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一幼兒園 楊 陽
“下周有50名園長來咱們園參觀,我們怎么設計活動才能更加有創(chuàng)意呢?”我有點犯愁?!拔覀兎纸M開展活動吧!一部分去圖書館,一部分去木工坊,留一部分在班里開展活動?!蓖蠋熣f。“來參觀的老師們肯定更想看班級活動怎么開展,分了組大家就看不到平時活動的樣子了,我們再想想吧?!蔽要q豫著。
作為經(jīng)常開展接待全國各地教師參觀活動的幼兒園,參觀活動已經(jīng)成為了我園日常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一天,就在我和老師討論如何開展班級接待參觀活動時,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老師,是又要來客人老師了嗎?”和小朋友準備去區(qū)域活動的肖總聽到了我們的談話,轉過頭來問我?!笆茄?,我和童童老師在計劃活動呢。你有什么好主意?”我問?!翱腿死蠋焷?,我們?yōu)槭裁床唤o他們倒水喝呀?我在家就是這么招待客人的?!毙た傉f。
孩子的話,似乎為我開了一扇窗:對呀,孩子們在家也接待過客人,他們是幼兒園真正的主人,接待客人的活動,怎么能缺少他們的參與呢?于是我順著孩子的話,繼續(xù)問:“家里招待客人,除了端水,你還做過什么?怎么做才能把客人招待好呢?”
孩子們聽到我的問題,都很感興趣,大家回憶著自己的做法,紛紛發(fā)言:“會準備水果?!薄芭憧腿送??!薄敖榻B我的屋子和玩具?!薄鞍盐业耐婢呓o客人玩?!薄?/p>
肖總:“可以為客人老師準備水果和水?!?/p>
哲哲:“我們可以溫柔地說話,然后用手輕輕地扶著客人老師坐在椅子上。”
大帥:“我們可以帶著客人老師參觀我們的幼兒園。”
小北:“客人老師來了,和客人老師說您好,這樣有禮貌?!?/p>
琪琪:“和客人老師說話時微笑,而且用溫柔的聲音和客人老師說話。”
原來孩子們對于接待客人都有著自己的想法,而我們卻總將接待工作看成是園所和老師的任務,忽略了孩子們才是幼兒園真正的主人這個事實。園所開展的生活實踐課程,主旨就在于充分利用孩子生活中的資源形成他們感興趣的主題活動?!敖哟腿恕边@一特殊的活動也可以變成課程資源呀。想到這一點,我們豁然開朗。
“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做幼兒園的小主人,接待來幼兒園參觀的客人老師嗎?”我一提出問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說:“愿意!愿意!”就這樣,我們的“客人來啦”園所接待主題活動開始了。
2.教師在班級各小組課前提交的情景劇作品中,挑選完成較好的作品進行課堂展示播放。意圖是通過較好作品的課前展示,提高學生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首先,我們根據(jù)孩子們的回答開展了接待籌備工作。因為孩子們有過分組的經(jīng)驗,我們將大家分成了接待組與后勤準備組。接待組的工作主要有迎接客人、帶著客人參觀幼兒園、介紹幼兒園生活流程;后勤組要準備水果、水,還要擺椅子,輔助接待組人員工作。
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了分組演講,并投票選出了十名接待員,隨后接待組的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了。接待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介紹幼兒園,想要能給客人們清楚地介紹幼兒園,就需要先了解幼兒園。如何才能更快地熟悉幼兒園內(nèi)的環(huán)境呢?孩子們將幼兒園戶外區(qū)域根據(jù)使用人群分為大中小班操場和愛心區(qū),并對每一個區(qū)域中的玩具都進行了探索,還到各區(qū)中開展游戲,將玩法謹記于心,以便給客人介紹。
在幼兒園室內(nèi)環(huán)境方面,接待組熟悉了不同樓層班級的分布,去了好幾次園所的多功能教室,如“創(chuàng)意坊”“圖書館”“木工坊”等,記住了它們的名字和不同的用途。
為了將幼兒園更加直接地呈現(xiàn)在客人老師的面前,孩子們決定要為幼兒園繪制地圖。在繪制地圖前,我們一起來到了園內(nèi)的示意圖前,孩子們觀察到幼兒園的示意圖中有虛線,代表過道;有文字,寫明了教室的名字;有樓梯,都是用圖示表的。另外,孩子們也了解到了示意圖是根據(jù)真實的位置所繪制的。
通過觀察,孩子們對地圖有了直觀的認識,大家共同商討后,決定先從簡單的入手,以本班教室為藍本,繪制一張地圖。第一次嘗試繪制地圖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比如,有的地圖畫的是教室的局部,不是整體;有的地圖中物品擺放位置不對。針對這些問題,孩子們再次對班級進行了細致觀察,將物品按照順序用方位詞“左、右、前面、后面、上面、下面”來進行描述,讓大家能更好地理解方位。第二次繪制時,孩子們重新梳理了空間位置,這次繪制果然比第一次清楚正確。
為了讓客人更好地了解幼兒園,繪制一張全園地圖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有了繪制班級地圖的經(jīng)驗基礎,孩子們利用活動區(qū)的時間,開展了園所地圖的繪制活動。繪制戶外地圖時,許多孩子不顧天氣寒冷,堅持在戶外觀察細節(jié)。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努力下,戶外操場、活動區(qū)域的地圖也繪制完成了。
