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天然產物中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

      2019-01-06 20:02:35孫燕葛斐林薛春苗曹俊嶺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9年4期
      關鍵詞:羽扇豆樺木齊墩

      孫燕,葛斐林,薛春苗,曹俊嶺,*

      1.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中藥學院,北京 100029;2.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東直門醫(yī)院,北京 100700

      五環(huán)三萜類(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PT)是一類分布廣泛的天然活性物質,有六個異戊二烯單元聯(lián)結而成,由5個閉合環(huán)作為母體,并以游離或苷類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存在于一些中國的傳統(tǒng)天然藥物中[12-13]。PT按其核心結構分為:齊墩果烷型、熊果烷型、羽扇豆烷型、何帕烷型和木栓烷型五大類;并根據(jù)它們的羥基和羧酸基團的數(shù)目、位置進一步分類為三萜單醇、三萜二醇、三萜酸等。這類化合物有著廣泛的藥理活性,包括抗炎、肝保護、抗腫瘤、抗病毒、抗微生物、抗真菌、胃保護和抗高血脂作用等,其抗腫瘤活性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1-11]。PT類化合物具有低揮發(fā)性和低極性,在早期的一些研究中,由于有限的檢測方法或對照品,這些化合物通常被檢測為復合物。而PT是一類具有相同骨架但取代基不同的類似物,不同取代基的生物活性會有很大差異,生物合成屬于同步合成但合成量不同,更難以檢測[14]。隨著分析技術日益發(fā)展,將這些技術應用到PT的分離分析中是大勢所趨,不僅有利于更好地提取傳統(tǒng)中藥的活性物質,而且針對PT中含量少但生物活性較高的成分,發(fā)掘來源相對豐富的天然產物例如藥食同源產品,是理想、經濟的解決途徑。所以一個高選擇分離和高靈敏檢測技術是藥食產品中PT準確測定的關鍵點。為此本文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最新研究動態(tài),對PT的檢測方法及其在天然產物分析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綜述。

      1 PT的色譜分離方法

      1.1 薄層色譜法(TLC)

      Shiojima等[15]在最初進行PT類化合物的分離時,是先用硝酸銀浸漬硅膠柱,之后在制備過的硅膠柱上上樣。Martelanc等[16]則第一次使用C18反相高效薄層色譜板分離鑒定出ɑ-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羽扇豆醇、羽扇豆醇乙酸酯、熊果酸、齊墩果酸等幾種常見PT異構體化合物。因為沒有樣品預處理,故植物提取物中PT的篩選分析快速、簡單。Sethiya等[17]在前人的基礎上,使用了高性能薄層色譜法(HPTLC),用于分析印度一種阿育吠陀藥用植物Shankhapushpi中熊果酸、白樺酸、豆甾醇和羽扇豆醇,可以將三萜酸和植物甾醇進行分離,證明高性能薄層色譜法是分析大量復雜自然樣本的有效工具。

      綜上TLC優(yōu)勢:分離效率高,特別適用于各種復雜化合物的快速篩選;同時樣品純化步驟是最少的。缺陷:需要大量的樣品,在硅膠薄層色譜板的分離最低檢出限(LOD)在μg·mL-1水平;需要有毒的碘衍生和甲基化,耗時。

      1.2 氣相色譜法(GC)

