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毅敏
制造型企業(yè)庫存管理的優(yōu)化
文/王毅敏
中航沈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庫存管理是優(yōu)化物資的存儲,是企業(yè)在恰當的時間,以最低的成本滿足其客戶對特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需求的方法。在生產型企業(yè)里,最終產品中包含的原材料占生產總成本的比重很大,庫存采購物資的價值在企業(yè)總資產比重也相當大。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實施策略,希望對其他制造企業(yè)庫存控制優(yōu)化有參考和借鑒價值。
庫存管理;作用和弊端;控制方法
首先,庫存控制是采購管理的重點內容,通過物流活動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從而降低采購成本。通過改善物資采購方式和庫存控制方法,可以降低采購費用和保管費用,降低資金占用,有利于企業(yè)資金的周轉。其次,庫存管理是提高客戶服務水平的需要,企業(yè)不僅要有提供優(yōu)質產品的能力,而且還要有實現按時交付的能力。盡管加大庫存可以起到提高客戶服務率的水平,但是加大庫存不僅要占用大量資金,而且要占用較大的存儲空間,會帶來成本支出的上升,在過高成本上維持高水平服務也不會長久。第三,庫存管理是規(guī)避風險的需要,新產品不斷出現,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加快。一旦消費者的需求發(fā)生變化,過多的庫存就會成為陷入經營困境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多品種小批量的商品流通時代,更需要運用現代庫存管理技術科學地管理庫存。
我們按庫存的作用,將庫存大致分為周轉庫存、安全庫存、調節(jié)庫存和在途庫存四種基本類型。周轉庫存是生產企業(yè)或者流通企業(yè)為進行生產或流通周轉而進行的一些臨時的、不斷流轉的資源;安全庫存是指為了應付需求、生產周期或供應周期等可能發(fā)生的未知變化而設置的一定數量的庫存,在大多數企業(yè)里需求變動和采購提前期的變化是設定安全庫存的主要原因;調節(jié)庫存是用于調節(jié)需求或供應的不均衡、生產速度與供應速度的不均衡、各個生產階段的產出不均衡而設置的;在途庫存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處于運輸過程中的物品,在途庫存的大小取決于運輸時間以及該期間內的平均需求。
庫存控制將極大地影響庫存成本,那么適當的庫存在企業(yè)經營管理中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在不同情況下、不同企業(yè)間可能各有不同、各有側重。在制造類企業(yè)中,庫存起著三個方面的作用:
如果當一個企業(yè)實現采購、運輸和制造方面的規(guī)模經濟,就需要設立適當的庫存。例如在采購方面,批量采購可以獲得價格折扣,當采購的數量足夠大時,采購合同是根據年采購量來進行談判的,而不是根據每個訂單的采購數量確定的。另外,批量采購有時還可以減少因價格上漲帶來的損失。同時,通過持有一定量的庫存,增大訂貨批量,可以減少訂貨次數,從而減少訂貨費用。
如果市場需求增大,而又不能及時增加生產量以適應這個變化,就可以直接利用庫存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提高了客戶服務水平。許多企業(yè)原材料的供應以及產品的市場需求常常具有季節(jié)性,而對于季節(jié)性的供應或需求,企業(yè)有必要持有適當的庫存。與此相反的是,在一年中的不同時期,產品的需求相對比較穩(wěn)定,但是原材料只有在一年中的特定時期才能采購到。因而,有必要在原材料上市季節(jié)大量采購原材料,生產超出當前需求量的產成品,并將產品儲存到庫存中,以滿足其他季節(jié)的需求。
在制造類企業(yè)中,由于生產工藝更改造成定額加大或新增,或者客戶臨時增大訂單量,并且采購的提前期較長,不能滿足生產持續(xù)性,導致產品延期交付。制造企業(yè)可通過增加原材料庫存,防止由于采購的不確定性而可能造成的缺貨。不管持有原材料庫存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對庫存成本以及持有庫存成本節(jié)約或訂單無法按期交付的機會損失進行評估,以確定是否增加庫存量以及增加多少。
那么,高庫存會給企業(yè)帶來怎樣風險和問題?豐田汽車公司將庫存稱為“萬惡之源”,其原因是,高庫存掩蓋管理中的低效、浪費,導致企業(yè)沒有進行精細管理的需求,使得管理水平不能得到持續(xù)的提高。高庫存的不利影響主要包括:
