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艷
(煙臺市毓璜頂醫(yī)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當前我國糖尿病發(fā)病率有明顯提升,糖尿病患者較長時間高血糖會造成腎、心血管、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功能障礙,糖尿病患者臨床治療中,飲食治療十分關鍵,不僅可控制患者血糖,同時還能夠使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實現(xiàn)對各類并發(fā)癥的有效控制[1]。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飲食習慣、文化水平等因素影響,飲食控制往往不是十分理想,降低患者疾病治療效果[2]。個體化飲食護理的應用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本文選擇近1年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進行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個體化飲食護理的應用,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45~82歲,平均(58.7±3.6)歲;觀察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46~82歲,平均(59.2±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一般護理,患者入院后健康宣教,給予飲食指導和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
觀察組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1)患者入院后評估患者飲食情況,明確患者在糖尿病飲食知識了解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水平,以此為基礎制定個體化飲食控制方案;(2)護理人員結合飲食評估結果對患者開展健康徐那叫,幫助患者明確飲食護理在血糖控制方面作用,提高患者在飲食控制方面重視度,為患者編制飲食食譜,結合患者生活習慣和活動量等計算患者總熱量,還需要向患者詳細介紹糖尿病香瓜知識,比如飲食原則、預防低血糖等,提高患者飲食控制水平;(3)注意患者日常飲食情況監(jiān)督,確?;颊吆侠盹嬍?,提高血糖控制水平。
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不同時間血糖變化情況,記錄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包含糖尿病足、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6.6±1.4)mmol/L,餐后2 h血糖(11.8±1.6)mmol/L,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5.8±1.2)mmol/L,餐后2 h血糖(10.1±1.3)mmol/L,觀察組血糖控制水平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與觀察組糖尿病足、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數(shù)分別8例、15例,并發(fā)癥率16.0%、30.0%,觀察組并發(fā)癥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分別(81.4±3.4)、(92.5±4.2),觀察組護理更為滿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飲食療法在糖尿病治療方面發(fā)揮重要價值和作用,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堅持飲食治療,當前臨床上很多患者在飲食控制方面存在錯誤認識,影響飲食治療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有患者認為通過少吃方式可以控制血糖,盲目選擇饑餓療法,還有患者錯誤認為吃越多降血糖食物越好,甚至認為通過增加藥量方式能夠抵消食物中的糖分。個體化飲食護理工作的開展,對糖尿病患者飲食習慣和飲食知識有詳細了解,給予針對性的飲食宣教,患者飲食誤區(qū)能夠得到有效糾正,提高臨床護理工作針對性。
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科學飲食方面知識,同時還需要保證有足夠治療依從性。很多患者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飲食治療效果越來越差。有研究表明,僅23.50%患者有良好飲食治療依從性[3]。為了確保患者治療過程中有足夠依從性,做好個體化飲食護理的應用,家屬和護士每天需要對患者進行監(jiān)督,確?;颊邆€體化飲食護理順利有效落實,提高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效性。個體化飲食護理的開展患者在住院期間能夠接受來自護理人員全方位的飲食監(jiān)督和指導,有更多的機會與護理人員溝通和交流,更好的滿足患者在護理方面需要。
本次研究表明,在血糖控制水平方面,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6.6±1.4)mmol/L,餐后2h血糖(11.8±1.6)m m o l/L,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5.8±1.2)mmol/L,餐后2h血糖(10.1±1.3)mmol/L,觀察組血糖控制水平更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方面,對照組與觀察組糖尿病足、低血糖、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率分別16.0%、30.0%,觀察組并發(fā)癥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滿意度分別(81.4±3.4)、(92.5±4.2),觀察組護理更為滿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給予個體化飲食護理,患者血糖控制水平高,可以降低并發(fā)癥率,更令患者滿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