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市井開區(qū)葉森然實驗小學 劉 清
江西吉安市吉水縣楓江小學 羅秋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興趣,那么這件事就能做得快樂、做得完善。學習也是如此。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那學習就會變得輕松,學習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低年級的學生入學時間短,年齡較小,接觸的事物少,他們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接受得比較慢。因此,教師在進行低年級的教學時更應從學生學情入手,有效利用課堂,讓課堂在動態(tài)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那怎樣才能利用課堂激發(fā)低年級學生語文識字和閱讀的興趣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新課標關于“識字與寫字”的第一學段1~2年級就明確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識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它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我們可以有效利用課堂,挖掘學生識字的潛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學習,邊讀課文邊把文中的生字找出來自己讀讀,并記住是怎樣認識的。
2.在合作中學,發(fā)揮集體作用。將生字在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說出識字的方法等。學生還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考一考,你說我指,你念我寫。所有小組都需要在班級內展示交流結果,有亮點的小組給予口頭表揚和加分獎勵。
3.有趣的課堂識字游戲,在動態(tài)中輕松識字。常見的課堂識字游戲有摘蘋果、猜字謎、開火車、找朋友、詞語接龍、加減法識字等。低年級的學生意志力較薄弱,他們對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20分鐘左右,容易分心。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上設計形象生動的識字游戲,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樣他們就能在活躍的課堂上牢牢掌握所學生字。
4.課堂檢測“每日一字”積累情況。識字僅僅依靠課堂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利用資源在生活中識字,在課外閱讀中識字。教師可以布置“每日一字”的任務,讓學生充分利用他們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如電視、招牌、廣告、商標、報紙以及課外讀物等,一天記一個字,日積月累,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獲。這個任務要堅持下來不容易,教師要進行詳細的指導,明確提出要求,定期進行檢測評比。首先,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識字本,把當天在課外學的生字剪剪貼貼,或自己寫,或家長寫。其次,識字本每天都要清晰工整地記錄當天學字的時間和所學字的來源、用途。最后,定期交流評比,獎勵做得好的學生。
教師只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造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學生們的識字興趣就一定會越來越高,積累的字詞也越來越多,這樣就能為閱讀打下扎實基礎。
1.緊扣文本,相機延伸,在課堂上積極開展能挖掘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大膽去想、去做的動態(tài)活動。一年級的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新鮮感,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游戲、競賽、表演等活動,寓教于樂,讓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能大大地調動,閱讀的興趣自然而然也就非常濃厚了。例如,在講《畫家鄉(xiāng)》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作用,讓他們分組去讀,去思考文章寫了誰的家鄉(xiāng)?他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有什么特點?教師可以相機讓學生把自己的家鄉(xiāng)畫一畫,寫一寫。在畫和寫的過程中,學生輕松完成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又如,教學《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先把課文內容改成課本劇,再讓4個學生一組上臺進行表演,在表演中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2.講故事。學生從小喜歡聽故事,因此,可以每周設置一節(jié)“故事課”,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給學生聽,有時講故事可以故弄玄虛,講了一半不講了,然后告訴學生這個故事在哪本書中,鼓勵學生自己去閱讀。除了教師講故事給學生聽,還可以開展“講故事比賽”活動,誰講的故事最有趣,誰講的故事最動聽,每周選出一名“故事大王”給予表揚獎勵,能大大地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3.成立讀書興趣小組。手指有長短,學生有差異。為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可以在班上成立讀書小組,開展讀書活動。4人為一組,利用課外時間看看誰讀的課外書多,每周五早讀前把自己看的書報在本組交流匯報,比一比誰讀的書多。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從精神上給予表揚,還要從物質上給予獎勵,讓學生的閱讀逐漸成為一種習慣。
總之,動態(tài)生成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相比,它更注重學生參與課堂,也就是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xiàn)。在小學語文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時,讓課堂在動態(tài)中生成,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會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