(1)占用大量資金,增加企業(yè)運營成本
庫存中存放的物品越多,能夠滿足客戶需求的可能性越大,但與此同時,占用的資金也就越多,在一般情況下,庫存資金可能占流動資金的40%,甚至高達60%。庫存的存在,使得資金的占用大量增加。庫存不僅占用了資金,要把庫存管理好還需花費更多的倉儲成本,比如更大的倉庫、更多的人力等,增加企業(yè)整體運營成本。
(2)產生潛在的風險,難以適應市場變化
庫存放在倉庫里面,通常越來越貶值。比如組裝電腦會用到很多電子元器件,電子元器件平均每周貶值1%,如果庫存高周轉慢的話,就會增加它的成本,這就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風險。同時,庫存放的時間長了,可能市場變化了,不在需要這種東西了,那么庫存可能就成了廢品,風險就會進一步放大。
(3)給企業(yè)帶來其他管理問題
如果高庫存長期存在,使得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暴露,因而無法得到及時解決,這樣會帶來一些管理上的問題。例如:產品或零部件制造質量問題,員工缺乏訓練;供應商交付產品質量差、交貨不及時問題;計劃預測不準、計劃員職業(yè)化水平低等等。高庫存的更大負面作用在于其回避真正的改進機會,隨之喪失久遠成功的可能。
企業(yè)在庫存管理中保持適當庫存量,是為能及時響應客戶需求,維持客戶服務水平,避免缺貨和失去客戶的風險。因此原則上庫存量應該由企業(yè)的希望維持的客戶服務水平、客戶合同要求的交付期和采購訂單履約周期決定,而不能僅來源于生產能力和降低物流成本。庫存管理是通過制定合理的庫存政策和運用有效的庫存控制手段,使庫存維持合理的庫存水平和庫存結構。庫存結構主要依賴不同類型材料(例如:金屬、標準件、成品件等)的供應周期和供應柔性,庫存水平一般由采購和生產部門來確定。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降低庫存量,優(yōu)化庫存結構,提高庫存管理的水平。
庫存控制就是要加快物料庫存的周轉。庫存周轉通常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庫存天數,一個是庫存周轉次數。物料庫存周轉次數是指在一年之內,物料庫存循環(huán)使用的次數,其計算公式為:
物料庫存周轉次數=當月出庫金額/月末物料庫存余額 X 12
通過公式,我們可以知道加快周轉只有兩個方向:首先是開源,分子變大取決于生產的需求,但歸根結底取決于客戶的需要,這更多的是市場營銷的責任;其次是節(jié)流,分母變小意味著降低庫存,是供應鏈的責任。通過對各種物料庫存全面盤點,分析庫存結構,及時處理呆滯品,在日常運作中降低庫存,物料庫存周轉自然就加快了。
呆滯庫存控制措施要做好提前預防和發(fā)現呆滯。就制造企業(yè)而言,在采購、生產、交付等整個供應鏈環(huán)節(jié)上全面預防呆滯庫存的產生,需要全員參與、有效整合供應鏈、快速應變并及時處理采購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對于已產生的呆滯物料,可以遵循“誰產生誰負責處理”的原則。如果是外部原因導致的,其損失可以轉嫁,那么企業(yè)應該將呆滯存貨控制的重點放在內部管理上。
如何在采購工作中降低原材料庫存,其思路與方法主要有三點:第一,加強與供應商聯合管理庫存。當公司與供應商簽訂年度合同或者長期框架協議時,應該增加一項庫存條款,例如寄售、開價管理,甚至JIT的方式,盡可能促成更有利于公司的庫存方式。第二,注重供應商的關系發(fā)展,其重點策略是分類管理,減少供應商數目,開發(fā)有潛力的新供應商,扶持優(yōu)秀的供應商。第三,共享的信息平臺。將供應鏈中的需求信息與供應信息充分共享,從而實現“用信息代替庫存”,推動供應商參與庫存管理,最終保障采購周期的縮短。
總之,降低庫存成本,提高物料周轉率,減少庫存積壓和呆滯,是企業(yè)永恒的主題。提高庫存管理效率不單是采購物料部門所能解決的問題,還需要技術、生產、財務、項目等多部門共同協作完成,滿足或超越客戶需求,為企業(yè)爭取更多機會,進而提高企業(yè)總體競爭力。
[1]馮永華,豐田精益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2]李方峻,浦震寰,李兆東.采購管理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3]馬士華,林勇,陳志祥.供應鏈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4]周云,采購成本控制與供應商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王毅敏(1982.08—),女,籍貫:遼寧本溪,學歷:本科,畢業(yè)于東北財經大學,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