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莉,張 艷
(上海市瑞金康復醫(yī)院(籌)黃浦區(qū)東南醫(yī)院,上海 200023)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此病患者可發(fā)生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足等多種并發(fā)癥。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1]。臨床上應及時對糖尿病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干預,以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其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上海市瑞金康復醫(yī)院(籌)黃浦區(qū)東南醫(yī)院對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間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選擇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間上海市瑞金康復醫(yī)院(籌)黃浦區(qū)東南醫(yī)院門診收治的116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且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存在肝腎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精神障礙及合并有嚴重疾病的患者。將這116例患者隨機分為普通組和精細組(58例/組)。普通組58例患者中有男33例,女25例;其年齡為38~70歲,平均年齡(54.33±5.11)歲;其病程為1~7年,平均病程(3.10±1.02)年。精細組58例患者中有男31例,女27例;其年齡為37~67歲,平均年齡(52.94±5.08)歲;其病程為2~7年,平均病程(3.87±1.46)年。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相比,P>0.05。
在對這兩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期間,對普通組患者實施普通護理,包括指導其正確地使用藥物、協(xié)助其進行各項檢測等。對精細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措施包括:1)進行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耐心地向患者講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以提高其對糖尿病的認識程度。告知患者如何正確地使用降血糖藥,如何自行監(jiān)測血糖,并向其講解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2)進行運動訓練指導。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方案。指導其進行適當?shù)挠醒踹\動。禁止患者在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運動,告知其控制好運動量,以免發(fā)生意外。3)進行心理護理。糖尿病患者因病程長、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常會出現(xiàn)焦躁、抑郁的心理。護理人員應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根據(jù)其心理狀態(tài)采用音樂療法、精神分析法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心理壓力,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叮囑患者按時服藥,切勿擅自斷藥[2]。4)進行糖尿病并發(fā)癥的護理。糖尿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并發(fā)癥。對于糖尿病腎病患者,護理人員應定期協(xié)助其進行腎功能檢查,以了解其腎功能的變化情況。對于糖尿病足患者,注意觀察其患肢神經功能受損的情況,注意防止其發(fā)生病灶部位感染。5)進行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督促其戒煙戒酒,禁止其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囑咐其少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的食物。在用藥治療期間,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低血糖等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隨身攜帶甜食,并指導其養(yǎng)成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以防止其發(fā)生低血糖昏迷。
1)比較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測定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定。該量表包含生理功能、社會關系、物質生活及精神功能等四個評分項目,滿分為100分?;颊叩母黜椛钯|量評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高。2)比較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水平。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精細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普通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分,±s)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分,±s)
注: 與普通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功能 社會關系 物質生活 精神功能精細組 58 90.17±2.88① 88.19±4.66① 97.28±1.02① 90.35±2.19①普通組 58 72.37±3.96 71.20±2.35 80.27±3.28 77.34±3.2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水平均較護理前明顯降低,P<0.05;精細組患者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水平均低于普通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mmol/L,±s)
表2 比較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mmol/L,±s)
注: 與護理前比較,P<0.05;②與普通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精細組 58 15.3±4.2 11.6±2.9 8.2±1.7①② 5.2±2.1①②普通組 58 15.8±4.4 11.7±3.1 11.6±2.0① 9.3±1.8①
糖尿病是以血糖水平升高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此病患者若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其心、肝、腎、眼及血管等器官可受到嚴重的損傷[3]。有研究指出,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期間,應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井渝等[4]在臨床研究中將90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接受精細化護理)。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和對護理的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精細組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普通組患者(P<0.05),其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水平均低于普通組患者(P<0.05)。本次研究的結果與井渝等[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質量,改善其血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