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改娟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不斷加快,英語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英語教育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更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就此詳細的探討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為一線的英語教育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培養(yǎng)方法
一、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教育部門頒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在意見中進一步提出了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列為基礎性教學任務。自從《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頒布以后,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探討一直都是各個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重點,各個學校也開展了相關的教學研討會議,探討如何更好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育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盡管大多數的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但是因為教師自身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的落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以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更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更多的是以考試的方式進行的,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更多的將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對知識點的背誦記憶上,將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英語習題的解答練習上,而對于考試不考的英語口語則根本不會花費時間去練習,長期以往導致了大量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會解題不會說,培養(yǎng)了無數的“英語啞巴”,長期以往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對此,教師一定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其學習能力比較強但是耐心也相對不足,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應用現(xiàn)代化技術進行教學,用游戲、英語歌曲以及英語動畫等來輔助教學,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小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更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以及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以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完成一個整體的語言學習過程。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學生對于單詞的背誦以及記憶,讓學生反復的誦讀課文熟悉語法,但是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毫不關心,而學生自己在課外因為缺乏一個合適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也很難有機會開口講英語。而一個沒有機會去開口講的語言,只能夠通過片面的背誦記憶來進行學習,最終的學習效果必然不會太好。對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以生活情境為主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情境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語言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勇敢的開口去說,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際掌握能力。
(三)以課外資源豐富學生英語文化意識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基礎,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必須要對這門語言背后的文化有著充分的了解,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所接觸的英語學習資料只有課堂上的一些教材,根本沒有機會去了解相關的英語文化知識。對此教師應當以課外資源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讓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了解、掌握英語的使用方法。例如在學習《Dinners ready》一文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的掌握了解各種食物的單詞,具體包括了beef、soup、chicken、noodles以及vegetable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日常的飲食習慣出發(fā)引出中國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然后再進一步拓展西方飲食文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food in China?”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來進行回答:“Rice and dumplings”。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回答加以肯定,然后用多媒體設備來播放一些西方的美食集錦,給學生介紹西方飲食文化,然后以此引出:beef、soup、chicken、noodles以及vegetable,讓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這些食物在西方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以合作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多個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英語的具體應用表達方式,并且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互相的交流以及溝通,能夠實現(xiàn)共同的學習目標,并且進一步提高小組整體的學習效率,在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要重視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還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道路中能夠走得更加長遠。
參考文獻:
[1]高玉杰.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英語教師,2016,16(23):147-149.
[2]謝向群.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41):254-254.
[3]胡麗.小學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外交流,2017,5(33):226-227.
[4]曾凡艷.探析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式[J].中學生英語,2018,7(12):78-78.
[5]成三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17(26):100-101.
[6]路琪.劉美梅.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處理讀與寫的關系[J].學周刊,2016(08):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