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芳
(陜西省第四人民醫(yī)院, 陜西 西安, 710043)
冠心病屬于臨床上常見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極高的患病率與死亡率。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常見并發(fā)癥,因心臟結構發(fā)生改變,使左室充盈與射血能力受到影響而產(chǎn)生的復雜臨床綜合征,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及時治療[1- 2]。瑞舒伐他汀是近年來應用至該領域的他汀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對于藥物劑量的選擇臨床上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為探討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響,將本院100例患者進行臨床隨機對比,現(xiàn)報告如下。
將2015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10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制定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診斷標準[3-4], 同時排除: (1) 藥物禁忌證或預計生存期<3個月者; (2) 短期內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治療史者; (3) 合并肝、腎功能障礙等。其中,高劑量組男29例,女21例; 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9.7±5.9)歲; 病程0.5~2.1年,平均病程(1.3±0.4)年; NYHA分級: Ⅲ級26例, Ⅳ級24例。低劑量組男30例,女20例; 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9.0±6.7)歲; 病程0.6~2.2年,平均病程(1.4±0.6)年; NYHA分級: Ⅲ級27例, Ⅳ級23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與NYHA分級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均予以吸氧、利尿、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與糾正電解質等基礎處理,高劑量組患者在以上基礎上給予高劑量瑞舒伐他汀(浙江京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83), 起始劑量為5 mg/d, 后逐漸增至20 mg/次,飯后口服,每日1次。低劑量組患者則給予低劑量瑞舒伐他汀,起始劑量為5 mg/d, 后逐漸增至10 mg/次,飯后口服,每日1次,療程均為8周,隨訪時間6~12個月。
心功能改善中規(guī)定NYHA改善2級及以上或心功能恢復至Ⅰ級為顯效, NYHA改善1級為有效, NYHA分級無變化為無效。其中,總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人數(shù)×100%。疾病相關參數(shù)包括: 心率、收縮壓、尿量、室間隔厚度(LVST)、左房舒張末期內徑(LADD)、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DD)、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血清肌酐(SCr)、6 min步行距離(6MWT)等。遠期預后參考《簡易健康質量量表SF-36》, 包括8個維度,分數(shù)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
高劑量組治療后心率、LVST、LADD與LVDD水平比較均顯著低于低劑量組,尿量、LVEF與6MWT均顯著高于低劑量組(P<0.0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疾病相關參數(shù)比較
高劑量組顯效11例,有效34例,無效5例; 低劑量組分別為8、27、15例。 高劑量組總有效率為90.00%, 顯著高于低劑量組的70.00%(P<0.05)。
高劑量組總體近期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顯著低于低劑量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近期心血管時間發(fā)生情況[n(%)]
高劑量組患者末期隨訪總體健康與活力評分比較均顯著高于低劑量組(P<0.01)。見表3。
表3 2組患者遠期預后比較
據(jù)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百分比已占據(jù)全部疾病的42%,冠心病是人類死因第一順位疾病,具有極高的危險性[8-9]。心力衰竭屬于冠心病的常見并發(fā)癥,當心肌梗死至左室心肌的20%時即可發(fā)生,約有65%的心衰是由冠心病引發(fā),并受到心律失常、高血壓、糖尿病與機械合并癥等因素的影響,可造成患者心臟結構受到損傷,心功能嚴重受損,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與生活質量,因此需要及時治療[10-11]。
該病臨床上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主要包括利尿劑、硝酸酯類藥物、磷酸二酯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為主,但治療效果仍十分有限,需尋找更為有效的臨床藥物[12-14]。他汀類藥物是近些年來應用至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領域的藥物種類,可調節(jié)血液膽固醇濃度,抑制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活性發(fā)揮降膽固醇作用,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人群發(fā)生室速的風險[15-16]。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他汀類藥物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主要通過降低C反應蛋白(CRP)與黏附因子的水平減輕局部炎癥,從而減少缺氧性氧化應激所造成的心肌細胞肌漿與鈣超載,從而挽救受損的心肌細胞[17-18]。
瑞舒伐他汀是臨床上新型他汀類藥物,是由甲基氨苯磺胺與苯氟基團所構成的親水型藥物,可發(fā)揮最大調脂與抗炎作用,對肝臟的選擇性良好,藥物相互作用低,因此更適用于老年患者群體[19-20]。目前臨床上對于瑞舒伐他汀劑量的選擇問題上存在一定爭議,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劑量組治療后心率、LVST、LADD與LVDD水平均顯著低于低劑量組,尿量、LVEF與6MWT均顯著高于低劑量組; 末期隨訪總體健康與活力評分均顯著高于低劑量組; 高劑量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低劑量組,總體近期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低劑量組??梢钥闯?,高劑量的瑞舒伐他汀可明顯改善心臟機構,提升心臟功能,降低心血管發(fā)生概率,從而改善遠期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