腸承氣湯:適應于前結。
郁李仁60g、滑石 30g、大黃 60g、續(xù)隨子 45g、芒硝 180g、枳殼 30g、厚樸 30g、玉片 30g、甘草30g、當歸 60g(油炒),共為末,加酥油 500g,開水沖藥,混合灌服。灌藥后牽遛半小時,防止跌傷。
本方為軟堅潤下,消積破結之劑。方中以大黃、芒硝蕩滌胃腸,破結瀉下為主。枳殼、厚樸寬中理氣,散郁除滿為輔。佐以玉片除痞氣;滑石、郁李仁、續(xù)隨子滑腸利便;當歸油炒可潤燥養(yǎng)血,又可健胃。酥油滑腸祛垢,合而為用,可收破積通腸之效。
4.2 將軍沖關散:適應于后結。
大黃 60g、滑石 60g、皂角 30g、枳實 45g、大戟30g、番瀉葉 30g、二丑 45g、芒硝 180g、續(xù)隨子60g、木香 24g,共為末,開水沖藥,加清油 500g,混合灌服。
本方為攻堅破積、消積導滯之劑。方中以大黃、芒硝攻堅破積為主。番瀉葉、續(xù)隨子、千金子滑腸破積,又可蕩滌腸道為輔。配大戟、二丑、滑石逐皮里脈外之水入腸道以軟化頑結;更用皂角開竅;枳實、木香行氣寬中,又止痛,為“洞開茅塞”之法。清油滑腸,以增強滑瀉之力。
4.3 呈熱秘的患牛,宜內服大承氣湯加減:即大黃 60g、芒硝 200g、枳實 30g、醋香附 30g、厚樸25g、麻仁 100g、青木香 15g、木通 10g。 如患牛伴有腹脹則加萊菔子30g、郁金45g、青皮45g、陳皮45g、檳榔30g;如患牛伴有尿澀則加二丑 45g、滑石75g,煎水待溫后給患牛內服。
4.4 呈虛秘的患牛,宜內服當歸蓯蓉湯:油當歸120g、酒肉蓯蓉 60g、番瀉葉 60g、醋香附(研細)60g、厚樸 30g、炒枳殼 30g、廣木香 15g、瞿麥 15g、通草15g;如患牛體虛則加黃芪30g、黨參30g;如患牛伴有體溫降低則加肉桂30g;孕牛應減去瞿麥、通草,另加白芍30g,煎水待溫后給患牛內服。
4.5 呈寒秘的患牛,宜內服溫寒秘結方:干姜60g、二丑 60g、肉桂 30g、吳茱萸 30g、厚樸 30g、陳皮 30g、蒼術 30g、草豆蔻 30g、續(xù)隨子 30g、大黃30g、烏藥 25g、木香 25g、檳榔 15g;如患牛伴有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則減去二丑、續(xù)隨子、大黃、檳榔,另加黨參 30g、白術 30g、茯苓 30g、山藥30g、砂仁25g,煎水待溫后給患牛內服。
4.6 針治
血針蹄叉血,出血50~100ml,前結扎兩前肢,后結扎兩后肢。
4.7 護理
注意保護,防止跌傷。
冬春季節(jié)患腸結的患牛在采取中藥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對牛的飼養(yǎng)管理,停喂或少喂含粗纖維高的粗硬草料,改喂易消化的飼草,增加青飼料、青貯料和發(fā)芽飼料的飼喂量,并適量地用豬油、食醋或蜂蜜給患牛內服,以緩解牛的腸結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