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摘要: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之一,是古代抒情的最典型的形式之一。本文以許淵沖教授的英譯杜甫詩為例,從宏觀、微觀和句子安排三個角度對許淵沖教授對杜甫詩歌英譯的傳情藝術(shù)進(jìn)行分析,指出其形美、音美、意美之所在,以展現(xiàn)譯文的傳情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杜甫詩;英譯;傳情
唐詩作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明珠,不僅對后人學(xué)習(xí)詩歌有幫助,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文學(xué)是抒情的,詩歌尤其如此。即所謂的“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
杜甫作為中國詩歌史上杰出的詩人,詩風(fēng)老成穩(wěn)健,沉郁頓挫、風(fēng)調(diào)情深、如泣如訴,尤以詩言情。許淵沖:“詩不但表現(xiàn)個人才氣,還能顯示民族文化,而譯詩也會表現(xiàn)文化精神?!币虼颂圃姷姆g也是我們傳播中西文化,講述中國故事,構(gòu)建話語體系的重要手段。
許淵沖在翻譯領(lǐng)域造詣很深,經(jīng)過長期的翻譯實踐提出了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理論,將魯迅在《漢文學(xué)史綱要》中提出的“……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睉?yīng)用到翻譯上,即譯詩的“三美”論。進(jìn)而提出了“三化”“三之”的翻譯方法和翻譯目的。在他翻譯的詩歌中處處可見他翻譯理論的運用,并且他對古詩有很深刻的理解,博采眾長,努力達(dá)到忠實原詩來體現(xiàn)詩歌的傳情藝術(shù)。
本文以杜甫詩為例,分析許譯杜詩是如何在詞語、音韻等方面表現(xiàn)詩歌傳情藝術(shù)。
一、許淵沖詞語移情譯杜詩
《望岳》作為杜甫早年的作品,該詩充滿著青年的激情,因此想要精準(zhǔn)的“傳情”對于不同的譯者由于翻譯方法,翻譯目的,欣賞角度以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傳情”給讀者的時候也會有所不同。原詩中使用大量古語或中國元素的詞語,在翻譯時許老著重對詞語進(jìn)行了處理,達(dá)到了傳情的效果。筆者將從許老不同時期翻譯的《望岳》為例分析:
題目如果只是譯成Mountain Gazing并不明確,讀者無法理解是哪座山,因此Gazing on Mount Tai不僅點明地點還清楚交代詩人在泰山之上,有情而發(fā)。首聯(lián)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What do you think of Daizong?An infinite blue astride Qi and Lu.(許譯一) O peak of peaks,how high it stands!One boundless green oerspreads two States.(許譯二)描寫詩人初望山頂之時對泰山的驚嘆仰慕,“岱宗”和“齊魯”在翻譯時很難達(dá)意,如果直譯成“Daizong”“Qi and Lu”讀者可能不知所云,“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岳之首故為“岱宗”,“夫”在古文中通常是句首語氣助詞并無含義,在翻譯的時候譯者領(lǐng)悟了詩人的情感,首句采用歸化的方法將泰山譯成“peak of peaks”和“oerspreads two States”讓讀者更好理解,且標(biāo)點符號的改變(問號變成嘆號)也更貼近原詩表現(xiàn)詩人高踞山頂,橫跨齊魯大地的壯闊和激動的心境。“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Nature rallies godly beauties here,And yingyang cuts into eve and morn.(許譯一),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Oer light and shade it dominates.(許譯二)“陰陽”原意是“山南陰山北陽”的奇觀,但翻譯時如果直譯“yinyang”則讓人無法理解,甚至可能會理解成“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 in nature”中國古代道家哲學(xué)。許老用等化法譯“Oer light and shade”短短四字不僅“譯意”而且“譯味”?!笆幮厣?,決眥入歸鳥。”A tumult of delight at the stratus clouds,Gazing till eyes crack and birds home.(許譯一) Clouds rise therefrom and lave my breast;My eyes are strained to see birds fleet.(許譯二)詣在寫山中云生霧繞,給人以心曠神怡的喜悅之情,而第一版直接將“層云”譯成“stratus”(氣象上的層云)并沒有達(dá)原詩的意?!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盬ould I one day scale its precipitous peak,And scan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small. (許譯一) 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許譯二)詩人攀高峰俯眾山,萬物歸腳下。將“scan mountains small”替換成“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含義更豐富,使原詩一語雙關(guān),不僅表達(dá)對泰山雄偉高大的贊美,更表達(dá)了詩人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yuǎn)大的政治抱負(fù)。
不僅行文中的詞語能傳情,韻律亦能。譯文中押尾韻(stands,States,hands,dominates,breast,fleet,crest,feet),并且有大量揚揚格(spondee)的使用”Natures hand,birds fleet”等,Paul Fusell在《詩歌的格律與形式》中提到揚揚格的使用讀來稍稍緩慢,其中一個作用是能夠加強情感抒發(fā)效果,起到使人愉悅的作用。
二、許淵沖音美移情譯杜詩
音美”即“音韻美”?!安煌Z言有不同之音律”,袁行霈在《中國古典詩歌語言的音樂美》一文中說:“詩歌和音樂都屬于時間藝術(shù)”,詩人要“既要用語言所包含的意義去影響讀者的感情,又要調(diào)動語言的聲音去打動讀者的心靈,使詩歌產(chǎn)生音樂的效果”,還說“唐詩的‘音美,首先是押韻。因此,翻譯唐詩即使百分之百地傳達(dá)了原詩的‘意美,如果沒有押韻,也不可能保持原詩的風(fēng)格和情趣?!泵缹W(xué)家朱光潛先生也曾提到“詩是有韻律的純文學(xué)”。然而,中英兩種語言顯然在音調(diào)、音節(jié)諸方面有太多的差異,如英語屬重音語言,漢語則屬聲調(diào)語言,中國詩詞(格律詩)講平仄,在中國詩詞的英譯中強調(diào)“音美”則會有很大的難度。許淵沖先生認(rèn)為,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首先可以不要形似,也可以不要音似。但無論如何,都要盡可能傳達(dá)原文的意美和音美??梢?,“音美”還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們用許淵沖先生外譯的《春望》Spring View為例,探索其音美移情的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