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妍
把改革機制引入科研機構財務管理的探討
文/張妍
重慶市硅酸鹽研究所
國家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科研機構財務管理技術的飛躍,把改革機制引入其中,對于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效果具有極為關鍵的意義。本文首先概述了相關內容,分析了現階段科研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把改革機制引入科研機構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展開了研究,望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有所裨益。
改革機制;科研機構;財務;管理
隨著科研機構財務管理條件的不斷變化,對改革機制的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其相關課題展開深入研究與探討,以期用以指導相關工作的開展與實踐?;诖?,本文從概述相關內容著手本課題的研究。
如今,科研單位的內部機制和外部環(huán)境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各單位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籌資活動的市場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以及財務活動的不斷增多都讓以往只顧埋頭實驗的科研單位也開始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地位、完善科研單位的財務體制、制定與有關政策和日常科研工作相適應的財務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和流程就成了必然要求。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實現科研機構的市場化運行已經成為了社會和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有關部門和負責人必須要認清形勢,積極轉變自身觀念,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使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無論在制度上還是在水平上都能夠滿足本部門市場化發(fā)展的需求,從而為各項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的財務保障,讓科研人員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項目研究上,從而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財務工作的優(yōu)質、高效進行離不開完善的財務制度,因此,建立并執(zhí)行一套科學、合理的財務工作制度是做好科研單位財務工作的基本前提。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大多數科研機構都有自己的財務工作管理制度,但其內容普遍簡單,且側重的方向主要為審批程序、經費收支等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對于財務分析、資產管理、收入管理、預算管理等重要的財務工作則往往沒有涉及。
由于受運作模式的影響,以往科研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大多是被動的接受政府部門擬定的預算指標,這顯然是無法反映出科研機構的發(fā)展需求的。在市場化改革之后,很多科研機構的財務管理部門仍然處于慣性思維的影響之下,對于各部門提交上來的專項經費申請只是簡單匯總,缺乏合理性考察,有的科研單位則誤以為專項經費的增加意味著機構整體科研水平的提升,因而盲目求多,使經費預算無法真實的反映實際情況。
不少科研機構的財務管理人員業(yè)務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一些人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我國的《會計法》知之甚少,進而造成依法理財觀念的淡薄。同時,財務管理的隊伍也不夠穩(wěn)定,為了彌補人員流失所產生的崗位空白,有的科研單位只好讓一些知曉財務管理知識的科研人員負責機構的財務工作,顯然無法保證財務工作的整體水平。
建立健全會計信息體系,時時反應單位的財務狀況。財務報告是科學事業(yè)單位一定時期內業(yè)務活動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總體反應,是正確考核單位的業(yè)務成果和經營成效的重要依據。通過財務報告科學、認真分析和評價財務管理,有利于單位總結管理經驗、及時發(fā)現問題,從而采取有效措施。真實、準確是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對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總體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客觀公正的前提和基礎。
長期以來,科研機構的財務分析一直是一個弱項。在現行《科學事業(yè)單位財務制度》中,僅設計了一些財務指標,缺乏系統(tǒng)的財務分析體系。在實際工作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學、健全的財務分析評價指標,從而限制了科研機構財務管理的職能作用:財務指標不完善,財務分析工作滯后,使管理者、出資者等利益主體難以及時、全面地掌握科研機構的財務資源狀況、資產管理狀況等財務信息。對于科研機構而言,財務分析的主體可分為主管部門、科研機構管理者和社會相關利益者。主管部門進行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進行財務監(jiān)管,關注投入資源的使用,經濟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等,管理者進行財務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社會相關利益者主要關注的是單位的運行是否符合其宗旨。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應按照"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操作簡便、信息客觀"的原則制定,依據科研機構的業(yè)務性質,合理確定核心指標及各影響因素指標,根據不同分析目的,設置多層次指標體系,依據綜合全面分析的要求,同時設置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核心指標和輔助指標,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
合理編制單位預算,科學配置資金,加強收支管理。科學事業(yè)單位預算是根據事業(yè)發(fā)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是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蒲袡C構根據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和科研活動的特點,制定適應單位自身發(fā)展的財務管理目標、方針、戰(zhàn)略和策略,對單位全部科研活動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對單位資金的籌集與取得、投入與運用、耗費與補償、循環(huán)與周轉、產出中的效益與分配等進行全過程的綜合管理和監(jiān)督,學會算活帳、算潛力帳、算發(fā)展帳,為科研機構科學發(fā)展管理物質基礎。
通過對把改革機制引入科研機構財務管理的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該項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賴于對其多項影響因素與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充分掌控,有關人員應該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既有優(yōu)勢資源與條件,研究制定最為符合實際的實施方案。
[1]韓衛(wèi)平,農業(yè)科研機構財務管理機制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16(21):88-89.
[2]丁麗芳,尤佳,張學一,淺議專職科研機構的財務管理[J].機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冊,2004(1):45-46.
[3]周琦,淺議專職科研機構的財務管理[J].青??萍?2008(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