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璐,張 軍*
(青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青島 266000)
作為臨床治療中的常用抗菌藥物,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效果已經得到了充分證實[1]。目前臨床關于左氧氟沙星劑量要求中明確規(guī)定了腎功能對劑量設置的作用:其要求當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參數(shù)不足50 ml/min/1.73 m2水平時,應參照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水平,調整左氧氟沙星劑量。但在實踐臨床用藥過程中,醫(yī)師通常忽略了這一要求,進而導致感染患者的左氧氟沙星用藥合理性受到影響。本研主要針對144例患者進行分析。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療的住院患者144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9例,女65例,年齡26~72歲,平均年齡(42.9±15.7)歲。
收集接受左氧氟沙星患者的病例資料及處方等信息,分析患者的用藥合理性、用藥安全性及給藥劑量等信息,以評估患者的用藥風險。
分析患者的不合理用藥狀況;評估患者的用藥安全性;分析腎功能異?;颊叩淖笱醴承墙o藥狀況。
本組144例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療的患者中,共33例患者伴不合理用藥狀況。其中,左氧氟沙星超劑量使用18例(12.50%),預防用藥不合理8例(5.56%),用藥禁忌癥2例(1.39%),左氧氟沙星超劑量+用藥禁忌癥5例(3.47%)。
本組144例患者中,共15例患者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其中,神經系統(tǒng)反應12例(8.33%),泌尿系統(tǒng)反應2例(肌酐異常升高,1.39%),皮膚反應1例(0.69%)。
本研究選用腎小球濾過率(GFR)評估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療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將eGFR<50 ml/min/1.73 m2作為左氧氟沙星治療患者腎功能異常的評估標準。本組共25例患者的GFR水平符合腎功能異常標準。25例患者中共15例為超劑量給藥,其中5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7%。
相對于其他抗菌藥物而言,左氧氟沙星以其無需做藥敏試驗、抗菌譜廣等優(yōu)勢,于呼吸系統(tǒng)感染、消化系統(tǒng)感染等感染疾病患者的臨床藥物治療中,得到了較好的普及。但隨著左氧氟沙星治療普及率的升高,這種藥物的治療安全性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事實上,左氧氟沙星用藥不良反應主要與不合理用藥有關。本研究表明:144例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療的患者中,不合理用藥發(fā)生率為22.92%。這一結果提示:目前臨床左氧氟沙星用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而從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療的感染患者的用藥安全性水平來看,共15例患者形成藥物不良反應。其中,達到腎小球濾過率調整劑量標準的感染患者共5例,占比為33.33%。上述結果提示:腎功能與左氧氟沙星用藥安全性存在密切關聯(lián)。
根據(jù)上述結果,在左氧氟沙星用藥管理中,應進一步強化腎功能的作用,將感染患者的腎功能作為確定左氧氟沙星劑量的主要參照依據(jù)之一[2]。當感染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水平低于19ml/min/1.73m2水平時,為保障患者的用藥合理性及用藥安全性,應在維持患者左氧氟沙星初始劑量不變的基礎上,將符合這一腎功能標準的感染患者的左氧氟沙星維持劑量設置為標準計量的四分之一水平;如感染患者的腎小球濾過率指標處于20~49 ml/min/1.73 m2水平上,則可按照如下方法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療:維持感染患者初始計量不便,將其維持劑量調整為標準維持劑量的二分之一水平。
綜上所述,宜將腎功能作為左氧氟沙星用藥的參照標準之一,合理設置腎功能異常患者的給藥劑量及頻率,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為感染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