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秋
美國的選舉政治就像輪盤賭,離不開大大小小“金主”的投注。盡管法律限制了資助候選人的額度,但他們大可以巧立名目,為中意的候選人鳴鑼開道。
這種風氣近年來越刮越猛。曾向希拉里等兩大黨參議員捐款的特朗普,最終走上前臺,入主白宮,是此風越俎代庖式的變種。而名列美國富豪榜前十的布隆伯格,近日傳出有意代表民主黨競選下屆總統(tǒng),也不是跟風炒作那么簡單。白宮與“金主”之間,那層已被捅破的窗戶紙,眼看要被整個撕下來了。
舊的游戲規(guī)則已被打破,新的游戲規(guī)則尚未完善。隨著特朗普可能被彈劾的危機發(fā)酵,“金主”與白宮之間相愛相殺的戲碼,讓人不由得感嘆現(xiàn)實比美劇更精彩。
全球最大財經(jīng)資訊社彭博社的創(chuàng)辦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和美國最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零售公司亞馬遜的老板杰夫·貝佐斯,都是世界富豪榜上前十名的常客。他倆現(xiàn)在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美國實業(yè)界的代表——特朗普總統(tǒng)。
布隆伯格曾在上屆大選中為希拉里背書,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將特朗普比作“危險的煽動家”,稱“特朗普擁有最多的東西就是他的虛偽”,“特朗普的商業(yè)計劃是一場正在醞釀的災難”。
布隆伯格的12年市長任期頗受好評,因為“解決下水道問題是不分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但他在2013年底卸任之前,曾資助拍攝了一些攻擊持槍權的廣告,將自己卷入了全國性的爭議中。
在2014年民主黨丟掉國會參議院后,布隆伯格覺得兩大黨形勢都不妙,一度尋求在2016年以無黨派身份參選總統(tǒng),但民調不佳的他最終還是放棄參選,并在媒體營造的希拉里必勝的氣氛中“當局者迷”,全面倒向了民主黨。
2020年總統(tǒng)大選,布隆伯格能笑到最后嗎?
很難。作為一位前市長,他的行政資歷雖充分,但級別不夠高;作為超級富豪,他與民主黨在全國的基本盤并不心心相??;作為超高齡、矮身材、說話有點娘的猶太人,布隆伯格在美國選舉市場上并非績優(yōu)股。
所以,布隆伯格資助民主黨人競選議員,放風要阻止特朗普連任,都只是做了一名“金主”該干的事。這些公開的叫陣,只是對特朗普實質威脅不大的“明槍”。至于特朗普所懼怕的“暗箭”,則要談到上屆大選后“變臉”的貝佐斯。
名列美國富豪榜前十的布隆伯格,近日傳出有意代表民主黨競選下屆總統(tǒng)。
5年前,貝佐斯以個人名義收購《華盛頓郵報》。上屆大選季的初期,該報常有文章炮轟特朗普,比如稱“他會一步步腐蝕美國民主,敗壞美國經(jīng)濟”。特朗普一度發(fā)飆道:“如果我當上總統(tǒng),亞馬遜就有麻煩了?!碑敃r的貝佐斯毫不畏懼,發(fā)推特回懟稱,已在自家公司的宇宙飛船中給特朗普留了一個座位,準備隨時送特朗普離開地球!
