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莘塔小學 錢聞裕
朱熹也曾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上進?!庇纱丝梢娰|疑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是一節(jié)高效課堂的關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課堂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而質疑式提問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走進文本探究,甚至為學生指明文本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的關鍵進行解讀,這樣也有效促進了“真學習”語文課堂的構建,讓學生享受到高效課堂的魅力。
在指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成功的課堂導入一定是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探究的,而在課堂導入的時候,教師如果采用質疑式提問的方式,就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抓住文本題目進行質疑,能夠讓學生對文本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并且指明課文解讀的方法,明確重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教學《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首先在黑板上板書了這個題目,然后也沒有要求學生走進文本去閱讀,而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今天我們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先不著急進入文本閱讀相關的內容,我們先看一看這篇文章的題目,根據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或者看法?希望大家勇敢展示自己的見解?!边@樣的問題設計可以說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學生們可以自選角度暢所欲言,在經過思考、討論之后,大家紛紛發(fā)言。例如,有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小小的水滴力量是多么的弱小,怎么會把堅硬的石頭滴穿呢?這是不是一種夸張的說法???”還有的學生這樣說:“如果水滴能夠把石頭滴穿的話,那么,以后下雨我們誰還敢出去呢?不怕受傷嗎?但是好像也沒有誰因為下雨受傷吧?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說法。”面對學生的紛紛討論,教師就順著學生的話題繼續(xù)引導:“面對這樣的題目,老師也很納悶,但是我覺得作者不能欺騙我們吧?那么,‘滴水穿石’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呢?請大家跟隨老師,走進文本尋找答案吧?!?/p>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題目進行質疑,同時在旁邊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點撥,這樣的做法將學生解讀文本的興趣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出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質疑式提問讓學生對文本閱讀產生期待,如果用到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學生在第一時間產生閱讀興趣,為高效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在教材中,有時候作者會精心設計一些矛盾之處或者埋下一些伏筆,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抓住這些矛盾點引導學生學習。質疑矛盾點進行提問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們在解讀文本的時候,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品味語言,探究細節(jié),從而拓展思維,更深層次地感悟作者的寫作意圖。
例如:在學習《草原》這篇課文的時候,在文本中有這樣一句話——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這句話將草原無邊的綠意描繪得生動形象、淋漓盡致,很多學生也沉浸在語句的精妙表達中。但是教師卻在這時突然質疑:“同學們,老師發(fā)現了這句話中的一個問題,你看這句話中同時出現了‘欲流’和‘流入’兩個詞,這兩個詞的意思我們不難理解,‘欲流’是說翠色將流而未流;‘流入’的意思是翠色已經流入云際。這不是矛盾嗎?是不是作者的筆誤?。俊边@樣的問題一下子讓學生們陷入了思考,大家認為這樣的經典作品作者不可能出現這樣的失誤,一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于是教師引導學生說一說這樣寫的理由。用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再次品味文本內容,最終認識到前一句是特寫鏡頭,寫的是碧草綠得濃;后一句是全景鏡頭,寫的是遼闊的草原茫茫無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認識更加深刻。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抓住文本的矛盾點進行質疑提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本解讀的重點內容上,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讓學生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收獲自己的個性化體驗。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加促進了課堂的高效性,讓課堂教學目標順利完成。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發(fā)現這樣的現象:很多學生甚至教師迷信課外閱讀資料上的解釋,而忽略了自己的認識。這樣的現象顯然是不對的,作為語文教師,要學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課外資料,采用質疑式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自主探究文本內容,對文本內容進行準確而個性化的縱深解讀,這樣的做法也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古詩《小兒垂釣》的時候,很多學生就對課外資料上的解釋深信不疑,將古詩的內容理解為過路人問路,卻搖手不答,害怕嚇走魚兒而不回答。這樣的解釋顯然不符合古詩教學追求的靈動性以及情感性的標準,于是教師提出疑問:“文本中說‘路人借問遙招手’,那么,你認為這個孩子是怎樣招手的?為什么要招手?當時的情形具體是什么樣的?”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于是學生們再次走進古詩中,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這句詩,也獲得了不一樣的理解。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質疑課外資料解讀進行提問,這樣的做法不僅讓小學生從課外資料的局限中脫身出來,而且為學生指明了個性化、多元化解讀文本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深度閱讀能力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重視課堂提問的重要作用,運用質疑式提問激活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幫助學生實現深度解讀的目標。質疑式提問,引導課堂教學走向一個個高潮,盡顯語文課堂的精彩與魅力。
【參考文獻】
[1]許美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培養(yǎng)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05).
[2]姜林平.試論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J].求知導刊,2015(16).
[3]呂光芬.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