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劉宏民*
(鄭州大學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腦梗塞多見于老年人群中,多因腦組織局部供血不足致使腦組織的軟化、壞死[1]。藥物是當前臨床治療老年腦梗塞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我院采用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老年腦梗塞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老年腦梗塞患者82例;根據不同治療方法劃分組別,各41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46~79歲,平均(57.12±2.19)歲;施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觀察組中,男2 3例,女1 8例;年齡4 5~7 8歲,平均(57.21±1.82)歲;施予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對比兩組各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納入標準:所選研究82例老年腦梗塞患者均符合相關診斷的標準,并經顱腦CT證實;研究均與患者和家屬簽署“本院知情同意書”。
(2)剔除標準:本次所選病例均剔除合并嚴重意識障礙者,剔除有活動性出血患者,剔除肝腎等功能障礙者,剔除合并心衰者。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guī)降壓、降脂、降顱內壓等對癥支持;與此同時,給予對照組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將20 mg的依達拉奉注射液加入到濃度為5%的250 mL葡萄糖中靜滴,一日兩次,連續(xù)治療兩周。
觀察組則采用丹紅注射液與依達拉奉結合治療,依達拉奉用法與用量與對照組等同;20 mL的丹紅注射液則加入到250 mL的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一日一次;連續(xù)治療兩周。
(1)觀察指標:采用腦卒中量表(NIHSS)對兩組治療以后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估,NIHSS的評分越高,其神經功能的程度就越嚴重;用巴塞爾指數(BI)評估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其中,ADL的評分越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就越強。
(2)療效標準:①臨床治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91%及以上且病殘程度0級;②顯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46~90%,病殘程度1~3級;③有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45%;④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總有效=臨床治愈+顯效+有效[2]。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23.0版統(tǒng)計軟件行雙側檢驗,且P<0.05將被認為所檢驗的差別有統(tǒng)計意義。其中,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s)描述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構成比)進行統(tǒng)計描述。
治療以前,兩組的NIHSS、ADL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以后,兩組NIHSS評分較治療前有所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DL評分較治療前有所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NIHSS、ADL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NIHSS、ADL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NIHSS、ADL評分(±s,分)
組別 NIHSS AD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0.23±2.18 10.18±3.22 34.59±2.18 65.57±2.18對照組 20.17±1.83 15.48±2.16 34.95±1.23 57.39±2.36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后的療效(n,%)
腦梗塞的病情進展較快、對其的治療若不及時,極易導致患者的致殘、致死。依達拉奉作為臨床新興的氧自由基清除劑,其能夠有效抑制脂質過氧化的反應,保護缺血再灌注;此外,該藥還能夠有效減少缺血半暗帶的面積,進而改善神經功能[3]。丹紅注射液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中的紅花能夠起到通經的功效;而丹參能夠起到活血化瘀功效;且現代藥理研究也顯示了,丹紅注射液中所含有的丹參酮,可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進而起到抗凝、降低腦含水量的功效;紅花素則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進而改善機體微循環(huán)[4]。本次研究中,采用依達拉奉結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后的NIHSS、ADL評分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王曉華等[5]研究中的結果,證實,依達拉奉、丹紅注射液的結合運用,能夠有效發(fā)揮兩種藥物的協(xié)同功效,進一步提升治療的療效,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腦梗塞患者依達拉奉結合丹紅注射液治療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