亞馬遜老板杰夫·貝佐斯以個人名義收購了《華盛頓郵報》,而上屆大選季的初期,該報常有文章炮轟特朗普。
而在特朗普當選之后,貝佐斯立馬換了一副面孔,在推特上寫道:“我真心祝賀他,希望他在服務國家的過程中取得巨大成功?!碧乩势赵诩~約自家大廈里召集總身家達3萬億美元的十多位CEO開會時,貝佐斯和蘋果CEO庫克都出席了,而且態(tài)度畢恭畢敬。事后貝佐斯夸贊,這次會議卓有成效。
作為繼蘋果之后全球第二家市值過萬億美元的公司的老板,貝佐斯為何不愿站出來公開對抗特朗普?因為他知道,特朗普找到了亞馬遜公司的三大軟肋,一是作為電商巨頭涉嫌嚴重的偷稅漏稅,二是在線上零售和云計算領域涉嫌嚴重的壟斷,三是間接導致沃爾瑪、梅西等傳統(tǒng)零售巨頭大裁員,涉嫌影響就業(yè)。
然而,新晉世界首富不需要親自動手,就有人替他辦事。以“出版自由”護體、曾扳倒尼克松的《華盛頓郵報》就是一件稱手的武器。特朗普剛上臺時,《華盛頓郵報》就推出新口號“民主死在黑暗里”。這是該報副主編伍德沃德最喜歡的語句之一,而貝佐斯也曾表示對這句話的認可。
所以不奇怪,伍德沃德剛剛出版的《恐懼:特朗普在白宮》一書,極盡對現(xiàn)任總統(tǒng)挖苦之能事。如果這本書不算貝佐斯射向白宮的“暗箭”,那還有什么事能讓特朗普煩心不已,卻可以讓世界首富躺在安全區(qū)域竊笑呢?
離中期選舉僅剩兩個月時,不甘落后的《紐約時報》(其最大控股人是墨西哥電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盧)刊發(fā)了一篇控訴特朗普的匿名評論文章,作者聲稱包括自己在內的政府高級官員,在暗中抵抗總統(tǒng)的昏聵決策?!都~約時報》的當事編輯還稱,該報知道這名作者在政府中的真實身份。
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匿名文章的遣詞造句,頗似副總統(tǒng)彭斯的文風。這份看似“未來政變宣言”的短論,讓向來以“忠誠信實的伙伴”形象示人的副總統(tǒng)麥克·彭斯如坐針氈。共和黨大佬紛紛出言袒護總統(tǒng),稱作者應在做出指控前先辭職。所以,就算是彭斯陣營放出的試探氣球,結果也白瞎了。彭斯會這么傻嗎?
媒體評論認為,這是“共和黨最大金主之一”向特朗普政府發(fā)出的嚴重警告。之后不久,網(wǎng)絡上就出現(xiàn)了一則批評特朗普政府的廣告,并致函總統(tǒng),敦促他重新考慮貿(mào)易政策。這與《紐約時報》匿名評論中所提的“特朗普總統(tǒng)的沖動一般都是反貿(mào)易和反民主的”異曲同工。
在“金主”會議上,查爾斯·科赫表示,他已經(jīng)厭倦了繼續(xù)支持共和黨(其弟大衛(wèi)·科赫早年曾代表自由黨參選副總統(tǒng)),如果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獲勝,他可能會和持自由市場理念的民主黨人合作?!耙院笪覀儗⒆兊酶訃栏瘢允惯@些候選人能對他們做出的承諾負責?!?/p>
左為弟大衛(wèi)·科赫,右為兄查爾斯·科赫??坪招值苁敲绹翱剖瞎I(yè)”的老板,在《福布斯》排行榜上,這家總部位于堪薩斯州的企業(yè)是美國第二大私人公司,業(yè)務包括石油、能源、化工、木材等。
不過,兩年前特朗普就在推特上說過,科赫兄弟無法影響自己;這次查爾斯·科赫警告白宮后,特朗普又稱科赫兄弟為共和黨圈子里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由此不難推測,匿名評論者之所以刻意模仿彭斯的遣詞造句,很可能是代“金主”提醒他不要再緊跟特朗普,而要準備適時反戈一擊。