      Macías等[18]早在研究清漆中的苔蘚樹脂時,運用裂解氣相色譜-質譜法(GLC),提出用氯甲酸甲酯為衍生化試劑。建立了作為主要PT化合物的ɑ-香樹脂醇和β-香樹脂醇檢測方法,同時發(fā)現(xiàn),在樹脂中,何帕-22(29)-烯與兩個香樹脂醇一起存在。然而,何帕-22(29)-烯屬于何帕烷型五環(huán)三萜,是樹脂的標記化合物。Pérez-Camino等[19]先用鍵合的氨丙基試劑提取植物油,提取液經硅烷化后用固相法分離出酸性組分,后用GC分析,定量測定植物油中的痕量五環(huán)三萜酸:齊墩果酸、山楂酸和熊果酸,深入挖掘了植物油中的酸性組分。之后Janicsák 等[20]針對藥用植物中三萜酸:齊墩果酸和熊果酸,同樣使用GC進行分離與含量測定。Sousa等[21]用氣相色譜-質譜法(GC-MS)研究了整個工業(yè)過程軟木和軟木副產物中親脂性萃取物的化學組成。發(fā)現(xiàn)軟木提取物中除了有脂肪族、酚類,還有PT,主要包含木栓酮、樺木素、白樺脂醇、樺木酸,且工業(yè)副產物可被認為是PT類或有望合成PT的中間體的來源。Silveira等[22]在藥用植物大葉錦雞兒葉、果、莖和樹皮提取物中發(fā)現(xiàn)PT次生物質,包括羽扇豆醇、羽扇豆酮、樺木酸、樺木素、木栓酮和木栓醇,并用GC-MS定量定性。先將干燥的己烷提取物懸浮在甲醇中,之后進行衍生化:60 ℃下加入100 μL雙(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乙酰胺試劑(BSTFA)反應30 min,將衍生后的樣品注入氣相色譜儀,用Agilent HP 5-ms毛細管柱(30 m×0.25 mm)實現(xiàn)分析物的分離。Pereira等[23]用GC-MS同時定量定性海洋生物海參中幾類代謝產物,其中包含3種羽扇豆烷型三萜:白樺脂醇、羽扇豆醇、羽扇豆醇乙酸酯。Jemmali等[24]先用GC-MS對11種標準混合物:ɑ-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羽扇豆醇、高根二醇、熊果醇、樺木素、齊墩果酸、樺木酸、熊果酸、山楂酸和科索羅酸進行衍生化試驗,然后用于分析4種植物:蘋果、鼠尾草、沙棘和樹脂的提取物?;旌衔锿ㄟ^硅烷化或乙?;苌?,且PT化合物的衍生化只發(fā)生在母環(huán)上的一類或兩類官能團結構,而不是全部。該衍生化方案僅適用于含羧酸PT:齊墩果酸、科索羅酸、樺木酸、山楂酸和熊果酸,以及二羥基衍生物:高根二醇和熊果醇;而含單羥基的PT類化合物:ɑ-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樺木素、羽扇豆醇無需衍生。

      綜上GC優(yōu)勢:適用于非極性生物活性組分,也適用于分離位置異構體。缺陷:由于PT的揮發(fā)性低,在上樣測定之前需要耗時的樣品預處理,即不可缺少的衍生化步驟,而衍生化過程是定量中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此外由于過長的保留時間,樣品可能降解。

      1.3 液相色譜法(LC)

      Martelanc等[25]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分離PT幾個三萜醇異構體:羽扇豆醇、ɑ-香樹脂醇和β-香樹脂醇,方法是通過使用ODS柱,用乙腈-水(95∶5)在40 ℃下等溫洗脫32 min。Zhao等[26]用HPLC建立了白樺樹皮中樺木素和樺木酸同時提取和測定的方法。優(yōu)化了不同提取溶劑: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三氯甲烷、甲醇和95%乙醇對樺木素和樺木酸提取率。結果表明,95%乙醇是一種較好的提取溶劑,可提取高含量的PT。通過在反相C18柱上用乙腈-水(86∶14)實現(xiàn)白樺脂素和白樺脂酸的分離,同時也比較了中國生長在不同地點的白樺樹皮中樺木素和樺木酸含量的顯著變化。Jin等[27]為了實現(xiàn)LC系統(tǒng)的最大靈敏度和選擇性,優(yōu)化了色譜條件。UPLC測定酸性化合物時,流動相經常酸化,以改善色譜峰的形狀和保留時間。因此,對含有0.05%、0.1%、0.5%甲酸的水,或0.05%、1.5%、3%乙酸水溶液進行評價,結果表明,用0.05%乙酸酸化效果最好,可以觀察到色譜圖中山楂酸保留時間為20.9 min,并有良好的峰形和面積。相反,用較高濃度的乙酸時,觀察到山楂酸沒有色譜峰。而沒有選擇甲酸,是因為它將山楂酸的保留時間延遲到29 min。此外對有機溶劑甲醇和乙腈進行了評價,因為甲醇的紫外吸收低于183 nm,不適合PT類化合物的紫外檢測,而且甲醇也總是觀察到遺留效應。故有機溶劑采用乙腈。為獲得最佳提取效率對液-液萃取不同的提取溶劑進行了評價,在各種溶劑中,篩選出甲醇、乙醇、乙腈和乙酸乙酯。其中乙腈和乙醇回收率小于75%,甲醇回收率為(89.3±1.4)%,而乙酸乙酯回收率大于95%,并有較少的干擾峰,故選乙酸乙酯做萃取溶劑。

