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娟
(煙臺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煙臺264005)
公示語是指“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tài)、生業(yè)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保▍魏桶l(fā),2005)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和對外交流的日益增強,到我國觀光旅游的外國游客人數激增,旅游業(yè)發(fā)展迅猛,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承載了跨文化交流的重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對促進旅游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和中國文化的對外宣傳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英文翻譯并不令人滿意,存在許多方面的問題。錯誤的公示語譯文不僅難以發(fā)揮其應有的交際功能,使外國游客產生誤解,還阻礙了旅游經濟的發(fā)展和中國文化的傳播。
旅游景區(qū)公示語是指在公共旅游區(qū)域普遍使用的公示語,例如在旅游景點(名勝古跡、公園)以及各種相應的服務場所(餐廳、酒店、機場)等。旅游景區(qū)公示語具有強有效的公眾服務及引導作用。旅游景區(qū)公示語通常向游客傳遞導向、警示、服務等重要信息。在表達形式上,旅游公示語要求準確、明了、有號召力。(呂和發(fā),2005)公示語通常使用名詞(組)、動詞(組)、動名詞,避免使用生僻詞語、俚語或深奧的術語等。一般實詞的首字母要求使用大寫字母,有時所有單詞的字母都需要用大寫的形式,不加句號。通常使用一般現在時態(tài),采用簡單句、省略句、祈使句等形式。
旅游公示語主要有提示性功能、指示性功能、警示性功能、限制性功能和信息功能等。
提示性旅游景區(qū)公示語主要提醒游客需要注意的事項,從而對游客的行為產生影響。這類公示語不具有強制性。提示性公示語使用簡練的語言,體現人文關懷。
指示性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為游客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務,沒有任何限制和強制的意義。游客通過公示語的指示,能夠明確自己的具體方位、行為方式和目的等。這類公示語多使用名詞或名詞短語。
警示性旅游景區(qū)公示語能夠引起游客對周圍環(huán)境的關注,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會發(fā)生的危險情況。這類公示語簡潔有力,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多使用“No”“Forbidden”等否定意義的詞匯。警示性公示語語言直白,句型簡單,常常使用祈使句。
限制性旅游景區(qū)公示語對游客的行為起到限制或約束的作用。語言表達直白而且具有強制性,但并不會因此使游客感到強硬、無理。
信息性公示語是對景點、人物或歷史事件等的簡介,具有說明和宣傳的作用,是可以獨立成篇的牌示說明或文字材料。信息性公示語的主要功能是向游客提供相關的信息。這類公示語根據內容的不同,譯文可長可短。
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錯誤形式多樣,通過調查發(fā)現,公示語翻譯的錯誤主要表現在不規(guī)范的死譯硬譯、語氣生硬、文化習慣差異處理不當等方面。產生這類錯誤的主要原因在于翻譯人員忽略了英語和漢語在文化上的差異,將漢語思維、語法和審美要求等生硬地加在英文譯文上,按照漢語的字面意思和漢語語句結構進行翻譯。
公示語翻譯失誤在語言層面上主要表現為拼寫錯誤、語法錯誤、詞性使用錯誤、用詞不當等。拼寫錯誤和語法錯誤是公示語翻譯錯誤中的常見現象。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經常出現單詞拼寫錯誤、單復數形式錯誤、標點符號使用錯誤及其他形式的語法錯誤。例如:嶗山風景區(qū)的公示語“護林防火,人人有責”的譯文是:“Everyone has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protecting forest and preventing fire”。按照主謂一致的要求,該譯文中的“responsibilities”應該和前面的主語保持一致,不應該使用復數形式。另外,單詞“forest”前應添加定冠詞“the”。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英國著名的語言學家D.A.Wilkins曾指出:“如果沒有語法就很難表達思想,那么,沒有詞匯就什么也不能表達?!惫菊Z翻譯常出現選詞不當、貌合神離的問題。例如,公示語“老年人專用”常被翻譯為“For the aged”“aged”表示年邁的、衰老的,隱含老弱病殘的意思,帶有貶義,老年游客看到這一公示語會產生抗拒的心理。“senior”的含義是年長的、資歷較深的,改譯為“For the Senior”更恰當。
語用失誤不是交際過程中語言本身存在的語法錯誤,而是說話的方式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或者說得不合時宜。通常情況下,語法錯誤比較容易得到目的語使用者的諒解,最多認為說話人英語水平不高。但是,如果語言使用不當,說話的人往往會被認為粗暴無禮或有意冒犯對方。語用失誤不僅導致交際的失敗,而且還會產生誤解,傷害交際雙方的感情。例如:公示語“游客止步”,如果被翻譯成“Tourists,Stop!”則顯得語氣過于直接、強硬,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如果譯文改成“Staffonly”,既可以起到公示效果,又不會引起外國游客的誤解。再如,公示語“小心臺階,注意安全”被譯為“Careful Step Note Security”,譯文只是根據漢語的字面意思進行翻譯,沒有考慮英語的語義、語用,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是典型的硬譯、死譯,應改為“Watch Your Step,Take Care”。
