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心理教育是一門提高受教者心理素質、建立良好心理品質的科學,它對培養(yǎng)個體和集體的優(yōu)秀心理品質有著重要意義。本文結合對積極心理教育價值的分析,進行了幾點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心理教育 積極心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164-01
積極心理教育是為培養(yǎng)被教育者健康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建立良好心理品質、發(fā)揮其心理潛能、提高國民整體心理水平而實施的教育。積極心理教育是21世紀國家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它的實施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心理自我調節(jié)水平、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而且對國民整體心理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意義。積極心理教育對增強人們的適應能力、建立健全人格、培養(yǎng)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意志、發(fā)展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開拓未來、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發(fā)展端正健康的心理態(tài)度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一、枳極心理教育的價值
積極心理教育承認不同個體心理素質、心理機能、發(fā)展?jié)撃艿牟町?,在個體心理素質進步發(fā)展的同時,做到整體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積極的心理教育有助于人認知水平的提高
積極的心理教育能夠通過對個體積極地引導和暗示,自我調整,積極探索發(fā)現,提高人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提高本體自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的心理教育能夠增強個體的想象力、感官敏捷性,促進個體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良好的心理教育還能促進整體的分析問題、協同互助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的心理教育也是促進團隊協作互助,團結攻堅團隊共建的積極因素,從而提高團隊和整體的認知水平。
(二)積極心理教育有助于人情感品質的培養(yǎng)
極的心理教育能夠對人的情感品質進行培養(yǎng)。人是社會性的人,情感色彩復雜多樣,不同個體所表現的情感品質各有異同。但優(yōu)秀、良好的情感品質所表現的特性都是積極的、向上的、集體主義傾向的,互助合作的。積極的心理教育有狹隘的、自私的、利己主義傾向,從集體、社會、國家、人類的高度引導個人和集體進行積極的情感品質思考,完善自我以及集體的情感品質。積極心理教育更注重團結、互助、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到愛真理、愛集體、愛國愛民,做到真、善、美的優(yōu)秀品質。
(三)積極心理教育有助于人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積極的意志品質能夠促進人面對復雜多變環(huán)境的處理解決能力。人所處的環(huán)境復雜,所面對的考驗多樣,在面對不同境遇時的表現各異,或堅強進取,或蹉跎徘徊,或勇往直前,或丟盔棄甲。但優(yōu)秀的意志品質始終能夠推動人向前、向上、進取。積極心理教育引導個人和群體以積極地思考和升華,堅定人的意志和前進方向,推動人在面對困難時積極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心理教育通過對人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推動個體和群體解決復雜問題、提升自我水平的能力。
(四)積極心理教育有助于人良好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態(tài)度可分為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生活態(tài)度、人際交往態(tài)度、社會融合態(tài)度。態(tài)度更多的表現為社會性,良好的態(tài)度能夠使人在工作、生活、人際交往各個方面做到游刃有余,促進群體融洽、社會和諧。積極心理教育能夠培養(yǎng)人良好的態(tài)度,積極心理教育關注人個體的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教育及個體的自我學習提高,認識水平的提高,推動個人態(tài)度的積極轉變,向更積極、更樂觀、更向上的方向發(fā)展。
二、積極心理教育的思考
(一)積極心理教育是科學
積極心理教育是門科學,它是在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學科。它的產生和發(fā)展都是科學發(fā)展的過程。積極心理教育通過利用科學的工具、科學的手段,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者更易按受,活學活用,使教育者能受用終生。積極心理教育傳授的不僅是種知識,更是一種技能,使受教者能夠積極地探索自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途徑,摸索自我優(yōu)秀心理品質構建的方法。
(二)積極心理教育要教學相長
積板心理教育不僅僅是一種課程,更是學生自我參與提高的教育方法。積極的心理教育誠然依賴于教師優(yōu)秀課程設計、良好教育手段的實施,但更多的是學生的參與度、學生自我心理品質的構建和提高。積極心理教育不是一門可以量化
的功課,它是一種指導性、互動式的功課,只有學生的積極參與,積極心理教育才有實際意義,積極心理教育才能做到教學相長。
總之、積極心理教育通過使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學習者積極參與,提高受教者的心理素質、健全其人格、培養(yǎng)自立、自信、自強的精神意志。
參考文獻:
[1]苗元江,余嘉元.積極心理學:理論與行動[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3(2)
[2]崔景貴.現代人性觀與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
[3]王希永.實施積極心理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06(4)
作者簡介:
秦振美(1985.11-),女 ,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初級教練員,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