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彭建瓊 滕明娟
為提高反洗錢工作的效率,監(jiān)管主體將“規(guī)則為本”反洗錢原則不斷向以有效識別、防范和化解風險“風險為本”進行調整。各金融業(yè)反洗錢義務主體順應反洗錢監(jiān)管新形勢,積極思考行之有效的反洗錢新舉措。本文以武勝農商銀行為例,就“風險為本”原則下,如何通過有效的培訓與宣傳來提高反洗錢工作質效進行探索。
——提升認識,加強反洗錢工作意義教育?!袄孚呄颉钡亩ㄏ蛩季S在各行各業(yè)普遍存在,又以金融業(yè)更甚。部分銀行工作人員認為反洗錢工作并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而單純將其作為一項工作任務而敷衍完事。因此,提高反洗錢工作質效必須首要解決“為什么”問題。從社會公眾層面來說,洗錢活動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社會公害,對人民群眾的經濟安全以及社會穩(wěn)定都造成了威脅,特別是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由于反洗錢金融知識匱乏,容易被犯罪分子迷惑導致無意識參與洗錢活動而不自知。因此通過不斷強化反洗錢宣傳,幫助公眾牢固樹立反洗錢意識、掌握基本的反洗錢技能任重道遠、刻不容緩。從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層面來說,作為資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統(tǒng)也是洗錢的高危領域,做好反洗錢工作對維護金融機構聲譽, 防范金融風險, 維護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轉變思維,堅持培訓由“規(guī)則為本”向“風險為本”的持續(xù)調整與深入轉變。金融機構在策劃反洗錢培訓活動時,必須首先對自身金融產品與服務進行全面梳理,深度審視出具有潛在洗錢危險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對本機構客戶進行綜合分析,對客戶群體或重點客戶個體的洗錢事件發(fā)生概率進行科學研判,以便全面掌握當前反洗錢工作的重難點。其次,根據自身對風險與危害程度的合理判斷,靈活制定與風險程度相稱的反洗錢培訓方略,合理配置反洗錢培訓資源,確保培訓真正發(fā)揮出對反洗錢業(yè)務操作實踐的指導作用。以可疑交易報告為例,在“規(guī)則為本”向“風險為本”的調整過程中,可疑交易報告的強標準化和規(guī)則性正逐漸被弱化,反洗錢義務主體對可疑交易的識別被賦予了更多的自主性。在對反洗錢人員進行培訓時,必須對“勤勉盡責”與“盡責免責”進行強化,以消除其主動防范風險時的顧慮,不斷強化對風險的主動、靈活防范的反洗錢意識。反洗錢培訓的重點不再是要求業(yè)務人員對反洗錢風險識別標準的條目式掌握,而是要不斷強化反洗錢自主識別、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培訓中可重點通過案例進行分析學習,提高業(yè)務人員的職業(yè)敏感性和風險甄別、防范能力。
——確保反洗錢培訓與宣傳常態(tài)化落地實施。對于反洗錢工作,金融機構思想上要高度重視,絕不能為完成監(jiān)管任務而被動應付,必須將其作為對自身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社會和諧、金融穩(wěn)定產生重要影響的一項長期性、系統(tǒng)性的工作而認真落實。反洗錢工作在知識結構上涵蓋技術分析、法律及經濟金融等眾多學科,因此對反洗錢業(yè)務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當前,各網點配置反洗錢專門人才的現實條件還不夠成熟,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反洗錢業(yè)務培訓,培養(yǎng)一批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反洗錢兼職人員筑牢金融機構反洗錢第一防線。為切實履行培育社會公眾反洗錢意識和能力的重要職責,金融機構必須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反洗錢宣傳教育工作,堅持貼近公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更多從公眾的視覺出發(fā),找準反洗錢工作與公眾利益的結合點,增強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增強群眾對反洗錢的認同感。在加大反洗錢宣傳力度的同時,要注重對宣傳方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積極適應信息傳播渠道的多元化趨勢,將傳統(tǒng)定點宣傳、陣地宣傳與微信、QQ等新型宣傳方式相結合,有力擴展宣傳渠道、增加宣傳受眾面。
——強化反洗錢培訓與宣傳的考核評估制度。為確保反洗錢培訓與宣傳的工作質量,金融機構應加強對每一次反洗錢培訓和宣傳的成效考核與評估工作。反洗錢培訓后,應及時組織相關考試,對本次培訓效果進行考評,可采取一定的物質獎懲方式,以充分激發(fā)出參訓人員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反洗錢宣傳工作不能只是形式上納入機構反洗錢工作專項考核中,必須強化宣傳活動考核考評落地。反洗錢宣傳活動質效應將宣傳受眾的深度、廣度及接受度作為一項重要考評標準,有力杜絕將宣傳活動流于形式化,堅持以硬性考核充分激勵機構擴大宣傳陣地,確保宣傳活動真正發(fā)揮出維護公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四川武勝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