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寒暑,歲月崢嶸;五載奮進,黃河做證。
五年里,黃河為濟南城市發(fā)展輸送著新鮮血液,奉獻著黃河力量,挖掘著黃河潛力。
五年里,濟南這座城更加重視黃河的綠色協(xié)調發(fā)展,為黃河發(fā)展提供著政策支持,為黃河建設注入著現(xiàn)代活力。
五年里,黃河與這座城融合更緊,關系更密,血脈更親。
五年來,濟南黃河全力支持濟南市水生態(tài)文明市創(chuàng)建,累計引用黃河水30多億立方米,鵲山、玉清湖水庫日供水量達160萬立方米,占到濟南市政供水量的90%左右,為保護泉水14年持續(xù)噴涌、夏糧“十三連豐”和城市生活、生產(chǎn)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支撐了濟南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五年來,濟南黃河河務局完成各類工程投資6.2億元,近期防洪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工,“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設順利開工,章丘黃河河務局晉升為國家級水管單位,國家級水管單位增加到3個,黃委示范工程19處,省局示范工程16處,防洪工程體系不斷完善,防洪工程面貌展新顏。
五年來,濟南黃河積極探索流域區(qū)域融合發(fā)展,濟南攜河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以來,積極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加強與市直各部門的對接,在確保防洪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黃河生態(tài)功能建設,推進濟南黃河華麗轉身成為一條生態(tài)景觀河,努力打造兼具防洪、生態(tài)、旅游、文化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體系。
古人要想有更開闊的視野,可以登高博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今,借助先進的航拍技術,我們飛越濟南黃河上空,從空中俯瞰不一樣的濟南黃河。
人在堤上走, 如在畫中行,這是漫步在濟南黃河的一大感受。而航拍利用“天地聯(lián)動,立體報道”,從一個俯視的角度,空中與地面的配合,更是立體全面地呈現(xiàn)出濟南黃河的魅力。
濟南黃河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她既有母親河的大河奔涌,又有融生態(tài)防護、休閑游賞功能于一體的生態(tài)屏障。從空中看,一條巨龍俯臥在大地上,典型的彎曲型窄河段,1~2公里左右的河寬,盡顯黃河的雄闊與壯美。
在航拍的鏡頭里,黃河大堤好像一條長龍,柳蔭地、行道林、淤背區(qū)適生林、防浪林同黃河長堤串起一條綠色長廊,浩瀚延綿,遠如青黛近皆綠。河灘內一片片洼地、灘涂、沼澤吸引了無數(shù)水鳥在綠色波濤上嬉戲飛舞;河道內一洼洼的藕池,空中俯瞰藕葉如同浮萍,小巧玲瓏像綠色的地毯一樣裝點著大地。
濟南黃河是一個魅力十足的風景區(qū),既有長柳飄逸、紫薇爭艷,又有水波蕩漾、景石點綴,其中以“濟南百里黃河風景區(qū)”最受市民歡迎。百里黃河風景區(qū)以蓬勃的活力和生態(tài)魅力,吸引很多市民來到這里,領略那份獨特的美麗。
濟南黃河就是這樣一條河。它既有沉靜廣闊,也有奔騰狂野。既有工程景觀可觀,又有自然美景可賞,美不勝收。
在黃河上空,我們看到了齊河黃河大橋、濼口險工、蓋家溝險工、銀杏林、北店子引黃閘等景觀,引人入勝,震撼人心。
在空中,我們看到了隔黃河相望的華山與鵲山,兩座山峰海拔并不高,但名氣卻很大,元代著名畫家趙孟曾作“鵲華秋色圖”,畫意雋永,鵲華盛名因之久遠。
在空中,我們看到一座座黃河大橋、跨河浮橋,跨越在黃河上增添了壯麗的色彩。黃河河道在陽光照射下,莽莽蒼蒼,與綠色的堤壩形成反差,像一條飛騰的巨龍。我們不禁感慨:黃河,竟可以這么美!
航拍照片以恢宏的氣勢將濟南黃河的生態(tài)保護、防洪工程建設、工程管理和靚麗景色等方面的成就一一展現(xiàn)出來,讓觀看者驚嘆于濟南黃河的風光之美和變化之大。
隨著“維護黃河健康生命,促進流域人水和諧”治河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古老的黃河煥發(fā)出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蔥綠的堤坡、茂盛的行道林、整齊碼放的備防石,彰顯著黃河治理與開發(fā)取得了巨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