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瑾,鄭 昕,雷 娜,秦 楠
(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00)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又稱體外的生命支持系統(tǒng),其核心是膜肺和血泵,分別起到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在ECMO工作時,血液從靜脈引出,經(jīng)過膜肺吸收氧,將二氧化碳排出,經(jīng)過氣體交換的血再泵的作用下回到靜脈或動脈[1]。既可用于體外呼吸支持,又可用于體外的心臟支持。本例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肺功能損傷,使用ECMO代替患者的肺功能,使患者的肺得到充分的休息,為后期治療贏得寶貴時間?,F(xiàn)報告如下。
患者20歲,男性,患者溺水后出現(xiàn)ARDS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并給予補液及營養(yǎng)代謝支持,呼吸機使用同間歇指令通氣模式SIMV,氧濃度(Fio2)為100%,呼氣末正壓(PEEP)12 cm H2O,潮氣量為(TV)6~8 mL/Kg,患者血氧飽和度(SPO2)50%~60%,患者持續(xù)低氧血癥,遂使用ECMO治療。
患者留置深靜脈置管路股靜脈及頸內(nèi)靜脈,使用V-V(靜脈-靜脈)模式,流轉(zhuǎn)途徑股靜脈-離心泵-氧合器-頸內(nèi)靜脈,引血流量5 L/min。
患者經(jīng)體外膜肺氧合治療28小時,糾正患者低氧血癥,病情趨于穩(wěn)定,成功撤離ECMO。繼續(xù)給機械輔助通氣和對癥支持治療。
(1)在ECMO治療過程中為了引血順利,患者需要肢體制動,需要采取防止壓瘡形成的措施,給患者使用防壓瘡氣墊床,并在容易受壓部位的骨隆突處預防性的使用減壓貼,如骶尾部、肩胛部、肘關節(jié)、足跟處等,并保持患者皮膚清潔干燥,防止潮濕。(2)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和尿道口護理,防止并發(fā)感染,使用碳酸氫鈉溶液做口腔護理,并適當更換氣管插管在口腔放置位置,防止口腔黏膜長期受壓發(fā)生破潰,在ECMO治療過程中使用肝素化抗凝,還要觀察患者牙齦 、口腔黏膜及鼻腔黏膜是否有出血傾向。用生理鹽水對尿道口的清潔消毒,有效防止泌尿系感染。
使用ECMO治療時可滿足機體重要器官和組織的氧合需求,ECMO使用期間采用保護性的肺復張策略,盡量降低機械通氣參數(shù)設置,同時充分發(fā)揮自主呼吸的生理優(yōu)勢,減少機械性肺損傷和氧中毒[2]。(1)呼吸機模式的選擇和參數(shù)的設置,采用雙氣道正壓通氣和壓力支持通氣模式,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呼吸及氧合情況,定時查動脈血氣,根據(jù)動脈血氣結(jié)果,調(diào)整呼吸機參數(shù),以達到保護性的肺復張,并使用丙泊酚或米達唑侖,控制患者呼吸頻率,防止患者躁動,(2)使用密閉吸痰裝置,防止肺部感染,并及時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氣道壓力過高。
2.3.1 管路的護理
頸內(nèi)靜脈及股靜脈置管成功后,穿刺點使用貼膜覆蓋,如有滲血,紗布覆蓋,要及時更換,管路要妥善固定,防止遷拉和打折,及意外脫管?;颊呤褂面?zhèn)靜藥,防止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躁動導致引血不暢,在ECMO使用中各導管之間緊密連接,在管路中不能進行輸液、輸血、抽血等操作,防止空氣栓塞。
2.3.2 ECMO壓力監(jiān)測
(1)泵前壓力 泵前壓力負壓一般小于30 mmHg,測量股靜脈引出體外的壓力,如出現(xiàn)引血不暢,可見管路抖動或血容量不足。泵前壓力超出正常范圍,可能出現(xiàn)的原因有導管位置不當、機體容量不足[3]。出現(xiàn)壓力報警,及時處理,調(diào)整置管的位置或深度,或補充血容量。
(2)氧合器壓力 測量氧合器前的壓力,一般不大于300 mmHg,壓力過高,提示氧合器可能有血栓形成可造成溶血,必要時更泵前壓力 泵前壓力負壓一般小于30 mmHg,測量股靜脈引出體外的壓力,如換氧合器。嚴密監(jiān)測并記錄壓力值,出現(xiàn)報警及時處理,確保ECMO的治療順利進行。
嚴密觀察動靜脈穿刺部位和身體出血情況,一般2~6 h抽取靜脈血查凝血指標,確保ACT值在180~220 s,根據(jù)ACT的值調(diào)整肝素泵的使用量,如有活動性出血,使ACT的值保持在140~160 s[4]。
2.5.1 栓塞
在ECMO治療過程中可能破壞血液成分,有出血并發(fā)癥,加上抗凝不充分,會導致血栓的形成[5]。(1)應每小時評估及記錄患者的肢體皮溫、脈搏強弱,如有栓塞形成及時處理。(2)觀察患者的神志及意識情況,防止腦血栓的形成。(3)在ECMO運轉(zhuǎn)過程中,觀察管路中是否有血栓形成,是否有暗紅色血塊,如果出現(xiàn)大于5 mm的血栓或者繼續(xù)擴大,應考慮更換ECMO系統(tǒng)[3]。
2.5.2 感染
可降低患者的成活率,是導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預防性的使用抗生素,監(jiān)測患者體溫和白細胞。(2)使用隔離病房,定期病房空氣消毒及物品表面擦拭消毒,在置管、預沖管路、進行護理操作時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可減少感染的幾率。
使用ECMO技術治療替代患者的循環(huán)呼吸功能,讓肺組織得到從分的休息,為肺功能的恢復贏得時間,使用ECMO治療重癥ARDS患者,可使患者的成活率由47%提高至60%[6]。由于ECMO技術新、專業(yè)性強、并發(fā)癥多、護理難度較大。護理人員應加強基礎護理和并發(fā)癥的預防,為ARDS救治提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