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底彥,韓華,高海娜,支政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1.腫瘤科,2.婦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7;3.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4.河北中醫(yī)學院 基礎(chǔ)醫(yī)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200)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療 相關(guān)的副反應是限制其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困擾腫瘤患者和腫瘤科醫(yī)生的一大難題。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在一定劑量范圍內(nèi)都顯示出劑量療效關(guān)系,藥物劑量越大,抗腫瘤療效也越明顯。然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最常出現(xiàn)在用藥后1~2周,2~3周恢復。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hG-CSF)的應用已成為中重度白細胞降低的標準治療方法,但rhGCSF只能在1周期化療用藥完全結(jié)束48 h后才能應用。過早應用不能減輕化療藥對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還會加重對骨髓儲備功能的損傷[1-2]。對采用化療用藥持續(xù)時間較長的方案時,化療期間的骨髓功能保護更為重要。醋酸甲地孕酮(megace,MA)不僅能增加食欲、改善腫瘤患者惡病質(zhì)狀態(tài),還能減少化療相關(guān)的惡心和嘔吐副反應,提高化療耐受性[3-4]。MA骨髓保護作用尚不明確,筆者前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患者化療期間應用MA,骨髓抑制發(fā)生程度有所降低。本研究旨在進一步評估MA對接受化療的結(jié)直腸癌患者不良反應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就診河北省人民醫(yī)院的中晚期結(jié)直腸癌患者共計9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9例。對患者進行資料收集[包括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KPS評分、文化程度、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病理類型及Dukes分期等)]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core, QLQ-C30)[5]。納入標準:①病理學證實中晚期結(jié)直腸癌;②分期包括Ⅱ期伴有不良預后因素、Ⅲ、Ⅳ期;③年齡≥18歲;④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排除標準:①嚴重心臟和肝腎疾病、糖尿?。虎诨熎陂g接受腹部或盆腔放療。本研究通過河北省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化療均根據(jù)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wǎng)絡指南,采用標準方案XELOX(奧沙利鉑130 mg/m2靜滴1 d,卡培他濱片1 000 mg/m2口服1~14 d,每3周重復1次)化療,觀察2個周期。
1.2.1 實驗組 XELOX化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南京臣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17)160 mg口服,2次/d,1~14 d。
1.2.2 對照組 單純應用XELOX方案化療。
1.3.1 骨髓抑制評價 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骨髓抑制(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紅蛋白及血小板)分度分為0、I、Ⅱ、Ⅲ及Ⅳ度?;熐?、化療期間及化療后每周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觀察骨髓抑制狀況。
1.3.2 體重及評價 按Tchekmedyian法評價體重變化,兩組治療2周期后評估體重變化。①增加:體重增加≥1.0 kg;②穩(wěn)定:體重變化<1.0 kg;③減少:體重減輕≥1.0 kg。
1.3.3 體力狀況變化 KPS評分變化。①改善:治療后KPS增加≥10分;②穩(wěn)定:治療KPS變化<10分;③降低:治療后KPS減少≥10分。
1.3.4 QLQ-C30評分 共30個項目[包括軀體、角色、認知、情緒及社會功能等5個功能項目,疲勞、疼痛、惡心及嘔吐4個癥狀項目,6個單一領(lǐng)域(氣促、失眠、食欲喪失、便秘、腹瀉及經(jīng)濟困難)],其中除條目29、30分7個等級計為1~7分外,其他條目評分均為4個等級。1分:無發(fā)生;2分:有時發(fā)生;3分:經(jīng)常發(fā)生;4分:頻繁發(fā)生。各功能項目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zhì)量越好;癥狀領(lǐng)域得分越高表明癥狀或問題越多,生活質(zhì)量越差。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比較用χ2檢驗,等級資料以頻數(shù)表示,比較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為中晚期結(jié)直腸癌患者。實驗組年齡40~75歲,中位年齡50.5歲;KPS評分76分。對照組年齡44~78歲,中位年齡53歲;KPS評分73分。兩組年齡、性別、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KPS評分、病理類型及Dukes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兩組白細胞及血紅蛋白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白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程度輕于對照組。兩組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Ⅱ度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861,P=0.028),實驗組Ⅱ度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12% vs 32%);兩組Ⅲ度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65,P=0.031),實驗組Ⅲ度白細胞減少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8% vs 27%),兩組Ⅱ度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86,P=0.013),實驗組Ⅱ度血紅蛋白減少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16% vs 39%)。見表2。
