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燕
摘要:興趣是做一切事情成功的關鍵??赡壳暗那闆r是,許多中學生學業(yè)成績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習興趣的缺失。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設計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 激發(fā)興趣;設疑激趣;教學方法;生活實例;實驗教學
生物學在中學的各學科中,是一門最可體現生動、有趣的學科之一。對學生來說,有興趣就會產生主動性、積極性,興趣就是最強的原動力。可以說,能否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一、從心理角度分析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多年的生物課教學實踐中,擬從學生心理出發(fā),就這一問題淺談幾點見解。
1.重視緒論課
在緒論課中擴展知識面,多講一些生物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習熱情及求知欲望, 讓學生感到知識有用。如在植物學方面:介紹雜交水稻、無籽果實(無籽西瓜)、脫水蔬菜、花卉;從植物中提取的藥物(如魚腥草針劑、板藍根沖劑、奎寧、抗癌藥物等);新品種的培育;明代我國著名的藥物學家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
在緒論課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是相當有效的,這良好的開端,對今后的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使教學工作可順利進行。一節(jié)好的緒論課,可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大多數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生物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在每一學期,面對每一屆的新生,需在備好緒論課上下功夫,講得越生動、越豐富越好。
2.重視每節(jié)課的導入,設疑激趣
新課的導入可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過來,精心設計的引言,就像一幕劇的“序幕”,抓住學生的心弦,設疑激趣,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振奮。通常采用的導入法有多種。如:提問、討論、設疑置問、選講小故事等,可根據內容特點靈活運用。例如,在講“細胞”內容時可通過先講虎克(英國生物學家)自制顯微鏡,并觀察到軟木片的細小結構,一些“小室”,他把它稱為細胞。這些引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緒(被提高起來,并產生興奮)。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學生產生了要很快學習并掌握這些知識的強烈愿望。
3.科學幻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解生物的無性生殖時,大膽提出生物學領域的科幻新品種,既然有嫁接和組織培養(yǎng)等技術,那么隨著生物學科的發(fā)展,有朝一日可能培育出最新型的生物品種。如:一株植物的根上結的馬鈴薯,莖和甘蔗的完全一樣,葉就是煙葉,枝上結的是蕃茄。又如:大家每天都喝牛奶,能否將奶牛的基因改良一下,像植物一樣,只要有陽光、空氣、水等,不需要喂草,就可以產出牛奶來。講課時邊講邊在黑板上畫一個草圖說明,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興趣盎然,聽后紛紛發(fā)表議論,并說明這只是科幻,也許未來科學的發(fā)展真能夠創(chuàng)造這樣的新品種。通過以上內容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課堂的學習氣氛很濃,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
4.舉例論證,提升學習熱情
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舉一些生動、貼切的實例,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熱情。例如:在講到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時,我曾講過一個學生小時候都看過的知道的小故事,即:國王選一個最誠實的孩子作他的繼承人…最后學生自己可總結出,種子萌發(fā)的自身的條件是: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又如:在講鳥類的生殖和發(fā)育這一節(jié)時,介紹多種多樣的鳥類的繁殖行為。如:杜鵑不孵卵、不育雛等;有一些鳥喜歡叨一些閃光的小玩意兒,來裝飾自己的“家”,吸引同伴前來參觀。這也可以用故事插入。福爾摩斯偵探的故事:一次一位夫人到國外訪問,住在賓館中,沐浴前她把一枚鉆戒放在桌上,之后不見了,這段時間無人來過,窗子開著,誰偷走了呢?偵探分析確定是鳥叼走的,要求學生分析得出答案。
生物教學中的各種實例使學生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各知識點進一步消化、鞏固。同時并使學生漸漸地愛上生物課,喜歡了解生物的現象、理解生物的生命活動規(guī)律,掌握生物學各種重要的原理,基本規(guī)律,對生物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地投入生物學習活動中,并逐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激發(fā)學生興趣
實驗教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一定的器材和設備,在一定條件的控制下,引起某種事物或現象的發(fā)生、發(fā)展,從觀察這種變化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在實驗課上,充分讓學生動手、動腦、全身心投入實驗,并保證學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在測肺活量的實驗中,除保證基本測試外,對幾個體育好、身體棒的同學給予特別關心,最后讓他們再盡力的呼吸測出自己的肺活量,從而比較體質好與體質差的肺活量的大小,得出中學生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體質才會好。放手讓學生充分作實驗,提高實驗技能,使之既興奮又有收獲,并使知識在實驗中進一步鞏固。這一方面讓學生表現出“樂學”的高漲情緒,特別喜歡作各種生物實驗。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深、記得牢,從而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生物科學知識的濃厚興趣和欲望。
三、培養(yǎng)師生感情,心理相容,激發(fā)和發(fā)展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對有感情的人和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師生間的心理相容、關系和諧,可以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學生對教師的肯定反應,并在課堂教學中配合默契,使師生雙方活動積極,課堂氣氛活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經常督促自己做到:1、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到老師可親可近;2、善于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3、允許學生與自己爭論,在爭論中決不給學生難堪。
做到這些就加強了課堂教學中師生的雙邊活動,共同探討、互相學習,從而激發(fā)和發(fā)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局面,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生物學知識。
四、小結
總之,興趣是學習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學生成才的動力源泉。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鉆研精神,提高他們的科學素質。今后,我們應該繼續(xù)在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開展研究,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全面提高,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