      綜上LC優(yōu)勢:比GC有更大的承載量,無需衍生化;對于定量來說,HPLC更具有可重復性,且UPLC與傳統(tǒng)HPLC相比分辨率更大、靈敏度提高、分析速度快。缺陷:因PT同分異構體眾多,HPLC也不能實現(xiàn)完全分離。

      1.4 毛細管電泳色譜法(CZE)

      CZE分析PT早在幾年前被人們所研究利用。Qi等[28]用簡單的非水毛細管電泳(NACE)實現(xiàn)了中藥中3種PT化合物熊果酸、齊墩果酸和2ɑ,3β,24-三羥基-熊果-12-烯-28-羧酸的同時分離。采用甲醇-乙腈(65∶35)對混合物進行電泳,獲得了良好的分離和相關系數(shù)。因NACE工作原理是基于電解質溶液的使用,故有機溶劑的改變使它們在物理和化學性質上有很大不同(如黏度、介電常數(shù)、與水之間的導電性等),從而有利于PT在NACE中進行選擇性分離。同時,該方法用于5種中草藥:石楠葉、澤蘭、夏枯草、女貞子、馬鞭草提取物中這3種組分的分離和測定。膠束電動毛細管色譜法(MEKC)是最常用的,之前也有用MEKC對硅烷基化的PT進行分離,但對于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因為結構非常相似,即使是MEKC也沒有獲得很好的分辨率。Cheung等[29]建立了環(huán)糊精修飾的CZE分離夏枯草中PT的3種三萜酸異構體:熊果酸、齊墩果酸和樺木酸的方法。用硼砂緩沖液,包含40 mm硼砂、2 mm環(huán)糊精和4%甲醇,pH 9.4,在25 kV電壓、25 ℃溫度下運行,20 min內彼此很好地分離,遷移時間的RSD為0.16%~0.74%。期間為了改善CZE的分辨率,向背景緩沖液中加入添加劑環(huán)糊精(CD),原理是溶質與CD、溶質和毛細管壁、CD和毛細管壁的相互作用,特別是手性分子分離的相互作用,增加的分離效率可以歸因于降低手性分離中的相互作用。但由于修飾后對毛細管壁的吸附減少,且齊墩果酸和熊果酸的結構相似,沒有像NACE和MEKC一樣獲得基線分離。Ren等[30]之后也用CZE方法來識別連翹中以上3個微量三萜酸組分,在背景電解質丁基縮水甘油醚(BGE)中最終實現(xiàn)了CZE對3個三萜酸組分的基線分離。

      綜上CZE優(yōu)勢:具有分離效率高、樣品和溶劑消耗少等優(yōu)點。缺陷:需衍生化,分離時間長;由于存在非揮發(fā)性緩沖液,該方法不能與質譜聯(lián)用。

      1.5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SFC)

      Tavares等[31]最早用毛細管超臨界流體色譜法分離一些無需衍生的三萜酸:樺木酸、齊墩果酸、山楂酸和熊果酸。因之前SFC研究僅集中在PT餾分的表征上,沒有評價超臨界流體提取過程參數(shù)的影響,故Mossi等[32]用馬尾藤做了優(yōu)化提取。用高壓二氧化碳(CO2)萃取,從提取物的液體產量和化學成分來看,分析條件結果表明:CO2顆粒大小和流率不影響提取物產量,而萃取溫度和溶劑密度對提取物液體產率和化學性質都有顯著影響。Lesellier 等[33]將超臨界流體色譜/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SFC/ELSD)聯(lián)用,為快速分析PT類化合物提供了高分辨率和高響應性,其優(yōu)化的分析條件:改性劑(10%~3%);背壓(12~18 MPa)和溫度(15~25 ℃),從而提高了分離,該方法檢測了蘋果渣中8種PT類化合物:齊墩果酸、高根二醇、β-香樹脂醇、熊果酸、熊果醇、樺木酸、樺木素、羽扇豆醇。在等度洗脫條件,不到20 min即可分離。然而,由于沒有質譜定性,仍然有難以識別的同分異構體存在。此外,因為流動相中沒有水,化合物與固定相的相互作用與反相液相相比,流體粘度低、流速大、效率高,使用SFC/ELSD能在相當短的分析時間內得到較滿意的分辨率。

