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葉 醬
▌在明神丸吃鰹魚定食的人
日本的許多小城市(所謂“小”,就是除開東京、大阪這類城市而已)都會有那么一兩樣代表性的美食或特產(chǎn),不多不少,就一兩樣。比如去松山,要吃鯛魚飯和蜜柑;到香川,一定得吃烏冬面;來到熊本,要吃馬肉;在青森,則要吃蘋果。
循著這個規(guī)律去日本的小城市尋覓美食,倒也挺簡單。但高知縣到底有什么呢?有一條被稱為“日本最后的清流”的四萬十川,另外當(dāng)?shù)氐姆押孟褚埠苡忻?/p>
日本人對高知縣的主要印象是維新志士坂本龍馬的故鄉(xiāng),他直接推動了日本現(xiàn)代化的進(jìn)程。
如此沒有存在感的高知縣,只好依靠營銷坂本龍馬這個唯一的大IP來增加知名度。
于是,我一走出高知車站,就看到站前咖啡店的海報上印著一杯有龍馬頭像拉花的卡布奇諾,做得挺逼真。但我一想到要把龍馬先生的“腦袋”攪渾,就覺得很不好意思。
我來高知主要是因為看了朋友寫的食記。他去吃了《深夜食堂》作者安倍夜郎推薦的“四萬十屋”之后,大呼“這大概是至今吃過最棒的鰻魚飯了”。四萬十川,這條日本最后的清流里還有野生鰻魚。
然而,等我到高知后才知道,“四萬十屋”居然在坐電車單程要花費一個小時的中村。在日本的鄉(xiāng)下等電車,動輒要個把小時。打車回來?恕我無法想象那個天文數(shù)字的花費。
那天還下著大雨,于是我決定讓民宿的老板推薦一家近點兒的鰻魚飯店。
老板在手機上找了半天,寫了一張小紙條給我:“附近一家還不錯的鰻魚飯店今日休業(yè),只能去‘源內(nèi)’了?!?/p>
▌鰹魚定食
▌撒了山椒粉的鰻魚飯
▌龍馬拉花咖啡
跟我想的一樣,“源內(nèi)”是高知市區(qū)內(nèi)評分最高的鰻魚飯店。我穿著濕透的球鞋,先搭叮叮車,再步行一公里多才到。忐忑不安地走到店門口,發(fā)現(xiàn)里面有準(zhǔn)備開業(yè)的跡象,我才松了口氣。
去年特意跑到名古屋附近的小城市瀨戶,只為吃田代家的鰻魚飯。稍一大意,看了網(wǎng)上公布的營業(yè)時間就直接搭電車過去,沒想到店門口赫然貼著白紙黑字—今日臨時休業(yè)。
在日本,沒有提前預(yù)訂就去某家餐廳總要冒點兒風(fēng)險。這是一個預(yù)約文化盛行的國家,除非是只允許排隊就餐的店,否則連居酒屋、烤串店也要預(yù)約了才能安心前往?!吧钤谥刃虍?dāng)中”,這對日本人來說比什么都重要。
必須要說,從外觀上看,“源內(nèi)”太不像鰻魚飯店了,倒更像是一間很有格調(diào)的雜貨鋪。
無論是東京的“野田巖”和“尾花”,還是名古屋的“蓬萊軒”,大多數(shù)鰻魚飯店的風(fēng)格都很典雅。要知道,鰻魚飯在日本并不算便宜,從某種程度上說,去吃鰻魚飯跟去吃高級壽司差不多,都需要儀式感。
我對面坐著一對七八十歲的夫婦,看得出精心打扮過。他們幾乎不交談,老太太會捂著嘴輕聲叫服務(wù)員:“那個,不好意思……”
好羨慕!等我老了,不能去太遠(yuǎn)的地方了,能這樣偶爾和老伴兒出門吃個鰻魚飯,該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彼時,渾身濕透的我顧不得什么儀式感,只剩狼狽和饑餓,想盡快填飽肚子。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鰻魚飯端上來,掀開蓋子的那一瞬間,我感覺這趟無聊的旅程一下子被點亮了。
“源內(nèi)”的燒鰻魚不同于我之前吃到的那些,他家的燒鰻魚表皮脆脆的,里面卻像溏心蛋般軟糯。
燒鰻魚的方式一般有兩種:背開,先蒸后烤的關(guān)東式;腹開,直火炭烤的關(guān)西式。而“源內(nèi)”的做法自成一格—先用大火猛烤一下,然后隔開一段距離慢慢烤。
他家的醬汁味道不太甜,帶著一種非常樸實又很有質(zhì)感的香;山椒粉也與別家有所不同,顆粒較大且顏色偏綠,味道更清香。
放了一整條鰻魚的蓋飯,只要2700日元,再加一碗鰻魚肝湯,折合人民幣180元。跟東京比起來,這里簡直就是鰻魚飯店里的“農(nóng)家樂”。
就這樣,高知在我腦海里留下的關(guān)鍵詞就是“香”—鰻魚飯?zhí)貏e香,第二天中午吃到的鰹魚定食也無比香。
鰹魚作為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之一,西洛梅市場附近幾乎全是賣鰹魚定食的餐廳。我挑了其中人氣最旺的“明神丸”就餐。
排隊點餐的時候,我突然想使個心眼:“要一份鰹魚定食。”
“請問要搭配鹽還是醬汁?”
“醬汁吧。不過你更推薦哪個呢?”
“我覺得可能配鹽更好一點?!?/p>
“那麻煩幫我換成鹽?!蔽野底愿`喜,果然跟預(yù)想的一樣。
▌大排檔氣氛的市場
東京的高級天婦羅餐廳,幾乎每一道菜上來主廚都會說“建議蘸鹽”,只有少數(shù)幾樣建議蘸醬汁。有一次去某知名餐廳,一盤幼金槍魚肉端上桌,大廚一臉嚴(yán)肅地說:“雖然提供了醬油這個選項,但建議配鹽吃?!彼歼@么說了,誰敢不蘸鹽。
只有對食材有充分的信心,才會說“加一點點鹽就夠了”,醬汁太容易喧賓奪主。
除了鹽粒,鰹魚定食還搭配了一小碟姜汁。這道菜的存在,有點像冰火菠蘿油包,通過溫度和油脂含量營造巨大的落差感。
“明神丸”是用稻草來烤魚,這樣可以去除多余的油脂和腥味,使外層焦香的魚皮釋放出濃烈的煙熏香氣,魚肉的切面則由白色逐漸變?yōu)槌嗉t色,剛好是完美的半熟狀態(tài)。
第一次吃到這么美味的鰹魚定食,還是在排檔式的海鮮市場里,而且這里的每個人都是完全釋放天性的樣子。
想來,鄉(xiāng)下雖然有鄉(xiāng)下的冷清,但也有它獨特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