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qū)運河中學 北京 101149)
“班主任”這三個字意味著“主管班級的任務”,是班級的“CEO”,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則是團隊建設成功的靈魂所在。在團隊建設中我主要抓以下三個方面:
班級建設的核心工作是打造一支目標明確,凝聚力強的班委會。在班級管理上我采取分層分級負責制。
我將班級工作分為三個部門,部門一:日常事務部門,由班長負責,下設衛(wèi)生委員和生活委員。班長主要負責班級整體日常事務的管理和向班主任匯報班級情況以及監(jiān)管和協(xié)調衛(wèi)生委員和生活委員的工作,生活委員負責班級紀律和考勤,衛(wèi)生委員負責班級衛(wèi)生和班級環(huán)境維護以及安排值日組工作;部門二:學習委員會,由學習委員負責,下設課代表和組長。學習委員負責匯總學生在學習方面反映和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及時向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反饋以及監(jiān)督和協(xié)調課代表和組長工作,課代表負責與任課教師溝通并輔助老師工作使得老師順利上好課,組長負責收發(fā)本組組員的作業(yè)并及時交給課代表;部門三:對外宣傳部門,由團支書負責,下設宣傳委員和體育委員。團支書負責班級團員的管理和班級對外的展示和宣傳以及配合學校團委工作,宣傳委員負責班級的對外板報和墻報的內容和班級文化建設,體育委員負責班級運動會的組織和安排以及帶好“兩操一課”。
三個部門將班級工作分為三個層面,每個層面既獨立又相互制約,他們分層合作齊抓共管,共同形成班級合力和凝聚力,使得這個團隊在學校組織的各項工作中表現(xiàn)突出。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校合作是社教、校教、家教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形式。在班級的工作中,我采取了三種形式對三類學生開展跟蹤管理。
第一類學生是那些頭腦聰明,學習沒有主動性但成績又不錯的學生。這類學生的特點是上課只要聽講,無須做太多的習題,成績就還可以,但他們的成績不穩(wěn)定并且也不會到年級的前列。針對他們的特點,我選了五名學生組成一組,采取和家長不定期的突擊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然后定期反饋情況,跟蹤他們的成績,由我把各科成績的對比情況定期分析給他們。經過這樣半年的堅持,聰明的他們終于意識到老師和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期望。他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是真的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二類學生是最易被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忽視的中等生。這類學生在班里聽話,上課認真聽講,作業(yè)也會按質按量的完成,可學習成績總是處于不上不下的地位,這類學生往往以女生居多。針對這樣的“乖乖學生”我把他們定位為邊緣生。我采取雙管齊下的方法,一方面,我從各科幫助他們分析學科的優(yōu)勢學科和弱勢學科,并和任課教師一起給他們講優(yōu)勢學科如何堅持以及存在的不足,每個人弱勢學科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建議,請相應的任課教師多多的給予他們關注和幫助,使他們感覺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另一方面,我也把分析情況反饋給家長,請家長協(xié)助并督促他們在弱科上多用些時間,且不擠占強科的學習時間。然后我通過電話和家長每兩個星期聯(lián)系一次,互相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情緒變化情況并及時調整跟蹤科目。在這種方式下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漸漸好轉,各科成績均衡發(fā)展。
第三類學生是那些學習很努力,但由于長時間的學習方式方法不對以及來自家長的高要求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致使成績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利用休息時間和家長面對面的很坦誠的談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分析,并提出我的建議,主抓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落實,在他們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提高他們優(yōu)勢學科的能力。并請家長轉換對孩子成績的關注角度,只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就及時表揚他們,幫其樹立自信。在獲得家長的支持后,我和家長建立了家校合作小組,讓家長和老師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同時我也把學生分成組,及時幫他們解決問題,使他們輕裝上路。
在家校合作中,我和家長加強交流,用心靈感受心靈,以情感贏得情感,從而建立起一種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友情與工作關系,也使學生感受到家庭與班級是密不可分的一個團體。
學生進入到高三備考后,都會對自己高三的復習進行規(guī)劃,但是學生們因為缺少經驗和主見制定的計劃多數(shù)針對性不強。為此,我分兩部步指導學生依據(jù)成績制定自己的一生一策復習方案。
第一步我將學生高二下學期的所有考試成績匯總到一起,首先讓他們自己根據(jù)成績畫出成績變化曲線,先確定自己的成績發(fā)展處于什么態(tài)勢。
對于這類學生,要讓他們總結經驗和方法,堅持現(xiàn)有的復習方案并及時微調。
這類學生我首先和他們一起把成績進行縱向比較,找到成績變化是因為哪科引起的,然后再從不同方面分析這科存在的問題,最后和任課教師一起制定該科的改進方法,通過后面的考試成績微調方法。
對于這類學生,我首先要和他談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問題,如果是態(tài)度出現(xiàn)問題,那就要和家長一起先解決態(tài)度問題;如果是學習習慣問題,要和學生一起討論改進學習習慣的方式和方法。如若不是這兩點的問題,那就要請各科老師一起給學生開會診會,找到他的問題,再一起制定解決方案。
第二步是以年級追蹤的一本和本科名次為參考,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本和本科邊緣生。并和任課教師協(xié)商制定輔導計劃和時間。
輔導過程中教師盡職盡責,不光抓課上和課下,還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利用上,好多時候一個學生被多個老師搶著輔導,在接受輔導中,學生們也熱情高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找老師答疑,抓緊分分鐘時間。經過這樣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輔導,被輔導的學生成績在逐漸提高,邊緣生越來越少。
大量的數(shù)據(jù)表明,一生一策的輔導方式很適合學生成績的提升,針對性強,見效快,成果顯著。在輔導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的成績也拉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創(chuàng)設了一種樂教、樂學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