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嚴華銀
張勇是教育部首批領航班江蘇基地的學員,我是基地導師團的首席專家,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之間有了團長和團員的交誼。張勇校長原任安徽亳州一中校長,后來因為種種機緣,應海南省政府之公開招聘,到寶島上的農(nóng)村中學陵水中學做校長。據(jù)我所知,在來自全國面廣量大的應聘高中校長中,他名列最優(yōu)。
到亳州一中前,他是亳州市教育局的副局長。亳州一中遭遇教學質量滑坡、社會評價度下降的非常時期,張勇同志臨危受命。這樣的擔當、膽識和底氣令人欽佩。這背后憑借的是張勇對于重點高中的辦學、對于高中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教學管理的真知灼見、真才實學。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張校長做了幾件事。
造勢。亳州一中在初顯“衰頹”之象并在社會上出現(xiàn)欠佳之評后,那些愛校如家,尤其像愛護自己眼珠一樣維護學校名譽的老師們一直心里憋屈,渴盼改變。張勇正是從此出發(fā),個別交流、小組研討、大會宣講,分析問題,尋找癥結,在這一過程中,融情,明理,得法,凝聚心情意,振作精氣神。
引領。在對于本校歷史和文化傳統(tǒng)的挖掘后,緊密聯(lián)系學校實際,確定學校近期和未來發(fā)展目標定位。他們針對學校學科教學質量、高考升學率有所下降的嚴峻事實,響亮地提出了“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建設亳州一流名校”的發(fā)展思路和目標。
建構機制。張校長大膽借鑒優(yōu)秀高中“年級部”制這一模式,學校行政管理的“大部制”,整合原有機構,減少層級,突出“扁平”,使得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和評價與管理者之間實現(xiàn)了真正的“直接”“迅速”“面對”,其管理的效能成倍增長,實現(xiàn)了學校教學領域的“和諧共進”。
機制之后,張勇最為重視和精心選擇的是“工具”。他與團隊成員廣泛學習、深入研究,在博采眾長后整合提煉出包括“心理技術主平臺”和“教師自主發(fā)展動力系統(tǒng)”在內(nèi)的“七主五系統(tǒng)”模式,借助新老“三論”、考試學、測量學、教育學和分層評價理論等,建構了極具亳州一中個性的備考教學模型,他們提出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抓“臨界生”等具體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都充分顯示出行政經(jīng)歷帶來的行政智慧與化學正高教師特有的理性兩相融合之后的獨特管理思維和邏輯。
張校長的選擇和決策,很快取得實效,亳州一中很快重整旗鼓。他用專業(yè)的眼光、科學的思維、統(tǒng)整學習各類資源,借鑒最優(yōu)管理理論和經(jīng)驗,將一所高中誰都無法回避的教學質量問題、高考升學問題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和速度加以解決,重新找回一所重點高中教師和學生基本的尊嚴,這需要非同的尋常管理智慧。
2016年下半年,張勇毅然決然放棄亳州和安徽發(fā)展的大好前程,遠赴海島一隅的鄉(xiāng)村中學的這一舉動,又一次讓我感慨萬千,欽佩不已。
張勇在亳州工作,由于妻子照顧在老家的長期患病的岳母,所以一直兩地分居。夫人遺傳母親的哮喘之疾,進入中年之后,有逐漸加劇之趨勢。這成為張校長的一塊心病。海南省政府海外招聘成為實現(xiàn)他“忠孝兩全”的一個契機。海南的碧水藍天、風清氣爽可以說是張校長夫人及其母親最好的天然良藥。而且,若自己成功應聘,也是展現(xiàn)了安徽教育的實力和境界,更是為教育欠發(fā)達地區(qū)做出貢獻。
張勇,一位溫良恭儉讓的仁厚君子。只有這樣德厚仁善的人,才可以做丈夫,做家長,繼而做校長,做優(yōu)秀的德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和團隊成員在陵水中學深入觀察,反復研討,結合陵水歷史文化的背景元素,做了深度考量后,對于張校長提出該校的教育價值觀——“仁智”教育,我立馬表示贊同,因為它不僅是陵水歷史文化和陵水中學的,也是張勇校長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