      綜上SFC優(yōu)勢:CO2在食品和醫(yī)藥工業(yè)內被用作超臨界萃取溶劑,因為它無毒,不易燃,非爆炸性,容易獲得,并具有低臨界溫度,可避免熱敏化合物的降解;SFC適用于中極性或低極性化合物中,且無需衍生化、分離時間短、分離效率高。缺陷:由于流動相為氣體,與質譜聯(lián)用的儀器貴且少,其余的檢測器對定性來說不夠精準。

      1.6 多孔石墨碳(PGC)

      Rhourrifrih等[34]首次研究了PGC固定相分離PT異構體??疾炝瞬煌瑓?shù):溫度、甲酸濃度及流動相組成對保留率的影響。PGC工作原理是主要由石墨的可極化表面引起,具有高疏水性、極性和離子相互作用,特別適合分離異構體。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PT的保留量降低,因此,在25 ℃下選擇乙腈-異丙醇混合物作為梯度洗脫的流動相,進行樹脂中PT的分離。Bérangère等[35]同樣使用PGC快速分析了幾種三萜酸:樺木酸、齊墩果酸、熊果酸、18ɑ-和18β-甘草次酸。

      綜上PGC優(yōu)勢:PGC具有平面結構,這對于分離結構緊密相關的分子非常有用,包括異構體、微極性、極性和離子化合物,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缺陷:機械性能差,難以承受HPLC的高壓操作,實際應用范圍窄。

      2 PT的波譜檢測技術

      2.1 紫外(UV)與熒光(FLD)檢測器

      Zhao等[26]用HPLC-UV法同時測定樺木素、樺木酸,而這兩種PT分子具有相似的分子結構,且大多數(shù)PT類化合物缺乏發(fā)色團,通常在200 nm波長直接進行UV檢測。故UV檢測器不利于低濃度的定量,而UV測定PT的前提是含量足,才能增強使用UV的檢測信號。Wu等[36]用HPLC-FLD測定了6種三萜酸:熊果酸、齊墩果酸、樺木酸、山楂酸、白樺脂酮酸和科羅索酸,三氯甲烷和丙酮做提取與分散溶劑。然而,因為缺乏合適的熒光部分,需采用柱前衍生來增強三萜酸分子的選擇性、靈敏度。

      綜上UV與FLD優(yōu)勢:價格相對便宜。缺陷:PT化合物缺乏發(fā)色團和熒光部分,這限制了流動相的選擇并減少了UV與FLD檢測的靈敏度;目前耦合UV/FLD檢測提供的LOD僅在μg·mL-1水平。

      2.2 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ELSD)

      Tian等[37]用HPLC-ELSD測定紫菀中的三大類PT化合物:紫菀酮、木栓酮和表木栓酮并同時進行定量,在反向C18柱上用乙腈梯度洗脫獲得最佳色譜條件,并在ELSD設定0.05%乙酸在40 ℃蒸發(fā)。同時比較了HPLC-UV和HPLC-ELSD下三大類PT化合物和樣品紫菀的色譜圖,發(fā)現(xiàn)UV檢測在200 nm處雖然可以檢測到紫菀酮和木栓酮,但信號比在相同濃度下由ELSD檢測產生的信號弱得多,所以HPLC-ELSD靈敏度比HPLC-UV大得多。

      綜上ELSD優(yōu)勢:避免衍生步驟而導致的樣品減少,ELSD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于非發(fā)色物質分析的通用檢測器;使用ELSD響應顯著高于UV檢測所提供的響應。缺陷:基線噪聲大,靈敏度低。

      2.3 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

      Stiti等[38]使用GC結合FID分析了歐洲橄欖果實發(fā)育過程中PT的形成,并對PT定性和定量。從橄欖樹開花后的不同階段到果實發(fā)育,分析橄欖果實的游離甾醇和PT含量。甾醇和PT是通過乙酸/異戊二羥酸途徑合成的,由共同的前體氧化鯊烯形成。在果實發(fā)育開始時,發(fā)現(xiàn)橄欖果含有大量的ɑ-香樹脂醇和β-香樹脂醇,以及更多的含氧化合物,如三萜二醇(高根二醇和熊果醇)和三萜酸(齊墩果酸、熊果酸和山楂酸)。當橄欖果達到了最后成熟,開始從綠色變成紅色到紫色,ɑ-香樹脂醇和β-香樹脂醇不再存在。

