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霞
一日跟朋友閑聊,她問:“老公的工資卡不在你手里?”
我反問:“他的工資卡為什么在我手里?”
“管他的錢呀!”朋友比我還著急。
“就他那點錢值得我管嗎?懶得操那份心?!?/p>
朋友的意思我當然明白,可我的觀點是當初兩個人你情我愿才結(jié)了婚,他娶我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個人替他管錢,況且只是一份死工資,我嫁他也不是為了管他的錢,我有自己的工作,賺來的報酬吃飯穿衣、跟朋友小聚外加外出旅游都足夠,根本沒必要靠他人贊助。管別人的錢我認為有兩層意思,一層是控制人家花自己的錢,再一層就是想花人家的錢。
我既不用花他的,也就不需要管他的。
可見,我是個懶散的人,當然不是那種四肢不勤的懶惰,但也沒勤快到每天都把家里收拾的一塵不染。我的觀點是“家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打掃的,如果是用來打掃的,我寧愿不住。”所以就沒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像個吸塵器似的,只要進了門就這里擦那里掃不漏過一個犄角旮旯。
只要衛(wèi)生說的過去也看得過去,不多的那點時間還是看幾眼圖書、翻閱下報紙,或者躺在按摩椅上休息一會比較實際。
一
我這樣的媽媽帶出來的女兒自然也勤快不到哪兒去,除非當初在醫(yī)院抱錯了。而且我對她的學習成績要求也不高,從來也不緊張,即使期末考試前,每天晚飯后我倆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看報紙,而不是做卷子。
看報紙是為了瀏覽當天新聞,了解社會時事。我覺得無論信息多么發(fā)達,文字、報紙都不能從我們的生活里消失,看一份都市報,不僅能知曉當時社會、政治等諸多方面信息,還能全面了解這個社會。
夜晚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看書中消磨掉了,剛剛過去的暑假,我們一起觀看了1987版的《紅樓夢》,每天兩集,當做任務一樣完成了。對我,是一次很好的復習,對孩子,是一次學習。雖然節(jié)奏有些慢,還沒有字幕,但通過演員惟妙惟肖的表演,每個人物都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對此后的閱讀原著將有很大幫助。
同樣懶散的女兒初一上學期的一篇小作文《剪紙的藝術》竟然發(fā)表在《美文》雜志,這對孩子是個不小的激勵。此后,每天只要有時間就順手寫點兒東西,有詩歌、有散文,品讀一下,味道還是有的。
我問她:散文、詩歌、還有小說你最喜歡寫什么?
她不謙虛地說:什么都喜歡寫,什么都能寫好。
又是一個如我一樣懶散、自信之人。
我說:“好!不用擔心你將來餓肚子了。就是不讀大學也有飯吃了?!?/p>
孩子毫不猶豫地說:“那我也要讀書,我的理想是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過悠閑自在的生活。”
我問她怎么個“悠閑自在”?她說:“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以想走就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p>
我點點頭說:“對!現(xiàn)在不好好讀書學習,將來憑什么去看看,沒有經(jīng)濟基礎做后盾,你的腳步能就邁不出去。只要現(xiàn)在努力學習,你現(xiàn)在的理想就是將來的現(xiàn)實,就是你的人間煙火,生活常態(tài)。如果目前只貪圖玩樂,這一切將永遠是夢想?!?/p>
她問我在大學里每天都要上課嗎?我的回答是——那當然,大學是最關鍵的,大學里學的東西可能就是你這一輩子的飯碗,學好了就是金飯碗,次之,鐵飯碗,要是學成了泥飯碗,就等于白白浪費了4年時間。360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學好了,才能向著狀元的目標前進。
哪門專業(yè)課也不能忽視,比如媽媽是學文學專業(yè)的,每天的課程就是文學通史、閱讀、寫作,電影鑒賞等。晚上,就耗在圖書館閱讀、寫作、查資料,周末跑到國家圖書館去,一待就是一天。
“大學也那么緊張???”她有點兒緊張地看著我,我笑笑說:“不過呢你也可以不讀大學?!?/p>
她有些吃驚地問:“不讀大學長大了能干什么?”
