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映, 吳曉玲, 杜擁軍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 1. 血管外科; 2. 泌尿外科, 江蘇 揚州, 225001)
本研究探討全程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在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血管外科質量控制(QC)小組收治的行置管溶栓或單純抗凝治療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實驗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28~74歲; 有長期吸煙史者26例,惡性腫瘤病史7例,近期下肢石膏手術史2例,近期臥床>3 d或4周內(nèi)大手術史4例,口服避孕藥7例; 既往有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病史29例,全身水腫及肥胖8例,癱瘓2例,下肢凹陷性水腫18例。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24~71歲; 有長期吸煙史者28例,惡性腫瘤病史8例,近期下肢石膏手術史2例,近期臥床>3 d或4周內(nèi)大手術史4例,口服避孕藥5例; 既往有DVT病史27例,全身水腫及肥胖5例,癱瘓1例,下肢凹陷性水腫19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納入標準: ① 年齡18~75歲; ②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病時間<14 d, 均經(jīng)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聲或靜脈造影明確診斷。排除標準: ① 年齡大于75歲; ② 知識缺乏,依從性差; ③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病時間>14 d。
1.2.1 建立護理小組: 血管外科QC護理小組由項目領導者指定專門資料收集人,登記相關原始資料,且隨機分組,責任護士負責日?;颊卟∏樵u估工作,指定護士負責出院后隨訪和健康指導工作,建立醫(yī)患靜脈血栓微信群,負責患者日常答疑工作,每月定期召開病友會。
1.2.2 健康教育路徑表: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方式,實驗組使用健康教育路徑表。該臨床健康教育路徑表是根據(jù)臨床護理經(jīng)驗結合查閱相關文獻后制定[1]。按照該路徑表總共實施1周,其教育內(nèi)容包括介紹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病因素、臨床表現(xiàn)、活動指導、飲食指導、藥物指導、并發(fā)癥的預防、心理干預以及護理等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措施。① 入院當天,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正確評估患者,下肢抬高,禁止按摩及熱敷患肢; ② 第1天,講解急性期飲食、輸液的護理注意要點; ③ 第2天,講解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知識; ④ 第3天,講解飲食注意事項,少食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3]; ⑤ 第4天,講解漸行活動的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 ⑥ 第5天,告知抗凝藥物尿激酶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 ⑦ 第6天,講解并發(fā)癥肺栓塞的臨床表現(xiàn)及預防措施; ⑧ 第7天,告知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的好處; ⑨ 出院前1 d, 告知患者遵醫(yī)囑服用華法林,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傾向[4]。
1.2.3 患者健康知識掌握: 責任護士選擇出院前1 d發(fā)放由科室QC小組和護士長共同擬定的《患者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掌握查檢表》,主要內(nèi)容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正確體位;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相關知識; 飲食的原則、方法和目的; 活動療法的原則、方式及注意事項; 使用抗凝藥物名稱、服用方法劑量以及抗凝藥過量引起出血的癥狀及危險; 如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出院后復查凝血酶原時間和復診時間?;颊呋卮饍?nèi)容正確率≥90%為掌握。
比較2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舒適度、疾病不確定感和生活質量指標。① 舒適度: 采用模糊數(shù)字評分法, 10 分為非常舒適, 0分為非常不舒適。② 疾病不確定感: 采用Mishel的疾病不確定感量表(MUIS), 共25個條目,得分在25~12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對疾病治愈率越不確定。③ 生活質量: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估問卷表(GQOL-74)進行評定,得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5]。
試驗組患者采用全程系統(tǒng)性護理后,其舒適度顯著提高,對疾病的不確定感顯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分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利用全程系統(tǒng)性護理將患者的護理工作按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護理程序來進行實施,使護理人員能更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各項需求及現(xiàn)實問題,從而有效分析工作情況,制定嚴密的護理計劃,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在實施護理計劃時,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能夠了解護理的相關專業(yè)內(nèi)容,提高其自我保健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另一方面,通過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事項,有效增強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促進與護理人員的配合[6]。
再次發(fā)生血栓是血栓治療后的常見危險因素之一[7]。本研究結果顯示,抗凝治療時間小于6個月為預測血栓再發(fā)的獨立危險因素??鼓委煵蛔?個月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依從性差,服用華法林未能達到有效的抗凝指標[國際標準化比率(INR) 2~3]、間斷服藥,甚至自行停藥[8],或因多種原因未能及時監(jiān)測凝血功能,服藥劑量不夠準確。利伐沙班是德國拜耳公司研發(fā)的新一代口服抗活下游凝血途徑,延長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以便達到抗凝作用[8]。同時,利伐沙班不具有抗血小板功能,出血風險更小,其治療窗寬且不需要常規(guī)監(jiān)測凝血功能,口服劑型更加便捷,患者出院后可繼續(xù)服用[10-13], 缺點是費用太高。
一般在患者停止血管內(nèi)溶栓治療后就應該協(xié)助患者穿著醫(yī)用彈力襪[14], 首次根據(jù)測量的下肢周徑,選用合適的腿套型號,每日檢查位置是否正確,松緊度是否合適,避免彈力襪皺褶處壓傷皮膚。同時耐心傾聽并重視患者的主訴,如出現(xiàn)局部腫脹、疼痛等不適時,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特別是下床活動時,醫(yī)用彈力襪具有促進靜脈血液回流心臟功能,應告知醫(yī)用彈力襪穿著和保養(yǎng)的方法。出院后告知患者避免長時間的行走及重體力勞動,活動時穿著彈力襪,要連續(xù)使用3個月以上,并經(jīng)常鍛煉使用腳尖走路,促使腓腸肌的收縮,促進深靜脈血液回流,可改善血流動力學指標,使紅細胞聚集機制發(fā)生破壞,防止血栓再次形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