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濤
(普洱市中醫(yī)醫(yī)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隨著藥學服務工作的不斷進展,近年來中藥房工作不再單一將重點放在配藥方面,同時也融入了安全用藥、合理用藥,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性的服務[1]。對中藥藥方展開合理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中藥使用合理性,杜絕中藥調劑差錯,避免醫(yī)患糾紛,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性[2]。本文以對比形式觀察了在實施中藥處方分析前后我院在處方調配差錯率方面的變化以及常見差錯類型。
隨機抽選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間我院開具的中藥處方共1200張,其中600張為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下2017年6月—12月期間開具,另600張為實施中藥處方分析下2018年1月—6月期間開具。
實施前600張?zhí)幏街邪?9張中藥針劑、51張中草藥、510張中成藥;實施后600張?zhí)幏街邪?2張中藥針劑、53張中草藥、505張中成藥。
于2018年1月開始實施中藥處方分析,成立點評小組,從高到低依次為中藥處方點評工作組、專家組以及領導小組。根據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吨兴幪幏礁袷郊皶鴮懸?guī)范》、《醫(y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處方管理辦法》、《中國藥典》為中藥處方的點評提供依據。自行制定中藥處方實施方案及評價管理規(guī)范,根據其標準與內容對我院開具的中藥處方展開嚴格點評,篩選調配差錯的處方并統(tǒng)計差錯類型。
按照處方分析結果,中藥處方調配差錯的原因主要在于未按順序調配、書寫不規(guī)范、未按規(guī)定執(zhí)行、外包裝相似混淆、藥名相似混淆、藥品不合理擺放等等。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改進對策,要求藥師在發(fā)藥時詳細核對信息,與患者溝通時交待注用藥注意事項、用量、用法等,必要時將要點寫于藥品外包裝上;強調藥品與處方的審核,詳細核對藥品信息及患者個人信息;在藥品擺放上,中成藥應分類擺放,避免取放混淆;強調中藥師的職業(yè)道德與責任心,將調配差錯率與其個人績效獎金掛鉤,提升其責任意識。
統(tǒng)計在實施中藥處方分析前后出現(xiàn)調配差錯的幾率,差錯類型包含劑量錯誤、錯配、少配、多配、發(fā)藥錯誤幾項。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方調配差錯率以及各差錯類型均以n(%)表示,以χ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在實施中藥處方分析前后調配差錯發(fā)生率。結果顯示,在實施前后均抽選600張?zhí)幏綄Ρ认拢瑢嵤┣俺霈F(xiàn)33張調配差錯,差錯率為5.5%;實施后出現(xiàn)10張調配差錯,差錯率為1.67%;差異顯著(P<0.05)。
根據處方調配差錯率統(tǒng)計差錯類型,顯示兩組均為少配差錯構成比最高(P<0.05),見表。
對于基層醫(yī)院而言,藥方是其窗口部門,直接影響著患者對醫(yī)院的總體印象以及醫(yī)院名譽與整體形象,因此必須強調藥房管理質量。在藥房管理中,中藥房屬于重要部門,其工作內容在于中藥的調配與發(fā)放。
中藥處方分析的目的在于對處方內容展開合理評價,評估處方開具過程中是否考慮到配伍禁忌問題、是否存在夸大行為、是否符合患者疾病特征,從而間接了解中藥師在處方調配時有無做到嚴格審查,可幫助控制調配差錯率,讓中藥調配工作規(guī)范順利進展[3]。根據本次研究,在基層醫(yī)院展開中藥處方分析前后,其差錯類型均為少配發(fā)生率較高。在實施處方分析后,差錯率由5.5%降至1.67%,說明處方分析操作可讓中藥師對處方調配加以重視,提升處方合理性。
在處方調配中,中藥處方分析可從以下幾方面展現(xiàn)其優(yōu)勢。首先在重復用藥方面,某些中藥存在多個名稱,在同一配方中可能多次出現(xiàn),或重復出現(xiàn)于醫(yī)生協(xié)定處方以及基本協(xié)定處方,此時處方分析下可檢查藥物搭配的合理性,避免重復用藥[4]。其次,可審核患者基礎信息,包含患者電話、地址、科室、性別、年齡、姓名、門診號等,在臨床合理用藥方面針對產婦、孕婦應禁止使用有毒或活血功效藥品,對于小孩或老人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處方分析可提升用藥合理性與安全性。第三為藥物搭配,中藥材存在配伍禁忌,處方分析可進一步觀察處方中是否存在不可同時服用的中藥材,例如天花粉、半夏和草烏、川烏屬于配伍禁忌,阿司匹林和黨參、當歸若同時服用易出現(xiàn)出血癥狀,磺胺類藥物與虎杖、大黃同時服用會影響患者身體代謝,若患者存在皮炎或哮喘癥狀在服藥期間不可食用韭菜、魚、蝦、羊肉、雞肉等食物[5]。第四為用藥方式方面,中藥大多采用煎煮方式去渣取汁后服用,若煎煮方式特殊應額外標注。例如藥方中若有珍珠母、石決明、龍骨等藥材需標明先煎,若包含薄荷、砂仁、白豆蔻等需標明后下,嚴格在處方中標記腳注,引導患者正確煎煮。
總之,中藥處方分析可及時發(fā)現(xiàn)用藥用量不合理、重復用藥、搭配不合理、診斷不符合規(guī)定的情況,提升處方的運用合理性,在經濟、技術、法律等多重層面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中藥處方分析可加強中藥師在書寫上的端正性、調劑中的責任心,確保用藥安全。本次研究結果表明,中藥處方分析可有效減少處方調配差錯發(fā)生率。在今后的處方管理中還需繼續(xù)強調處方分析操作,提升中藥師工作責任心,為中藥臨床用藥安全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