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梅 重慶市北碚區(qū)中小學衛(wèi)生保健所
最近幾年中小學生的食品安全問題被社會各界人士所關注,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缺乏,一些小食品的安全問題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埋下隱患。因此,本文就中小學生健康小食品選擇的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對策。
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飲食安全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也關系到很多家庭的幸福,現(xiàn)如今很多中小學生生病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飲食的不衛(wèi)生,因此他們的健康安全更是全社會所關注的焦點。但是學校周邊總是會有一些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小攤販或者是不干凈的食品出現(xiàn),對中小學生的健康具有嚴重的危害。而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法規(guī)制度,如《食品安全法》,將食品安全擺在了更重要的地位。
(1)隨機選擇8所中小學校附近的食品店。
(2)隨機選取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3)隨機選取60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
向隨機選中的食品店店主、學生以及家長發(fā)放問卷,回收率100%。結合問卷調查情況進行總結??偨Y結果如下。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校周別的店鋪規(guī)模一般較小,甚至還有流動商販,他們一般資金投入不充足,很多店鋪里的食品都是隨意堆放,一些食品不分類放置,隨意扔在一旁,有的甚至還存在積灰現(xiàn)象。并且絕大部分的食品都有信息模糊、包裝破損的情況。這些店鋪的食品衛(wèi)生安全令人擔憂。
學校周邊的店鋪里還在販賣一些果干、果脯、餅干等小食品。尤其是那些色彩鮮艷的飲料、辣條等是學生們最愛買的小食品。雖然有一部分食品有比較正規(guī)的批發(fā)渠道,但是調查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小食品來自一些無法保證質量的小作坊,他們?yōu)榱擞旒伲倜皞瘟拥男∈称肥侄唷?/p>
學校周邊販賣小食品的商家,只有極少數(shù)有經(jīng)營許可證和人員健康證,更多的只有經(jīng)營許可證沒有人員健康證,也有一部分兩個證都沒有,還有很多流動商販在學校周邊販賣。這些商販不僅對交通造成擁堵,也使得學校周邊的垃圾成堆,形成疾病滋生地。這些無證經(jīng)營的店鋪和流動商販是學生們健康安全的重大隱患。
政府對學校周邊的監(jiān)管力度弱,排查次數(shù)少,導致一些攤販存在僥幸心理,在學校周邊販賣一些沒有安全保證的食品。
學校周邊的小攤販大多都是初中及以下學歷,他們對食品安全的意識不強,并且對他們來說一包成本幾毛錢的小食品但是每天可以有上百元的利潤。在巨大的利潤的驅動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在學校周邊擺攤或者開店賣這些被學生追捧的小食品。
很多學校沒有開設食品安全教育課,食品教育處于空白階段。并且學校的老師對學生的食品消費不關注,也沒有對學生進行教育或是對家長提出建議,導致中小學生對食品安全不了解。
中小學生普遍具有自制力差、好奇心強、跟風等一些壞習慣,使得學生去購買一些小食品。還有一部分學生挑食,中午不好好吃飯,導致在放學之后肚子餓,就會去學校周邊的小商店購買小零食。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雖然覺得小食品不安全,并且也會讓自己的孩子不要購買,但是很多家長卻不會對他們的消費情況進行詢問和關注,也不會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造成了學生對小食品危害的認識不夠。
雖然有《食品安全法》的出臺,但還是不少廠家在進行這些假冒偽劣、三無產(chǎn)品的制造和銷售,因此要對市場進行監(jiān)管,工商部門也要實行嚴格的審批制度,做好兒童食品安全的第一步。
學校應該開設一門有關的食品安全課,或是定期為學生開展有關食品安全的講座,為學生講解食品安全的意義,要讓學生對學校周邊的零食有一定的了解,讓學生樹立食品安全意識。學校也要及時與學生的父母溝通,讓學生家長對食品安全具有高度的關注,讓家長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制止。
家長可以適當減少學生的零花錢,要告訴學生小食品的危害。買零食也要去正規(guī)的大型超市購買添加劑少的零食,不要主動給學生購買一些小零食,要讓學生均衡膳食,吃營養(yǎng)的東西。對學生進行教育和阻止,適時詢問學生的消費情況,防止學生在家長看不見的地方購買小零食。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而學生的食品安全更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保證學生的食品安全需要全社會一起配合努力才能達到理想成果。政府、社會、學校與家庭應該緊密聯(lián)合,共同構建安全的食品環(huán)境。逐步從個人的努力發(fā)展到全社會共同努力,使校園周邊的食品環(huán)境得到改善,讓學生的食品安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