彭斯事后的表現(xiàn),也顯示他似乎知道點內情,但不敢于此刻攤牌,所以反復辯解不是自己所寫,甚至表示可以接受測謊。目前看來,匿名者“栽贓”的做法,雖在白宮撒下猜忌的種子,比如特朗普就懷疑“內鬼”出在國家安全團隊,下令司法部部長調查,但對于改變政策來說,實際效果有限。
對于白宮內部這種所謂“制衡”,民主黨陣營也不買賬。奧巴馬就稱,“秘密地不遵守總統(tǒng)命令的人”不是在踐行美國民主,“這些人不是選上的,無法問責他們”。
匿名信事件后彭斯的表現(xiàn),顯示他似乎“知道點內情”,但不敢于此刻攤牌,所以反復辯解不是自己所寫,甚至表示可以接受測謊。
一年多來,跟美國總統(tǒng)玩“捉迷藏”的人有很多,特朗普甚至要借裝修白宮之名去清理竊聽器,而且他不斷地炒掉一些人,也是在測試誰是“深喉”。像之前被懷疑的班農(nóng),的確跟《火與怒》《恐懼》的作者都有交流,但他被趕走后,白宮仍泄密不斷,所以特朗普跟班農(nóng)的關系又緩和了。
相比石化行業(yè)起家的科赫兄弟當初對特朗普的不屑,對沖基金業(yè)發(fā)跡的羅伯特·默瑟及其女兒麗貝卡,很早就識中了特朗普。計算機高手默瑟作為“文藝復興科技”公司的CEO,通過一系列自掏腰包的民調采集,察覺出共和黨選民中當時還不為人知的巨大焦慮,進而明確了只有反建制派才能在共和黨內出線,最終才圈定了特朗普。
羅伯特·默瑟,現(xiàn)年72歲,是美國最成功的對沖基金公司之一——文藝復興基金公司的CEO之一。特朗普提名班農(nóng)任首席策略師兼高級顧問,也是羅伯特·默瑟家族推薦的。
雖然擁立特朗普成功,默瑟家族仍秉持“默默地嘚瑟”原則,就像貝佐斯那樣暗中操盤,而不是拋頭露面。倒是班農(nóng)自恃輔選有功,屢屢言語沖撞特朗普長女及白宮幕僚長,終被特朗普罷官。
下野的班農(nóng),做起“幕后總統(tǒng)”白日夢,推薦一些極端分子競選國會議員,首戰(zhàn)阿拉巴馬州即告失利。隨后沃爾夫的《火與怒:特朗普白宮內幕》一書,又曝出班農(nóng)各種大放厥詞,徹底惹火特朗普。
在特朗普盛怒之下,默瑟家族迅速清理門戶,讓旗下的喉舌“布賴特巴特新聞網(wǎng)”辭退班農(nóng),以示與總統(tǒng)同一戰(zhàn)線。
轉眼間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將至,親民主黨的“哼哈二將”中,媒體大亨布隆伯格擬出8000萬美元支持民主黨,而電商巨頭貝佐斯已出1000萬美元助選(盡管黨派傾向不明顯)。
他們大概是在賭民主黨控制眾院后,將發(fā)起對總統(tǒng)的彈劾,令特朗普不“癱”也“跛”,從而洗刷自己上屆大選“賭輸”之恥。但也有民主黨人認為,其實讓丑聞纏身的特朗普干下去,比讓有政治手腕的彭斯取而代之,更有利于民主黨在2020年贏下白宮。
至于“比布隆伯格有錢,比貝佐斯膽大”的科赫兄弟,計劃就這次中期選舉投入4億美元巨資,以栽培政治新人,維系家族在美國政界的影響力。要知道,傳統(tǒng)基金會、卡托研究所和“繁榮美國”等組織,都是科赫家族及其盟友的御用機構。
雖說“不差錢”的特朗普鄙夷科赫兄弟,但是共和黨需要他們的錢來保眾院多數(shù)。而科氏工業(yè)集團作為污染大戶,最后也離不開共和黨的法外開恩。事實上,大筆減稅、放松市場監(jiān)管、推翻奧巴馬醫(yī)保等共和黨政綱,都甚合科赫兄弟的心意。去年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xié)定》,也契合這家化石燃料巨頭的利益。
因此,現(xiàn)在就斷言“金主”反噬白宮還為時尚早。這場略顯高調、又有些撲朔迷離的政斗,在共和黨這邊并非水火不容。而“金主”們與白宮相互扶持的故事,我們還聽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