兩組體重及KPS評分變化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體重及KPS評分變化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體重增加比較,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78,P=0.028);實驗組體重增加高于對照組。兩組KPS評分增加比較,采用χ2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65,P=0.031);實驗組KPS評分增加高于對照組。見表3。
兩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總體健康狀況、疲倦、惡心、嘔吐、失眠及食欲喪失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疼痛、氣促、便秘、腹瀉及經(jīng)濟困難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相關(guān)因素比較 (n =49,例)
表2 兩組骨髓抑制比較 (n =49,例)
表3 體重及體力狀況變化比較 (n =49,例)
98例患者中,肝臟轉(zhuǎn)氨酶輕度升高10例,其中使用MA的患者6例;血糖升高5例,其中使用MA的患者4例,不除外化療藥物副反應,予以保肝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后好轉(zhuǎn)。未見精神癥狀、女性化改變、陰道出血及血栓等不良反應,患者均能耐受??诜﨧A對大多數(shù)患者有較好的安全性。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n =49,分,±s)
表4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n =49,分,±s)
單一癥狀子量表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 總體健康狀況 疲倦實驗組 85.58±16.96 84.01±21.77 90.82±17.69 83.67±16.49 86.73±19.24 76.87±15.33 19.95±18.97對照組 77.14±22.11 70.41±28.51 87.41±17.52 74.83±24.79 85.37±23.48 68.37±17.43 29.93±25.28 t值 2.120 2.654 0.959 2.078 0.314 2.563 2.21 P值 0.037 0.011 0.341 0.040 0.754 0.012 0.029功能子量表組別單一癥狀子量表惡心 嘔吐 疼痛 氣促 失眠 食欲喪失 便秘 腹瀉 經(jīng)濟困難實驗組 27.21±26.94 19.73±16.28 8.84±6.35 17.01±10.55 30.61±27.92 30.61±24.38 24.49±11.75 16.24±10.25 37.41±19.99對照組 44.89±32.31 35.37±32.21 10.88±7.19 20.41±15.29 43.58±31.33 57.82±28.69 19.69±13.44 20.41±14.04 40.14±19.22 t值 2.942 3.034 1.489 1.281 2.163 5.059 1.882 1.679 0.689 P值 0.004 0.010 0.549 0.467 0.034 0.000 0.252 0.138 0.494組別
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目的是延長患者的生存,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6]。骨髓抑制嚴重程度影響化療的完成和效果。白細胞減少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和感染的發(fā)生,血小板減少可致出血傾向。貧血可導致患者乏力并因腫瘤乏氧降低化療療效。而臨床廣泛應用的rhG-CSF通過刺激骨髓干細胞增殖分化,提高外周血粒細胞水平,但新生成的幼稚粒細胞正處于生長階段,極易被化療藥物破壞,導致重度骨髓抑制的風險增加。
MA起到保護骨髓的作用,可促使骨髓池內(nèi)成熟粒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7],提高外周血粒細胞水平,從而降低化療藥物的細胞毒作用。MA還可以增強化療藥物的藥理作用,能促使更多的癌細胞進入G1期和S期,增加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療藥物的抗腫瘤療效[8]。本研究顯示,MA對化療致白細胞減少及貧血有預防作用,能有效減輕化療后骨髓抑制,為化療的完成保駕護航。
大約有50%新確診癌癥患者和≥70%晚期癌癥患者會存在厭食癥狀,食欲下降是導致體重減輕最重要原因,加重中晚期腫瘤患者的惡病質(zhì)狀態(tài)[9-10]。多中心臨床研究評估顯示,增加食欲對于腫瘤患者的重要性,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和孕激素類是唯一已被證實的兩種可改善癌癥相關(guān)厭食的藥物[11-12]。MA作為一種半合成孕激素衍生物,其常見不良反應為體重增加,近年來發(fā)現(xiàn)這種副作用對腫瘤患者有益,可增加晚期腫瘤患者的食欲和體重、改善惡病質(zhì)狀態(tài),提高患者化療耐受性和生存質(zhì)量[13]。NAVARI[3]和ARGILéS等[14]研究也表明,MA對增加患者食欲以及體重有一定效果。本研究表明,MA可使低體液性體重增加,還有增加脂肪和體細胞體積的作用[15-16]。而充足的營養(yǎng)和能量供給也是維持骨髓造血功能的基礎(chǔ),從而進一步保護骨髓功能[13]。
腫瘤化療相關(guān)副反應如疲乏、惡心、嘔吐及食欲減退,不僅影響患者的治療耐受性,還影響抗腫瘤治療的效果。多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甲羥孕酮和MA可改善患者食欲,增加食物攝取,增加體重并且可減少患者惡心、嘔吐癥狀,但亦有研究認為這并不能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18]。而MCQUELLON和MACCIò等研究表明,MA可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17-19],與本研究結(jié)論一致。
綜上所述,中晚期結(jié)直腸癌患者化療過程中應用MA具有骨髓保護作用,可減輕化療相關(guān)骨髓抑制副反應,改善患者KPS評分,增加體重,并可改善腫瘤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MA使用安全、方便經(jīng)濟,可作為減輕化療副反應,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輔助治療手段,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