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龍花
摘 要:啦啦操是一種健身的形式,它具有競技性、藝術性、觀賞性、娛樂性的特點,把五大要素融合在一起:動作、音樂、口號、道具、服裝。如今,啦啦操已經走進小學課堂,而且具有極強的可行性。小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啦啦操可以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精神,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啦啦操;小學課堂;可行性
啦啦操包括以下動作:跑、跳、走、體操、現代舞、體育舞蹈等,符合小學生的特點,更容易被小學生接受。啦啦操走進小學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非常必要的。
一、啦啦操的起源和發(fā)展
啦啦操有著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最早出現在美國,啦啦操不僅可以培養(yǎng)人們的精神,還可以鼓舞士氣。但是,早期啦啦操的作用僅僅是鼓舞,比如在足球比賽中,如果一方進球,啦啦操隊員就會跳舞助威,而且當時的啦啦操形式和動作也比較簡單。除此之外,初期的啦啦操隊員只有女性,后期逐漸有男性加入啦啦操隊伍。目前,啦啦操已經走進全球各個國家,而且啦啦操也成為比賽項目。2000年,啦啦操進入中國,普及的速度非???,啦啦操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已經舉辦多場啦啦操比賽,參與的人數不斷增多,啦啦操正在迅猛發(fā)展。
二、啦啦操的特點
啦啦操活力四射,朝氣蓬勃。相比于其他舞蹈而言,啦啦操動作優(yōu)美,注重肢體的力度感。啦啦操對以下幾個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一是基本手法,二是步法,三是動作,四是隊形。啦啦操不是一個人能夠表演的,啦啦操屬于團體舞蹈,需要每位隊員都具備團隊精神,增強彼此之間的溝通交流,這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啦啦操在培養(yǎng)學生心理素質的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的肌肉可以得到鍛煉,肺活量也會增大。如今,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啦啦操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感受到快樂。
三、啦啦操走入小學課程的可行性及對策
1.啦啦操走進小學課程的可行性
啦啦操不僅時尚,還活力四射,是一項非常健康的運動。啦啦操隊員的年紀都比較小,他們因為喜愛而自發(fā)組織在一起,并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啦啦操把多種藝術元素結合在一起,啦啦操在表演的過程中要求隊員剛柔結合,開朗樂觀,而且能夠保持熱情,這符合小學生的特點。除此之外,小學生的好奇心較強,小學生可以在表演啦啦操的過程中不斷探索,添加新的動作,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啦啦操可以融入小學體育課程中,不僅豐富了體育課程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熱情和積極性。由此可以看出,啦啦操走進小學課堂具備可行性。
學校和課堂是學生表演啦啦操的重要陣地,要想把啦啦操表演到極致,每位隊員都必須全力以赴,吸引觀眾的目光。既然啦啦操是團體活動,那啦啦操就必須強調紀律性,否則就會出現混亂的場面,啦啦操教師必須嚴格要求每一位隊員的動作必須規(guī)范,而且態(tài)度必須端正,用自己的表演來影響其他人。如今,啦啦操可以作為單獨的比賽項目,也可以作為其他比賽的熱場表演。目前,很多學校都會舉辦足球比賽和籃球比賽等,這些比賽項目的舉辦為啦啦操表演提供了機會。在新課標下,小學教師的專業(yè)性不斷提升,很多教師開始學習啦啦操,這為啦啦操走進課堂提供了條件,推動啦啦操的快速發(fā)展。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育部門對小學體育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也為啦啦操的融入提供了平臺。啦啦操屬于全新的體育項目,受到越來越多小學生的喜愛。
2.啦啦操走入小學課程的對策
啦啦操走進小學課堂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鍛煉學生的意志。但是,啦啦操要想走進小學課堂,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并合理制訂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增加啦啦操學習和練習的環(huán)節(jié)。啦啦操的融入并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計劃,并做到啦啦操與其他體育項目相銜接。在新課標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啦啦操的小視頻,讓學生模仿視頻中的動作,也可以根據視頻動作進行改編,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當然,要想發(fā)揮出啦啦操在小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教師必須起到引導的作用,教師需要做好課前準備,對啦啦操有充分的了解,能夠理解啦啦操的每個動作,并積極主動學習,為學生演示啦啦操動作,幫助學生糾正不規(guī)范的動作等。啦啦操需要不斷練習,學生要鍛煉自己的力量,還需要具備平衡能力等,而這些練習僅僅依靠課堂時間是完全不夠的,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堅持練習,通過反復練習掌握啦啦操的動作和要領。相信通過學習啦啦操,學生都能夠形成合作和拼搏的美德,為學生日后成長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如今,啦啦操受到越來越多小學生的喜愛和認可,啦啦操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啦啦操屬于團體運動,在啦啦操表演的過程中,每位隊員都需要團結協(xié)作,這就要求隊員在表演之余多溝通多交流,取長補短,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交到更多的朋友。啦啦操具有其他舞蹈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和特點,啦啦操把多種元素結合在一起,是美的結合和體現,這就要求啦啦操隊員必須充滿活力,能夠有激情,并通過身體展示把這種熱情傳遞給觀眾,吸引觀眾的目光。既然啦啦操走進小學課堂具有可行性,那學校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來制訂啦啦操走進課堂的對策。目前,很多學校把啦啦操融入體育課程中,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海軍.探析啦啦操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J].新課程(小學),2015(10):65.
[2]王理蘋.啦啦操課程在小學開展的影響及價值[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3):224-225.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