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正華
北京馬拉松賽結(jié)束后,一位朋友感嘆:馬拉松不用跟誰比,需要戰(zhàn)勝的只有自己,跑步其實是一種自律。聽完頗受觸動:人生何嘗不是一種自律!
曾國藩早年入翰林之時,立下“學作圣人”的弘誓大愿,但也常常陷于不能自律的糾結(jié)。譬如,“見人圍棋,躍躍欲試”“有俗事來擾,心亦隨之而馳”“無事出門,如此大風,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
曾國藩的率真,在于毫無避諱。說戒色,“注視數(shù)次,大無禮”;說輕利,“座間,聞人得別敬,心為之動;昨夜夢人得利,甚覺艷羨”。
名也好,利也好,這是世人皆有之“常心”,曾國藩卻痛責為“卑鄙”“下流”,并下定決心“日日自苦”。無怪乎毛澤東言:“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p>
其實,人生的自律并不是那么“高大上”“光偉正”,而是滲透于“吃喝拉撒”。拿自己家人打個比方:患病的父親,少打牌、少抽煙,就是一種自律;妻子每天下班給孩子做了豐盛晚餐,但忍住少動筷子,就是一種自律;閨女每天放學,先把作業(yè)做完再去玩,就是一種自律……
很多時候,自律是“被迫”的,就像沒傘的孩子,下雨了只能跑快一些。初到首都之時,我面臨諸多困難。而今,我最可得意之處,就是堅持了每天五點起床讀書寫作,有時眼屎都未及擦干。
有他律時而后自律,雖有那么一點不情愿,但相對要輕松得多。當沒人逼你勤奮時,則更需要自律了。剛剛落馬的財政部原副部長張少春、貴州省原副省長王曉光就是典型例子。兩人政治上變質(zhì)、經(jīng)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就在于對公權(quán)沒有敬畏之心,“自律”二字早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想撿回來已追悔莫及。
律己方能及人,對自己要求嚴,才能對子女嚴、對親友嚴、對部屬嚴。有的腐敗分子,“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身邊人跟著飛揚跋扈、為所欲為。殊不知“一人失足,雞犬不寧”,日后東窗事發(fā),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慘結(jié)局。
馬拉松是一種自律,自律也是一次馬拉松,人生之路上與自己的斗爭須臾不可放松。人生的許多事情,想一想就可能算了,忍一忍就可能成了,檢驗的是堅持到底、斗爭到底的韌性。一個人能成多大事,往往取決于他有多自律。
管子云:“斗斛滿則人概之,人滿則天概之?!币饧炊孵鷿M了,人要把它刮平;人自滿了,天要把他刮平。自律是一種誓不罷休的要強,也是一種見好就收的看淡。正如曾國藩追求的不是“人概”“天概”,而是“自概”:“吾家方豐盈之際,不待天之來概、人之來概,吾與諸弟當設法先自概之?!睙o此如入化境之自律,何以成就“三不朽”之完人?
40歲以前是修養(yǎng),40歲以后是修為。人生若有分明的四季,一個年齡階段有一個年齡階段的自律。故而,能做的減法則做,能不做的加法少做。
自律者天助之。自律的人生,雖有清貧清苦之缺憾,然則少了“人概”“天概”之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