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忠權
41歲的梁祥根是始興縣城南鎮(zhèn)東一村村民,也是我所駐村最困難的貧困戶。他自小就有智力障礙,生活勉強自理。就是這個樣,他還是家里的頂梁柱,上面還有一個更殘障的哥哥和70多歲的老父母。四口人住在八十年代的舊磚房里,家徒四壁,靠著政府的低保勉強度日。
他雖身體智障,卻有著堅強的意志。近年來,一直專心養(yǎng)雞的他,成了村里有名的養(yǎng)雞能手。他的雞喂飼料少,采取放養(yǎng)的方式養(yǎng)殖,類似于走地雞,肉實皮滑,物美價廉,深受村里人歡迎。當我們第一次到訪他家,問他想干什么時,他脫口而出:“養(yǎng)雞。”我說:“好,我們來幫你!”
深入了解后,我們犯了愁。我們想幫他維修雞舍,他不需要。因為他沒有固定的雞舍,每次都是換不同的地方養(yǎng),據(jù)說這樣可預防病菌;我們想幫助他申請小額貸款,用于購買雞苗或者飼料,他天真地問要不要還?不還就要,如果要還,他寧可用修房子的錢先墊上;我們想給他擴大規(guī)模,增加收益,他更是搖頭,因為他現(xiàn)在每年養(yǎng)的三茬雞(約1500只)根本賣不完。
原因就在這里!他是智障人員,社會圈子很小,更不會微信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工具,他的雞只能在本村內銷售,銷量有限。往往成熟季節(jié)過后,雞還沒賣完,剩下的接著養(yǎng),越養(yǎng)越虧!了解到具體情況后,我們決定:幫他賣雞!
要賣雞,先宣傳。于是我們“三顧茅廬”,造訪雞場,拍好生動誘人照片,加工制作一番,在中秋佳節(jié)來臨之際,廣發(fā)朋友圈。果然效果不錯,關注和詢問的人不斷,訂單蜂擁,可梁祥根的電話根本打不通,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好趕緊騎車趕到他家。他竟然在睡覺!
我無奈地搖搖頭,一把拉住他的手往雞場趕,路上還叮囑他縣城中學有老師要20只雞,趕在下午五點半送到學校門口。我不放心,下午提早到學校門口,打算一起幫忙叫賣,結果苦等了半個小時才看到他。我反復向老師們道歉,心里有點憋屈,但看到蹬著三輪車過來、咧著嘴笑的梁祥根,氣就全部消了。
第二天縣城中學還有訂單,有了昨天的經(jīng)驗,這回我告訴他,五點鐘就要把雞送到學校門口,結果他還是遲到了半小時。但正好趕上了老師下班時間,這次還算“準時了”!跟他講守時的大道理沒用,特意把交貨時間提前了半小時,這招對他還真管用!
第三天,訂單越來越多,我怕他弄亂,專門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陪他到縣城現(xiàn)場擺賣。圈里的朋友都很給力,一下子又賣出了幾十只……以后幾天他就開始在學校和縣城兩個固定地點擺賣。買賣越來越順,這一茬的500多只雞已經(jīng)所剩不多……
村里舉行縣鄉(xiāng)(鎮(zhèn))人大代表換屆選舉,當鎮(zhèn)村工作人員拿著票箱來到他家門口時,他正騎著三輪車準備去雞場。小組長拉住他讓他投票,他看到我也在場,就歪著個脖子、咧開嘴巴沖我一笑,然后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我要選他!”我心里一震,此時此刻,我?guī)退u雞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變成了一鍋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