美國翻譯理論家奈達提出:“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狈g錯誤不僅僅是用詞不當或翻譯不夠準確,更主要的原因是對中西方兩種文化差異的認識不夠深入。例如,很多景區(qū)洗手間的標識牌都是W.C.,這樣的公示語在英語國家很少使用,類似中文的“茅房”或“廁所”的意思,比較粗俗。英語國家多使用“Restroom”或者“Toilet”表示洗手間。
翻譯不僅僅是兩種語言的轉換,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差異很大,交流中難免會出現誤解和沖突。中英兩種不同的語言代表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各自都有其獨特的語法、詞匯和文化內涵。為了保證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在公示語翻譯時要注重英漢文化的差異,將讀者的文化習慣放在首位,充分考慮英語讀者的語言表達習慣和思維方式,達到信息傳遞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交流。
公示語翻譯要遵循規(guī)范化原則,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公示語翻譯工作的管理,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和標準。目前發(fā)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規(guī)定了交通、旅游、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yī)療、郵政、餐飲、住宿、商業(yè)、金融等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并為這些領域常用的公共服務信息提供了3 500多個規(guī)范譯文。相關部門應制定具體的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策略和原則。翻譯人員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語言能力和翻譯技巧,增強文化意識和責任心,這樣才能使旅游景區(qū)公示語翻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使公示語真正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簡明策略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文字準確表達相應的信息,使譯文簡短易懂、音美悅耳。譯者對公示語的文體特點要有深刻的認識。無論是漢語公示語還是英語公示語,都具有言簡意賅、措辭精確的特點。通常,公示語在英語里都有現成的對應表達。因此,翻譯時完全可以借用英語中已有的公示語,這樣既省力又符合英語讀者的語言習慣。例如,在有些旅游景區(qū)售票處常常可以看到公示語“景區(qū)聯(lián)票”被翻譯為“Ticket price for several spots together”,該譯文冗長而不地道。實際上,英語里就有相對應的公示語表達方式。比如紐約市景點聯(lián)票的公示語是“NewYork CityPass”,參照英語里這種表達方式,上面的公示語可以翻譯為“Scenic Spot Pass”。這樣更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外國游客看到這樣的公示語也會感到非常親切。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來源于某一特定的文化背景,反映著特有的文化內容。人們生活在不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他們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文化蘊意的差異也會體現在景區(qū)公示語中。如果不能透徹理解文字里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就會造成語用失誤,阻礙交流的順暢進行。
英語公示語通常使用委婉的表達方式,而相對應的漢語公示語用詞常具有很強的權威性,特別是禁止類的公示語。例如“嚴禁喧嘩”“嚴禁拍照”“禁止吸煙”等公示語對于中國人來說,并沒有冒犯的含義,是完全可以接受。然而,外國游客通常會認為這種使用命令方式表達的公示語是不禮貌的,使人難以接受的,有時這種表達還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因此“Do not”很少被用于公共場所。譯者應該選擇更加禮貌的,符合英語國家文化的表達方式。
翻譯絕不僅僅是文字符號的簡單轉換,涉及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文字積淀的文化價值、文本所置身的文化土壤、文本轉換所涉及的出發(fā)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之間的關系等。(許鈞,2001)旅游景區(qū)是中國文化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代表著中國的國際形象。景區(qū)公示語的翻譯是跨文化信息傳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翻譯公示語時,譯者不僅要掌握公示語的語言特點、功能意義,還要把漢英兩種語言的文化差異以及譯文讀者的文化習慣放在首位,這樣才能得出準確的譯文,滿足游客的需求,激發(fā)游客的旅游熱情,促進旅游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