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張江梅
摘要:應用文寫作是高職院校學生必備的職業(yè)技能,高職院校應立足于工作實際,對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方面的教學加強重視,注意提升整體教學質量。本文對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中應當引入的教學模式、課程內容選取與組織、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實施過程和課程評價進行思考,希望能夠達到優(yōu)化教學的目的,以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項目教學
應用文寫作在高職院校的整體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通過實踐性教學可以不斷拓展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能力,因此應用文寫作的實踐性教學應當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方面依舊存在較多問題需要加以優(yōu)化。
一、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研究現(xiàn)狀
目前高校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依舊沿用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應用文寫作實踐性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應用文課程內容專業(yè)性較強,寫作模式的標準化在授課中很容易造成形式的單一化和固定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授課的難度。同時,應用文課程寫作的文學化和專業(yè)技術化相結合的特點,加大了授課難度,造成了教學中的困難。此外,大多數(shù)教師具有一線授課經(jīng)驗,但缺乏一些社會實踐經(jīng)歷,許多教師畢業(yè)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工作經(jīng)驗,從而對教學實踐和教學方法的研究還有欠缺,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改革
目前形勢下,開展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改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教學中,應用文寫作課程遵循“面向社會、針對崗位、強化能力、促進發(fā)展”的宗旨,堅持“能力本位、任務驅動、行動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和以崗位技能為主線,以工作過程為設計原則,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導向”的教學內容體系,以網(wǎng)絡課程、課程網(wǎng)站為學習輔助條件,引導學生通過寫作對專業(yè)課程進行反思。通過《應用文寫作》的學習,使學生在立足工作實際的情況下,掌握各種應用文的文體特點、寫作格式、行文規(guī)律和工作過程,在掌握應用文寫作理論的基礎上,督促學生自覺地進行寫作訓練,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觀察能力、多種表達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提高應用文的撰寫能力。[1]而項目化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拓展應用文寫作實踐空間,為高等職業(yè)院校各專業(yè)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因此,對高等職業(yè)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非常必要。
(二)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組織
1.課程內容選取
首先,依據(jù)本規(guī)劃和本課程標準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重點體現(xiàn)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模塊,突出項目教學的思想。其次,充分了解社會需求,有針對性地滿足相關工作崗位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真正服務于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現(xiàn)共性與個性模塊的結合。再次,在模塊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以實踐練習培養(yǎng)學生寫作技能為主導,體現(xiàn)職業(yè)崗位和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的要求。
2.課程內容組織
采用階梯提升式提出教學目標,在授課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精心挑選每次課程的導入案例,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任務設計合理,教學內容符合教學模塊要求,不斷加強配套學習資料的建設和完善;保證網(wǎng)絡教學通暢,體現(xiàn)教與學的信息化、數(shù)字化和媒體化的過程。積極開展校內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應用文演講、寫作比賽,舉辦應用文講座等。
(三)教學方法的運用
1.案例分析法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實踐性,應當結合實際案例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當給學生進行案例的解讀,分析出文章的主旨、寫作思路和寫作方法。并且結合工作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對于不同行業(yè)應用文寫作的理解,教師通過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實踐寫作。
2.情境教學法
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對應用文寫作中涉及的實際工作情境進行模擬,以便幫助學生進行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通過設置虛擬招聘會的形式,幫助學生整理資料,完成求職簡歷的制作。
3.自主學習法
在運用自主學習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找到系統(tǒng)學習應用文寫作知識的方法,找準自身的學習優(yōu)勢,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整體寫作水平。
4.校外實訓教學法
在進行校外實踐時,不僅對學生是鍛煉,對教師也是促進。老師根據(jù)工作實際負責引導學生做好相關的材料準備工作,同時針對學生的不同專業(yè)的寫作內容,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資料收集以及提綱的整理,并幫助學生做好稿件的審核工作和修改工作,以便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教學實施過程的整合
教學實施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階段,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教學過程包括案例引入、知識詳解和課后練習,教學實施過程是教學言語循環(huán)、多媒體教學和板書結構化的整合;在學生學習階段,教師通過重點、難點的重點講解和設計,使學生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課程評價的開展
在應用文寫作實踐性教學中,教師以及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對整體教學效果進行監(jiān)督,并通過后期調查問卷、學生評教等方式對整體教學效果進行反饋,通過學生的客觀評價,做好反思工作,不斷改進教學內容。
三、結語
綜上所述,[2]高校中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工作競爭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應用文寫作課程在實踐性教學方面還存在部分問題,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師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實際應用寫作能力,做好實踐性的教學工作,提高學生對于應用寫作的興趣以及實際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鞏玲玲.高職應用文寫作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10):4143.
[2]崔宏.高職語文教學要注重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刊),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