      綜上FID優(yōu)勢:有利于分離鑒定PT的位置異構體。缺陷:需要色譜衍生,化合物的非揮發(fā)性又延長了分析時間。

      2.4 PT的質譜檢測技術

      質譜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方法,已經廣泛應用于化學、生物、食品科學、制藥行業(yè)等領域[39],特別適合于分析植物復雜基質中的三萜成分,以克服基質抑制效應。由于PT化合物類似的結構,導致分離效果很差。而檢測器中光譜僅有一些峰相對強度的差異,無法很好地識別同分異構體;質譜卻可以在PT鑒定中可分析出位置異構體,能夠很好地識別和量化實際樣品中的化合物,并有助于對未知化合物的結構鑒定。這表明,良好的質譜分析法對于明確鑒定含相同的分子量或碎片的PT類化合物是必需的。

      2.4.1 飛行時間質譜(QTOF) Mcghie等[40]研究了7個品種的蘋果皮中三萜酸組成,并測定其抑制脂肪酶的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法(HPLC-QTOF-HRMS)獲得了43種化合物的準確質量信息,包括元素組成,片段質量。這43種化合物被鑒定為三萜酸并初步鑒定為含有羥基、羧基的熊果酸(或齊墩果酸)及其衍生物。但這里質譜給出的信息沒有確定羥基、羧基位置以及同分異構體組的結構(ɑ vsβ,順式vs反式)。研究表明,PT類化合物的質譜碎裂為diels-alder反應,環(huán)C斷裂產生兩個雙環(huán)片段,這兩個片段的識別證實了PT類化合物19位羥基的位置可作為分子斷裂的識別點。而蘋果提取物中的三萜酸對于化學修飾,集中在C-3羥基,C-12、C-13雙鍵和C-28羧酸上,這些修飾可以產生更有效的化合物,或提高它們的生物利用度。

      2.4.2 三重四極桿質譜(QQQ) Sánchezavila等[41]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HPLC-QQQ-MS)的多重反應監(jiān)測下,快速、選擇性地測定微波輔助提取后橄欖葉中PT類化合物:三萜酸(齊墩果酸、熊果酸和山楂酸);三萜二醇(熊果醇、高根二醇)。由于三萜酸和二醇為中等極性,使用乙醇作為微波輔助萃取劑在5 min內完成了橄欖葉的提取。相比以往通常需要至少5 h的浸漬,在微波輔助下顯著縮短了浸出時間。萃取后,用HPLC-QQQ-MS,通過多反應監(jiān)測(MRM)證實了PT類的選擇性鑒定,在25 min內完成成分表征。此外超聲波輔助浸出技術、加壓液體萃取和超臨界流體提取均可供浸出輔助應用,可以大大減少提取體積和縮短加工時間。雖然QQQ適合于定性分析,對于定量不夠精確,但可以初步闡明每個PT類化合物的指紋特征。

      2.4.3 四極桿-軌道質譜(Orbitrap) Sánchez-González等[42]用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軌道質譜法(HPLC-Orbitrap-MS)鑒別橄欖內山楂酸在大鼠血漿和尿液中的代謝,以更好地了解這種三萜酸化合物的生物效應。因橄欖經生物利用后,代謝物屬于生物體內的微量小分子,故用高分辨質譜法進行定量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山楂酸在血漿(81.8%)和尿(73.9%)中均高濃度存在,這表明山楂酸代謝較低。而山楂酸已被評估為未來營養(yǎng)藥物,是可以在膳食干預中進食的天然分子,能從可食用植物中分離出來,如新鮮蔬菜水果、豆類。為此,檢測山楂酸在體內生物轉化后的代謝產物,也有利于作為含PT成分植物的生物標志物。

      2.4.4 質譜離子源比較

      2.4.4.1 電子轟擊離子源(EI) Razbor?ek等[43]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GC-EI)對唇形科不同藥用植物迷迭香、山茱萸、丹參等提取物中三萜酸進行了分離、鑒別和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齊墩果酸、樺木酸和熊果酸,都可以通過氣相色譜的洗脫順序和質譜中碎片離子信號的強度得以區(qū)分,其中主要觀察到質譜裂解行為中diels-alder反應。

      2.4.4.2 大氣壓化學電離(APCI) Martelanc等[16]用HPLC-MS首次發(fā)現(xiàn)并檢測出甘藍葉表蠟質中3種三萜醇化合物:羽扇豆醇、ɑ-香樹脂醇、β-香樹脂醇。經APCI電離后,質譜圖上這3個同分異構體給出了母離子峰及少量特征碎片離子峰的相對強度。因此,MS/MS質譜應用APCI離子源可以為色譜法分離的PT異構體的母核鑒別提供可靠數(shù)據(jù)。