“可選擇的余地很多呀,不討厭有人對你指手畫腳就去飯店當服務員或者超市里干理貨員、收銀員。追求自由,當自己的老板,可以賣個煎餅、水果啥的。都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p>
孩子毫不猶豫地說:“我要讀書?!?/p>
我說這就對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人只有多讀書才充實、快樂!當然,不是說賣煎餅果子賣水果就不快樂。他們可能更快樂,因為欲望少,就少了許多煩惱。但是,生活質(zhì)量是有區(qū)別的,比如下雨陰天了,讀書人會很悠閑地端坐書房,捧一本書,泡一壺茶,風雅又悠閑,享受那種“閑坐喝茶靜看書”的意境。
而賣煎餅果子的就會煩躁,因為不能出攤他算計的是這一天又少賺了多少錢。對他們來說,壞天氣就是損失。
生活質(zhì)量決定著一個人的生命質(zhì)量,這就如同讀書與喝茶。一個沒讀過書的人不一定不幸福,生活不一定缺少精彩,勞作、賺錢、生兒育女,人生同樣堪稱完美。只是他的幸福點與讀書人不同,就如同喝白開水與茶水,水的功能是用來解渴的,但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礎后,追求就上了一個檔次,要喝茶,泡了茶的水就有了不同的味道和內(nèi)容,就有了風雅和情趣,雖然喝茶與喝水的功能區(qū)別不大,不一樣的是情調(diào),喝茶是悠閑的、高雅的,富有情趣的。
喝水必是渴了,喝茶必是閑了。
不讀書照樣活得精彩,就如同不喝茶也死不了人。一輩子沒喝過茶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當你讀多了書,就等于上了一個臺階,等達到一定高度就可以俯瞰眾生。
對于一個不讀書的人來說,賣煎餅果子賣水果是他的現(xiàn)實,獨坐幽簾撫琴讀書卻是遠在天上的奢望。只要現(xiàn)在努力,將來,你的人間煙火就是一切都隨意又淡然,做自己的主,花自己的錢,卻不愁沒錢花沒飯吃沒事兒做。
樹皮野菜能充饑,王公貴族偏要吃山珍海味,這是同樣的道理。
二
其實,我小時候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學習,父母從沒有嚴厲要求過,一切都是自由發(fā)展,肆意生長。
有了個入伍從軍的機會,父母的意見是自己決定,我選擇了遠行。到部隊后,我對衛(wèi)生學校一直持有偏見,因為畢業(yè)后只能干護士,就在我即將服役期滿那年,得到了軍藝招生的信息,并不被單位看好的我最終走進了那座萬眾矚目的藝術殿堂。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初的面試、筆試都源于之前知識的積累。
學生讀書,大人上班,雖然人在某個階段的分工不同,但也沒必要太刻板,書本不是孩子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習之余可以離開書本看看這個多彩的世界。十幾歲的孩子懶一點沒關系,因為她在爭分奪秒的閱讀課外書。
家里的某個角落還有灰塵,走來走去的腳下也有不知何時掉落的頭發(fā),垃圾筐里,果皮廢紙最好今晚就倒掉。
可是,我們正被書中的故事吸引,根本就不舍得放下。這些細節(jié)根本就顧不上。
所以我的經(jīng)驗就是,懶人好讀書,懶人也大度。
因為讀書,明白了更多道理。明白了腳下的三五根頭發(fā)完全可以視而不見,犄角旮旯的灰塵多待上一天無傷大雅,還有垃圾完全可以第二天出門時順手帶走。這些,都對生活沒有絲毫影響。
所以,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喜愛讀書的人是懶惰的。
又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