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洪
新課標提出,教師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明確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標,強化學生的物理技能,為當前社會培養(yǎng)合適的人才,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的性格特征與興趣愛好作為出發(fā)點,有效安排物理課堂內(nèi)容,不斷豐富物理教學方法,活躍物理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養(yǎng)成,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1.強化學生對物理觀念的把握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對物質(zhì)、運動、電磁感應與能量等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物理觀念。例如,教師在對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的物理概念進行教學時,能夠準確地讓學生了解到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比值定義方式即位移與發(fā)生位移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的比值,并進行知識的升華,讓學生對瞬時速度的概念進行掌握,即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速度。學生在掌握了這一物理觀念之后,就能利用其對生活中的速度計算方法以及生活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瞬時速度進行描述,有利于拓展知識面,促進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增長。
2.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
教師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物理知識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對物理條件進行綜合分析,進而進行論證,從而對物理知識進行驗證求解。學生可以通過建立物理模型、進行科學的演繹推理等多種方式,進行物理問題的解決。這有利于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提升,通過建立電磁場模型,能夠強化學生對電磁感應知識的理解掌握,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
3.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進行物理知識教學,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增長,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例如,在對勻加速直線運動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打點計時器、小車、砝碼、紙條等物品,自主進行實驗研究并記錄各個點之間的距離,以此對勻加速直線運動進行探究,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加強。
4.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與責任心
學習物理知識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的本質(zhì),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能夠自主了解物理知識,從而以科學的態(tài)度與責任心進行物理研究。
二、如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物理教學
1.強化對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
想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物理教學,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進而在深入了解物理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合理設計物理教學目標,豐富物理教學方法,掌握物理教學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進而合理進行物理教學,重點將物理知識的重要概念、科學的物理探究方式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展示,以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對摩擦力的物理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摩擦力的概念進行了解,即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在做相對運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就是摩擦力;進而為了強化學生的物理觀念,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比如車輛行駛過程中輪胎與地面之間形成的摩擦力、手指在桌面移動過程中形成的摩擦力等。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摩擦力的實驗探究,層層遞進地強化學生對摩擦力這一物理知識的理解,提升物理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物理素養(yǎng)。
2.在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物理實驗能夠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維意識的增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都是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能夠向學生展示物理現(xiàn)象,物理現(xiàn)象能夠通過物理實驗向學生進行直觀具體的展示,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實驗教學,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物理實驗的內(nèi)容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檢驗,更好地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教學。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與研究能力的大小,其不僅能夠強化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技能,還能夠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增長。所以這就需要物理教師改變“滿堂灌”的填鴨式教學,將物理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學習,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以便減少學生學習中錯誤觀念的出現(xiàn)。例如,教師在對牛頓第一定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以4~6人為一小組,首先需要保證小組之間成員實力的均衡,其次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特征與特長的不同合理為學生安排任務,最后讓學生在進行自主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強化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斜面、小車、毛巾、棉布、平板等物品,讓活潑好動的學生負責推動小車,并在斜面下方分別準備毛巾、棉布與平板;讓善于書寫的學生負責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記錄;讓善于管理的學生負責對組內(nèi)秩序進行維持;讓善于分析的學生負責對實驗結論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實驗結論,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增長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加強,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4.合理構建物理教學情境
有效的物理情境能夠簡化物理抽象的概念,學生掌握物理概念是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創(chuàng)建物理教學情境,方便學生對物理內(nèi)容進行把握,以此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增長。例如,教師在對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學生列舉現(xiàn)實生活中抓魚需要向稍微深一些的位置才能抓到,或者在水中的勺子會出現(xiàn)彎折的現(xiàn)象,以具體的情境讓學生掌握光的折射知識,強化學生對折射概念與現(xiàn)象的掌握,從而進行有效的物理知識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實踐,首先,教師需要強化自身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的認識,以便能夠合理應用物理教學方法;其次,教師需要重視物理實驗探究,通過實驗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記憶,促進學生多種能力共同發(fā)展;再次,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思維;最后,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合理的物理教學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的理解,以此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曾雪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146-147.
[2]陳麗珊,陳 海.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6(20):7-8.
[3]黎國勝.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教學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6(2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