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香河縣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河北 廊坊 065400)
冠心病是臨床上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臟疾病。該病的致病原因較為復雜。相關(guān)研究的結(jié)果顯示,冠心病的發(fā)生與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疾病有關(guān)。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罹患血脂異常的幾率較高?;诖耍R床上應(yīng)積極地調(diào)節(jié)冠心病患者血脂的水平,從而可有效地緩解其冠心病的病情。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藥物主要是他汀類藥物、鈣拮抗劑、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療法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聯(lián)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冠心病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間香河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21例,男性24例;其年齡為42~76歲,平均年齡為(60.2±6.4)歲。在試驗組患者中,有女性19例,男性26例;其年齡為43~76歲,平均年齡為(60.0±6.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進行治療。硝苯地平緩釋片的用法是:口服,2次/d,10 mg/次。為試驗組患者聯(lián)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和硝苯地平緩釋片進行治療。阿托伐他汀鈣片的用法是:口服,1次/d,5 mg/次。硝苯地平緩釋片的用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對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
1)在治療前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的水平。2)本次研究對象的療效判定標準是:(1)顯效:治療后,患者胸悶、胸痛等癥狀基本消失。(2)有效:治療后,患者胸悶、胸痛等癥狀均有所改善。(3)無效:治療后,患者胸悶、胸痛等癥狀均未改善或在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1]。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兩組患者血清TG及TC的水平屬于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屬于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TG及TC的水平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其血清TG及TC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其各項血脂指標的比較(mmol/L,±s)
表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其各項血脂指標的比較(mmol/L,±s)
組別 例數(shù) 血清TG 血清T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5 2.3±0.8 1.4±0.5 7.0±0.5 5.1±0.3對照組 45 2.3±0.7 1.9±0.6 7.0±0.4 5.9±0.4 t值 0.0000 4.2944 0.0000 10.7331 P值 1.0000 0.0000 1.0000 0.0000
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的發(fā)生與患者機體出現(xiàn)脂代謝紊亂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異常有關(guān)。當患者的機體長期處于血脂異常的狀態(tài),尤其是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過高時,可使其動脈血管的管壁上發(fā)生脂質(zhì)沉積,使其冠狀動脈出現(xiàn)粥樣硬化性病變,并可使其血管壁的彈性降低,使其動脈血管的管腔變窄甚至發(fā)生堵塞,造成其心臟的血液供應(yīng)不足,進而可引發(fā)心肌梗死或心絞痛[2]。因此,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冠心病的方法十分必要。藥物療法是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方法。硝苯地平緩釋片是一種鈣拮抗劑。該藥可增加心肌的供氧量,減少心肌的耗氧量,抑制心肌的收縮,多被用于治療勞力型心絞痛。阿托伐他汀鈣片是一種新型的人工合成的他汀類藥物。該藥可抑制冠心病患者體內(nèi)羥基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的活性,提高其肝細胞中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含量,減少其血液中TG、TC的含量,且安全性較高[3]。研究發(fā)現(xiàn),將阿托伐他汀鈣片與硝苯地平緩釋片聯(lián)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可使這兩種藥的藥效互補,有效地降低該病患者血脂的水平[4]。
綜上所述,聯(lián)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和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冠心病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