      2.4.4.3 電噴霧電離源(ESI) Olmo-García等[44]用兩種不同電離源的探測器,對橄欖皮和樹葉提取物中PT次生植物代謝物進行測定,包括:高二根醇、熊果醇、山楂酸、樺木酸、齊墩果酸和熊果酸。PT可以作為植物代謝保護劑,環(huán)繞在植物表面(葉、莖、花和果實),作為表皮蠟的一部分。研究使用ESI和APCI作為檢測系統(tǒng)的電離源對這些微量物質進行準確測定,并檢查這兩個電離源的結果吻合度。結果表明,ESI最低檢測極限:3~455 μg·L-1,其次為APCI:22~408 μg·L-1;ESI有最寬的動態(tài)范圍,且這兩種探測器的定量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4.4.4 大氣壓光學電離源(APPI) Rhourrifrih等[45]用APPI和APCI研究了天然樹脂材料中PT類化合物組成,因PT種類多,其中還存在大量的同分異構體。故用軟電離APPI可防止化合物碎裂后碎片多、信息雜,有助于化合物鑒定。并研究了3種摻雜劑:甲苯、丙酮和茴香醚對APPI-MS(包括:MS譜的靈敏度和定性離子)的影響。在選定的離子監(jiān)測條件下,線性范圍在0.005~0.015 mg·L-1內定量測定,而APPI和APCI檢測范圍均為0.002~0.84 mg·L-1,范圍的廣度是由所研究PT的種類決定的。結論是在正離子模式下,APPI比APCI更敏感,而APCI對酸性三萜的敏感性最高。

      綜上幾個離子源的優(yōu)勢:EI、APCI、APPI、ESI除了提供分子質量信息外,也提供了關于分子中功能基團的存在的結構信息;研究證明APCI與APPI相比,APCI特別適用于非極性小分子的電離;APPI特別適合于中性小分子的電離。缺陷:EI硬電離使PT碎裂后碎片多、信息雜,不利于識別;LC-ESI/MS方法目前只涉及酸性三萜類化合物,而中性三萜類化合物,則不能很容易被ESI離子化。

      3 結論

      近年來,PT類功效成分研究已成為食品、藥品以及藥食同源產品研究的熱點。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提高,色譜和波譜技術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PT的分離分析中,各實驗室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TLC-UV、GC-FID、GC-MS、HPLC-UV、HPLC-FLD、HPLC-MS、SFC-ELSD、SFC-UV、CZE-UV以及PGC-UV等對PT類化合物進行確證分析。其中氣相、薄層法、光譜法操作簡單,但靈敏度低;液相法、超臨界流體、質譜法靈敏度高,但由于PT五環(huán)不易碎裂,不能形成定性碎片離子。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色譜和質譜檢測技術逐漸趨向成熟化,而質譜聯(lián)用以及更換不同的電離源可以解決目標物定性和定量問題,使檢測結果更加準確、可靠。PT類功效成分的檢測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在今后的研究過程中還應不斷開發(fā)新的色譜和波譜檢測法,以便盡可能快速、便捷檢測天然產物中PT成分,為今后充分開發(fā)營養(yǎng)藥物及膳食添加產品發(fā)揮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羽扇豆樺木齊墩
      樺木酸提取、合成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
      魯冰花或許是場美麗的災難
      科學之友(2019年7期)2019-08-08 18:10:32
      齊墩果酸固體分散體的制備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0:56
      齊墩果酸對自然衰老大鼠睪丸DNA損傷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羽扇豆營養(yǎng)價值及其在食品開發(fā)中應用
      HPLC法測定5個采收期香蕉、野蕉、皇帝蕉果皮中羽扇豆酮
      中成藥(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58
      齊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對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樺木醇對人結腸癌SW480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黃龍山白樺樺木醇與樺木酸含量研究
      水線草熊果酸和齊墩果酸含量測定
      西城区| 龙游县| 积石山| 明溪县| 双桥区| 江永县| 尼木县| 出国| 阿拉善盟| 德化县| 敦化市| 增城市| 同心县| 铅山县| 滁州市| 汝南县| 永昌县| 泾源县| 宁明县| 酒泉市| 德钦县| 洛扎县| 宣威市| 思茅市| 平果县| 班戈县| 越西县| 鹰潭市| 松原市| 历史| 仪陇县| 永安市| 会东县| 罗城| 南郑县| 余江县| 马尔康县| 吉林省| 平果县| 蒲城县|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