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宏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甘南 747600)
高原高血壓病的主要機理在于當患者進入高原后,由于一時不適應,機體處于缺氧狀態(tài)從而產生急性應激反應,血內兒茶酚胺類增加,促進心排血量增加,周圍小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本文主要通過論述高原高血壓的特點,提出一些高原性高血壓病的治療方式以及預防措施。
高原性高血壓病與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十分相似,需要加以鑒別。但高原性高血壓病也有其獨特的特點,高原性高血壓常發(fā)生在3500 m左右的高原上,主要表現舒張壓升高,發(fā)病者分為小兒和成人高血壓病,常見于40歲以下人群,其發(fā)病臨床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心悸、失眠、胸悶氣短、食欲降低等。高原高血壓癥患者體征上常有心臟輕度增大,心前區(qū)可聞及輕度收縮期雜音,肺動脈瓣聽診區(qū)第二音亢進或分裂,心率多較快,發(fā)紺等,這些改變與血壓高低、高血壓時間持續(xù)長短無關。高原高血壓癥患者的高壓癥狀較輕,合并心腦腎損害者十分少見且一般治療效果良好。高原高血壓癥患者少見眼底改變,和血壓的高低無平行關系。經過長期觀察,高原高血壓癥一般預后較好,在離開高原兩個月內,絕大多數人血壓恢復正常,各種高原性高血壓的臨床癥狀也隨之消失。
高原性高血壓病的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氧療、一般治療,脫離高原環(huán)境也能合理控制高原性高血壓病。
高原高血壓在發(fā)病時,其血壓不是直線升高的,這就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使用藥物治療。但是高原性心臟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肺動脈高壓升高造成的,導致高原性心臟病發(fā)生之后,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大。對于血壓增加情況較為明顯的患者,應當及時給予降壓藥物,降壓藥物首選美多心安(β阻滯劑)或者利尿劑,若治療效果不明顯則可以考慮使用復方降壓片等藥物,在上述基礎藥物效果不明顯而患者病情較為嚴重的情況下,酌情使用鈣拮抗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藥物??梢钥紤]使用中西藥結合的方式治療高原性高血壓病,如使用中藥羅布麻等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利尿劑治療高原性高血壓時必須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高原地區(qū)可能會導致患者血液黏度高于平原,使用利尿劑容易發(fā)生血管栓塞。
高原上環(huán)境較平原更為惡劣,高原性高血壓在發(fā)病時可能伴隨其他合并癥,如在干燥、寒冷等氣候條件下,患者易于并發(fā)呼吸道感染。防治患者呼吸道感染,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可使用廣譜抗生素或一般抗生素抑制病情。對于高原性高血壓病伴隨心力衰竭的患者,首選使用強心藥物,如毛花苷C、地高辛等,并可以聯(lián)合使用氫氯噻嗪,呋塞米等藥物抑制病情。
氧療是使患者擺脫高原高血壓病的最直接的治療方法,吸氧能夠及時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提高血氧飽和濃度,改善心功能。一般情況下,高原性高血壓病不需要高濃度給氧,氧氣濃度以使PaO2提高到50 mmHg,SaO2在85%以上為宜。可依照病情的具體情況選擇連續(xù)低流量(1 L/min)給氧或間斷給氧兩種方式。
患者病情不嚴重的,可以采用一般治療的方式。應注意勞逸結合,保證睡眠時間及睡眠質量,適當的體育鍛煉。另外,伴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注意臥床休息,消除思想顧慮,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的治療。調整飲食,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禁止過量飲酒和吸煙。
一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勢都算是高原,但目前我國對于高原性高血壓轉至平原治療的標準,還沒有相對統(tǒng)一的標準。一般來說,凡心臟明顯擴大,有明顯肺動脈高壓和心功能嚴重不全者,都應及時考慮轉至平原或較低海拔處治療。
對于高原性高血壓病的預防,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鍛煉,改善長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體健康的行為和習慣,達到減少高原性高血壓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發(fā)病危險。對高原高血壓病的患者,應及時給予合理的高原性高血壓病相關的教育,以使其精神過度緊張的狀態(tài)得到放松,從而積極配合醫(yī)院的治療。對于癥狀較輕的早期患者,應當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合理的休息,避免寒冷和抽煙喝酒,飲食注意清淡營養(yǎng)。如高血壓癥狀加重,可以配合使用一些鎮(zhèn)靜劑,這樣可以有效降低血壓。
日常應保持健康合理的飲食,嚴格限制高脂肪肉類的食用,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如綠色蔬菜、牛奶以及豆類制品等),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合理控制體重,建議體質指數(BMI,kg/m2)應控制在24 kg/m2以下。
人們的身體健康普遍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本身就應當增強體育運動。為了預防進入高原時得高原性高血壓病,則更應該加強體育運動。合理的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心情,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還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適度保持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騎自行車和游泳等等。對于青少年來說,運動頻率可保持在一周4次、每次60 min左右為宜;具體情況應根據人的個體差異以及氣候情況等自主決定。對于本身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還能有效降低血壓;在海拔較高的地區(qū),高原反應是不會自發(fā)消失的,因此高原地區(qū)的人們應注意勞逸結合,嚴格控制運動時間和強度。
預防高原高血壓病,應嚴格戒煙限酒,吸煙喝酒對人體有害,不僅僅是高原高血壓病,任何時候都最好少喝酒、不吸煙。在這里,我們建議男性每日攝入酒精量應低于30 g,女性則應低于15 g。
良好的心態(tài)是維持血壓平穩(wěn)的一個重要因素。暴躁、易怒、傷心等情緒都是造成血壓升高的誘導因素,患者可通過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從而維持穩(wěn)定的血壓。
人們在進入高原前,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多帶厚衣服,防止由于寒冷造成的上呼吸道感染,并盡可能地避免能夠誘發(fā)高原性心臟病的因素。在進入高原前一個星期的時間,可以通過服用乙酰唑胺0.25 g,3次/d,或者螺內酯20 mg,3次/d,以防治高原性高血壓病。需要注意的是,在剛進入高原的前幾天,應該避免過分勞累,應及時休息,可在需要的時候吸氧緩解高原反應。
在邊遠的高原地區(qū)的基層醫(yī)院,應積極大力開展一級預防,從而更好地強化高層群眾的自我保健能力,積極宣傳高原高血壓病的知識,提高高原高血壓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及控制率。在治療時,盡可能用最小劑量的藥物,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因此,最好通過動態(tài)測量血壓的技術實現24小時監(jiān)測,并根據監(jiān)測結果選擇最佳的長效藥物控制高原性高血壓病的發(fā)生。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的降壓效果較強,還可以預防甚至逆轉腎小球基底膜的硬化,也可以改善胰島素的抵抗效果,從而達到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因此,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是治療輕、中度高原性高血壓病的首選用藥。利尿劑和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高原性高血壓會影響血糖的代謝,最好小劑量使用。這兩種藥物組合起來應用于高原高血壓的防治,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并且價格低廉,十分適用于高原地區(q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