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院,上海 200438)
適量運動可以調節(jié)人體機能,提高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1]。游泳不同于陸上運動,在水的浮力下,運動者不需承受過重的身體負擔,可作為一種較為安全的運動手段治療并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2]。研究表明,游泳有氧訓練對高血脂有一定的作用,可預防中老年血脂紊亂、血脂異常,減輕和消除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3]。同時,有氧運動訓練也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對于高血壓患者,有氧訓練可降低血壓達7.2(收縮壓)/5.8(舒張壓)mmHg[4]。中等強度是中老年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最適宜的運動強度。本文就游泳運動對降低中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的效果進行研究,為游泳運動的健身功效提供更多佐證。
在上海體育學院綜合館游泳池開放人群中,隨機抽取50~60歲中老年人15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名,女6名。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搜集相關書籍和資料,查閱高血壓、高血脂的發(fā)病原因。參考游泳運動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的相關文章,并進行總結和整理。
1.2.2 實驗法
實驗時間:2018年8—10月,每周2~3次,平均每次課1 h。
實驗地點:上海體育學院綜合館游泳池。
實驗方法:將15名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組成一個游泳班,先去醫(yī)院測血壓和血脂指數(shù),把檢測出來的指數(shù)結果收集起來。然后安排訓練課,時間為期3個月,每周2~3節(jié)課,每節(jié)課1 h,進行2 000 m左右的有氧游泳訓練。受試者生活飲食照常,經(jīng)過一段時間鍛煉后到醫(yī)院檢測,把檢測出來的結果與第1次檢測結果進行對比。
本實驗分為3個階段。為防止受試者下水因血管突然收縮對身體造成危害,下水前,讓其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主要實驗內容和訓練方法如下。
第1個月:下水前陸地進行20 min熱身活動,下水后做準備活動,進行較短距離的游泳鞏固練習,培養(yǎng)其適應能力。蛙泳與自由泳交替游,逐漸加長游泳距離。每節(jié)課的運動量控制在1 000~1 500 m,每項游泳計劃安排100~400 m左右,運動強度較小,使受試者盡快適應游泳運動。
第2個月:陸地進行15 min熱身活動,下水后做準備活動,進行中距離游泳訓練,蛙泳與自由泳穿插進行,逐步拉長游泳距離。每節(jié)課的運動量控制在1 500 m左右,每項游泳計劃安排200~500 m,運動強度中等,讓受試者逐漸適應有規(guī)律的游泳運動。
第3個月:下水前進行10 min熱身活動,下水后進行200 m準備活動,進行中長距離的有氧游泳訓練,加長游泳距離和時間。每節(jié)課的運動量控制在2 000 m以內,每項游泳計劃相較之前都有所加長,運動強度控制在中等,讓受試者適應有氧游泳運動。
評定標準的原始數(shù)據(jù)測定:實驗前后在醫(yī)院測得血壓、血脂指數(shù)。
實驗指標:血壓、血脂實驗前后各檢測一次。其中,血脂包含4個指標,分別是TC (總膽固醇)、TG (甘油三酯)、HDL-C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個指標中任何一個指標超出正常范圍,都屬于高血脂癥。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通過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t檢驗發(fā)現(xiàn),實驗前后受試者血壓指標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正常成人血壓范圍在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以下,達到或超過收縮壓160 mmHg/舒張壓95 mmHg,即被確診高血壓。從表1中可以看出,實驗前15人中有7名測試者收縮壓在160 mmHg以上,舒張壓在95 mmHg以上,可以定為高血壓患者;其余8人也都處于臨界高血壓范圍,即收縮壓141~159 mmHg/舒張壓91~95 mmHg。3個月的實驗后,雖然還有4名測試者被確診高血壓,但其血壓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范圍收縮壓在10~20 mmHg,舒張壓在5~16 mmHg。實驗前受試者的血壓平均值是160 mmHg(收縮壓)/100 mmHg (舒張壓),實驗后的平均值為147 mmHg(收縮壓)/93 mmHg (舒張壓),收縮壓平均下降了13 mmHg,舒張壓平均下降了7 mmHg。
表1 受試者實驗前后血壓對比 mmHg
通常,TC<5.18 mmol/L為合適范圍;TC在5.18~6.10 mmol/L為邊緣升高;TC≥6.22 mmol/L為升高。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前有7名受試者TC值高于6.22 mmol/L,15名測試者的TC平均值處于升高范圍內。實驗后,所有受試者的血脂都有下降,只有3名患者還處于升高范圍,其余都已降至6.1 mmol/L以內,平均值也降至邊緣升高范圍內。另外,TG在1.70 mmol/L以下為合適范圍,1.70~2.25 mmol/L為邊緣升高,≥2.26 mmol/L為升高。從表2中看出,15名測試人員的平均值為3.47 mmol/L,屬于升高范圍。經(jīng)過3個月的游泳運動,其TG平均數(shù)值雖還在升高范圍內,但較實驗前數(shù)據(jù)都有所下降。
表2 受試者實驗前后血脂TC、TG指標對比mmol/L
根據(jù)相關標準,HDL-C 表3 實驗前后受試者血脂HDL-C、LDL-C指標對比 mmol/L 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實驗后雖然TC較高者仍有11人,但與實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實驗前有13人TG超過正常范圍,實驗后3人恢復到正常水平,其余人也有所下降;實驗前15人中有12人HDL-C數(shù)值升高,實驗后有10人HDL-C較高;實驗后有8人LDL-C恢復到正常水平。觀察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實驗后所有受試者血脂都有小幅度下降,說明游泳運動對降低血脂有一定作用。通過t檢驗發(fā)現(xiàn),實驗前后血脂指標呈顯著性差異(P<0.05)。 規(guī)律的游泳運動有助于對中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病進行治療,并使血壓、血脂得到有效改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要堅持進行規(guī)律有效的游泳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血壓、血脂水平,對降低高血壓、高血脂有明顯的作用。運動強度要適中,不可過大或過小,過大會使受試者引起身體不適和疲勞感,過小又對降壓、降脂起不到作用,需根據(jù)每位受試者的身體狀況調整到中等強度即可。 因為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身體的特殊情況,突然下水可能會帶來過度的刺激,對其身體反而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下水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身體更好地適應水的溫度。 應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游泳運動初期,受試者可能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應情況,所以,剛開始游泳訓練時需采用低強度、低運動量的形式,身體適應后逐漸加大運動量,運動強度也從剛開始的低強度變成中等強度。運動頻率控制在每周2~3次,過多的運動可能會造成肌肉酸痛等,反而對身體不利。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2 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