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建華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
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zhàn)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
語法教學是實踐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先將語法概念介紹給學生,再向其講解具體的結構特點,并舉例加以闡釋。當下認可度較高的語法教學方法主要有語境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等。
在信息技術發(fā)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如何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特別是需要講解操練的語法教學結合起來,成為了教育者思考的問題。在接觸翻轉課堂后發(fā)現,它對英語語法教學是一種新穎有趣的嘗試。
翻轉課堂運用于語法教學的改進方法
課例一:上海牛津英語版八年級下學期Unit5 Grammar
本課教學內容為兩個英語句型:It is +adj.+for sb. to do sth.和It is +adj.+of sb. to do sth.筆者選取了家校翻轉的形式開展教學。
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由于在網上沒有找到合適有趣的微課,筆者自己錄制了兩個微課,分別解決兩個句型的講授問題,并制作電子版練習題。然后,將微課和練習題放上平臺,布置作業(yè)。學生在家或在學校電腦室用自己的賬號、密碼登錄平臺,進入作業(yè)中心,觀看兩個微課視頻,并完成電子練習題。
學生完成練習后,平臺會自動生成測試結果。根據對結果的分析,筆者發(fā)現,學生已經理解了兩種句型要用for和of來搭配,而錯的選項幾乎全部體現在of 和 for的選擇上,這說明學生對兩種句型還有混淆。選錯的有2、5、7、8、9題,說明形容詞impolite, possible, good, hard, difficult, kind需要講解。錯的學生集中在A、B、C、D、E、F和G同學。5個填空題當中,犯錯誤的學生存在普遍性,集中于A、B、C和D,他們存在的問題是不能明辨of和for。其中第五題錯誤面大,說明wrong這個詞對學生造成普遍困難。
接下來,進入最重要的課堂提升環(huán)節(jié)。課堂時間主要以小組活動形式呈現,目的是解決在作業(yè)報告中出現的難點,同時讓學生多運用語言,多參與課堂。
活動1:開火車
目標:解決6個需要講解的難點形容詞。
電子白板上出現30個形容詞(包括6個難點形容詞,并用特殊符號標識出來),4人一組討論標有4人學號的單詞用哪個句型合適,并造句。4分鐘后請小組匯報成果,只匯報難點形容詞。這樣既鞏固了微課知識,又可以將平臺生成的難點融合進去,并巧妙地利用小組討論,由小組同學幫出錯的學生解決難點問題。
活動2:team chain
小組內,一位學生分別用It is +adj.+for sb. to do sth.或It is +adj.+of sb. to do sth.兩個句型描述組內一位學生的特點。該活動鍛煉學生的口頭輸出能力,好處是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新句型應用于生活實際,而且是最熟悉的同班同學,學生不愁沒話說,而且往往會產生許多笑點,活躍班上氣氛。
本次翻轉課堂實現了以下效果:一是利用平臺生成的學生練習數據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該數據客觀準確,一目了然,教師可以監(jiān)測到學生們完成練習卷的情況、每道題的正確率以及每道題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二是“以學定教”,分析平臺數據,產生難點,將難點融合進活動1中,并利用學號將難點分配給答錯該題的學生,巧妙地解決難點,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三是整個課堂不多講規(guī)則,而是多給點時間讓學生做活動、做輸出,學生參與度高,學習效果更好。缺點是:活動1的設計安排仍然過于刻板,在小組匯報時,互動方式單一,其他組沒有參與,效率較低。
微課的設計關乎學生學習的效果。微課要講述清楚的是教師自認為的重點和難點,做到知識點簡單而明確,較多分支的知識點可以用系列微課解決,切忌枯燥冗長的“做報告”。同時,使用多種手段使微課富有趣味性,如添加背景音樂、來自學生真實生活的圖片和例子、動態(tài)圖片、合理的版面設計與動態(tài)效果,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直接書寫,教師有節(jié)奏的聲音等。
課堂的一個目標是解決學生的難點。如果直接針對學生錯題進行講解,或讓學生小組討論錯題再講解,然后再做練習,這是偏理科的做法。在英語課堂,給予學生更多展示和表達的機會才是對的,在此基礎上,可以把評測出的難點融合進去。
關于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實踐很少,基于微課的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更是寥寥無幾。
1.微課是翻轉課堂的基礎
翻轉課堂是將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進行顛倒安排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在課外通過觀看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進行自學。而眾所周知,學生的課外時間并不多,除去吃飯、休息、娛樂的時間,剩下的學習時間最多三四個小時,而且要完成多門課程的學習任務。如果一門課程的教學視頻時間過長,勢必會給學生造成巨大壓力。因此短小精悍的微課是非常適合課外自學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
微課內容精煉,學生能夠輕松地抓住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微課時間較短,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不會疲勞,注意力分散的幾率較低;微課觀看方便,學生可以使用任何多媒體移動設備,如手機、電腦,隨時隨地觀看;微課內容豐富,包含文字、圖片甚至電影片段,學生可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新知識,減輕學習壓力。微課作為“翻轉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課前的知識傳遞效果,影響課堂內教學活動設計,從而影響最后的教學效果。
2.翻轉課堂為微課發(fā)展提供載體
目前,微課還處于建設階段,推廣的范圍和力度都還不夠,主要應用于不同教師或學校間的相互交流借鑒、觀摩和學習,對學生的啟迪和幫助不是很大,利用效率不夠理想。而翻轉課堂的推廣和應用必然會推動微課的快速發(fā)展。一些學校已經開始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發(fā)展趨勢十分樂觀。在此情況下,植根于翻轉課堂的微課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被教師和學生接受并使用。
微課的教學效果也可以通過翻轉課堂來驗證。實施翻轉課堂后,學生會將課后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通過對學生反饋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評價,教師將會發(fā)現在微課制作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及時修正,進而推動微課的不斷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