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7-0175-02
【案例背景】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幼小的心靈。在這里,誰有耐心和細心,誰就會取得成功!”教師,接觸的學生不說是五花八門,也是各類俱全,面對形形色色的學生,教師要運用自身的教育智慧,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案例描述】
“聽說你即將接手四(3)班啊!你可得做好心理準備了!”同事熱心的提醒著我。
“怎么啦?那個班有什么特殊之處嗎?”我好奇地問著。
“??!你不知道??!那個班啊,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調(diào)換如同割韭菜,那是一茬接一茬。班主任是每年換一個,尤其是英語老師,換的就更頻繁了。就一個三年級就換了三位英語老師,那成績就別提了!更要緊的是,這個班可有一位隨班就讀生!”同事向我投來同情的目光。
“隨班就讀生怎么啦,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這樣的特殊群體不是很常有嗎?”我不以為然的說到。
“隨班就讀生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小孩的媽媽每天都陪著來上學,一天不落!你??!做好準備吧!”一位同事迫不及待地解釋著。
“學生本生就不好對付,還要對付一位媽媽!” 我的心里頓時緊張起來。
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我既緊張又期待的走進了教室。同學們和我都在互相觀察,在觀察他們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一個個都很可愛。與此同時,我看到教室的后面坐著一位特殊的“學生”——那便是周同學的媽媽。看著她,我投之一笑,她也對我回之微笑。轉(zhuǎn)過身,我的內(nèi)心咯噔了一下。心想,那以后的每堂課不都得被她聽課呀!頓時我就開始緊張起來。
伴隨著上課的鈴聲,我開始了我的開學第一課。結(jié)果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不良習慣可謂“百花齊放”: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隨便講話,不愛發(fā)言……不勝枚舉。而且還有一位家長坐在下面聽我的課。 作為剛走上教師崗位的我來說,頓時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終于結(jié)束了第一節(jié)課!回到辦公室的我一個人冷靜下來。心想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不僅學生沒學到什么知識,家長肯定也會對我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而且我自己也會感到非常的吃力。真可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我必須要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我想到,備課的時候必須得備好學生: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征等。這時我靈機一動,想到了那位特殊的“同學”——周同學的媽媽。她不就是最佳人選嗎?畢竟她陪伴了孩子們?nèi)炅恕R肓私膺@些孩子們,找到她不就可以了嗎?于是,我立馬放學后找到了周媽媽。
“您好,我今天找您是想向您了解一下四(3)班孩子們的情況。您也看到了第一節(jié)課孩子們比較活潑,而且課堂紀律不怎么好,請問他們都有什么才藝嗎?”我期待的看著周媽媽說到。
“王同學特別喜歡表演,模仿力強;張同學聲音很好聽,特別喜歡唱歌,尤其會唱英語歌;陳同學寫得一手漂亮的好字,尤其是英語單詞。最重要的是他們很喜歡上課表演,尤其喜歡被老師表揚……”周媽媽耐心的給我介紹著。
“哇,他們不僅只會搗亂嗎?他們還有好多優(yōu)點啊!”我不禁感嘆道。
周媽媽聽完我的話笑了。說了一句:“他們其實很可愛的,你要學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p>
“好的,我一定會的?!蔽倚判臐M滿的說到。
帶著這些“情報”,我開心的回到了辦公室。開始準備著明天的英語課。
在第二節(jié)英語課開始之前,我先把全班學生分成兩組。我說:“今天我會把你們分成兩組進行比賽。下面是游戲規(guī)則:上課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同學,小組加一顆心,講話的同學,小組要減去一顆心。”剛說完比賽規(guī)則,我發(fā)現(xiàn)全班學生都坐得很端正。在表演英語故事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全班的積極性都很高。一節(jié)課下來,我明顯感覺到學生比以往更有興趣,而且上課講話的小動作明顯減少了。但是我又發(fā)現(xiàn)學生在互相競爭的同時,會說我給的心心數(shù)不對,這時課堂會非常的混亂。
帶著問題,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周媽媽。首先,我向她表示了感謝。接著,我讓她給我這節(jié)課打個分數(shù)。她微笑的說:“跟第一節(jié)課比,你進步很大呢!你看,課堂上的你更加的自信了,與學生的交流變多了,同時,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遵守紀律了!所以你已經(jīng)很不錯了!”聽完周媽媽的話后,我變得更加有信心了??墒?,我也拋出了我的問題:“在給學生心心數(shù)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會對數(shù)目比較在意,這時課堂上會有點亂。有什么辦法呢?”。周媽媽聽后會心一笑,說著:“你肯定能找到辦法的?!睅е軏寢尩墓膭?,我重新回到了辦公室。左思右想,這時我想到,找一個學生敬重又信任的裁判不就行了嗎?周媽媽不就是最佳人選嘛!我頓時豁然開朗!
在第三節(jié)英語課上課開始之前,我跟學生說:“今天會有一位裁判為我們打分,你們希望是誰?”結(jié)果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阿姨”。聽完以后,我暗喜了一下,這正與我的計劃不謀而合。結(jié)果在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舉手更加的按課堂要求!就連給心心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也進行的很有紀律。一節(jié)課下來,不僅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且還學到了知識。在課堂上也更加懂得約束自己。
【案例反思】
經(jīng)過這些事以后,我不僅發(fā)現(xiàn)自己在慢慢進步,更重要的是同學們悄悄地在變化。英語課堂明顯比以前安靜了。同學們說話能舉手了,發(fā)言的同學也多了。有的同學管不住自己的時候,只要我用眼睛盯著他、或輕輕地走到他身邊,示意他聽課,他們能夠立刻改正錯誤。我很欣慰。教育是依靠兒童來開展并進行的,教育應從兒童出發(fā);同時,周媽媽對于我來說不再是壓力,而是我課堂上的“助教”,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