孩子們繪制地圖的興趣持續(xù)高漲,大家又開始探索同一樓層教室之間的方位關系,希望繪制樓層地圖。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高效地完成繪制,我們從本班所在的樓層開始,一起繪制班級所在樓層的示意圖,在繪制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進行仔細地觀察,有順序地繪畫。有了這樣的經(jīng)驗后,孩子們自主完成了第一層和第二層的地圖,同時有一些細心的孩子發(fā)現(xiàn),三樓的大五班下邊是二樓的大一班和一樓的中五班,通過三個樓層之間的交叉印證,孩子們在繪制地圖時有了更多的參考坐標。
接待組攻克完最難的任務——繪制地圖后,又開始制作導游證,忙得不亦樂乎。
在接待組忙碌地開展準備工作時,后勤組也沒有閑著,他們在籌備接待的后勤工作。其中,為客人準備什么水果,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焦點。小朋友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準備草莓,我可喜歡吃草莓了!”“準備西瓜吧,西瓜好吃。但是要準備那種無籽的西瓜,省得吐籽。”“應該準備香蕉,因為剝完皮就可以吃了。”……選擇水果還需要考慮季節(jié),最后,大家投票選出了一些當季的水果??墒沁@是孩子們自己的想法,是小朋友們愛吃的,客人老師們愛吃嗎?為了更好地了解大人的口味,后勤組的小朋友發(fā)起了一個調查,調查園里的老師們喜歡吃什么水果,并將調查結果統(tǒng)計了出來,作為準備水果的參考。
在接待當天,兩個組的小朋友們都很緊張。在等待客人老師入園時,孩子們有的坐在小椅子上嘴里一直嘟囔;有的和好朋友討論接待時的話語;還有的在詢問同伴玩具的玩法……大家都希望客人老師來的時候能好好展現(xiàn)。
經(jīng)過園長媽媽的簡單介紹,接待活動正式開始啦!通過客人老師的自主選擇,接待組的每位小朋友都分到了5位客人老師作為隊員,孩子們努力扮演著導游的角色,他們按照之前制定好的路線,從戶外場地開始,帶著客人老師參觀幼兒園,每到一個區(qū),就停下來給客人老師介紹這個區(qū)的名字和作用,區(qū)里有什么玩具,這些玩具怎么使用,很多時候,小導游們還親自示范游戲玩法給客人老師們看呢!
參觀完戶外區(qū),小導游又帶著客人老師來到了室內(nèi),轉轉我們的“木工坊”“創(chuàng)意坊”等多功能教室。期間小導游還要負責回答客人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不熱鬧。
在接待組忙碌的同時,后勤組的小朋友也一直在工作著,他們?nèi)ヒ粚邮程冒徇\水果,將水果盤放進了電梯,然后在二層電梯口等待的小朋友負責將水果搬進客人老師參觀完后會去的教室。因為水果盤比較沉,數(shù)量比較多,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一盤一盤地端既浪費時間又危險,于是就從后勤借來了餐車,將果盤放進餐車,再一起推進指定教室。
半個小時后,接待組把參觀結束的客人老師帶到教室,后勤組便開始進行服務了。小朋友們用牙簽扎上水果一一送到客人老師們手中,可這樣一次只能送一個,后面的老師們都沒吃到,怎么辦呢?孩子們現(xiàn)場開動腦筋,有小朋友想到了兩只手都拿上水果,從后面開始送;有的直接端著盤子去客人老師身邊,讓他們用牙簽自己扎;還有的小朋友兩人一組,一人端盤子,一人負責扎水果給客人老師。最終,在孩子們的多次嘗試下,完美地完成了本次接待活動。
接待活動結束后,客人老師為孩子們留下了真誠的評價。
王維茴老師說:“豐臺一幼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友誼萬歲!”
蘇婷老師說:“石沐辰小朋友,你是金牌導游?!?/p>
王麗麗老師說:“謝謝豐臺一幼的小朋友們,你們真棒!這次活動是孩子們接待工作的開始,也將會是成長之路上的精彩篇章!”
我在班級活動的分享環(huán)節(jié)里轉達了客人老師對孩子們的評價,兩個組的小朋友們都分別對活動進行了總結:有的說覺得自己很棒,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有的說這次接待時,走得太快了,丟了好幾個老師,下次要改正;有的說很這次接待很開心,希望下次還有機會繼續(xù)接待客人老師。
回顧活動過程,接待組的小導游們在活動中鍛煉了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臨時應變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增強了自信心;繪制地圖鍛煉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促進了平面和空間思維能力發(fā)展,繪制的過程讓孩子有機會運用符號表示文字,學習拿筆姿勢、繪制線條和圖形都有益于前書寫能力的發(fā)展;在后勤組準備水果的過程中,孩子們運用調查、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來選擇水果,并能夠在遇到突發(fā)問題時,不回避退讓,而是分工合作,想辦法解決問題,這些表現(xiàn)都遠遠超出了我們在活動開始前的預期。
這次接待主題活動,讓我們更進一步感受到了生活實踐課程的魅力,生活課程真正來源于實際,喚起了孩子們的生活需要,拓展了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生活的能力。接下來我們還要和孩子一起解決接待過程中的問題,優(yōu)化接待流程,將接待活動持續(xù)進行下去,成為孩子們利用生活資源發(fā)展綜合能力的契機,也讓更多來園參觀的客人老師們,親身參與我園的生活實踐課程,成為我們課程中鮮活而真實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