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領
(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實驗初級中學 廣西 百色 531499)
所謂“多向互動”指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開展的,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岸嘞蚧印钡慕虒W方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向的,具有很大不確定因素的。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有效開展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初中學生的交流、寫作和閱讀能力。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積極推廣“多向互動”教學方式。
按照教育學的理論,互動教學是教學發(fā)展的必然需求。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出,人的認識來自實踐,而人的發(fā)展則需要緊密結合活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實踐主要來源于對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感受以及體驗。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對于事物的認識主要來自其在真實環(huán)境中積累的輸入輸出的信息,也就是說人對于事物的認識來源于人和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應試教育模式下,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為了保證升學率,往往會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具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學生則只是知識的接收者。在這樣的模式下,雖然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會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講到,但由于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難以對老師講授的知識產生興趣,自然不能有效掌握語文知識,不僅如此由于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長期處于壓抑的狀態(tài),逐漸會失去對語文的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向互動”教學法以后,能夠轉變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語文課程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課程有的目標有三個,第一是通過初中語文教學實現對學生的人文熏陶;第二是引導學生對事物形成特殊體驗,擁有自己的觀點;第三則是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而想要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和感知,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才會對語文教學產生美好體驗。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現“多向互動”教學以后,學生就從以往的接受、模仿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動者,可以說“多向互動”教學法就是幫助學生走進語文知識并產生學習欲望的了良好途徑。通過“多向互動”教學法的運用,學生成為成為學習的主體實現自主學習,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信息時代下,初中學生接觸外界信息的途徑增加,對待事物也有了更加個性的思想和態(tài)度。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將民主帶入課堂,實現“多向互動”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要實現“多向互動”教學法,首先應該學會和學生溝通交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愛上語。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要注意關注每一個學生,對于學生的進步及時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例如在學生進步的時候可以通過眼神贊許、口頭表揚等精神激勵方式,也可以通過設置表現獎、創(chuàng)新獎等物質表現方式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傊屪寣W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愛上學習,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目標。
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依舊需要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構建良好的互動平臺,實現“多向互動”教學。首先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做好教學預設,這是實現“多向互動”教學的基礎。在課堂開始之前,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預設,然后提前將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保證課程順利進行,避免在課堂中出現不能回答學生問題導致學生困惑的現象。其次,初中語文教師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實現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的結合。例如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學生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教師不能直接參與進行講解,而是組織學生和其他同學形成學習小組,讓他們討論解決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具有平等的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語文知識,同時還鍛煉了個人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習自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構建互動平臺的時候,不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實施“多向互動”教學的同時,要保障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的實現。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不應該全程回答學生問題,如果學生提出的只是淺顯的問題,則不能起到學習效果,提出的問題與課堂無關,更加會浪費課堂時間。也就是說在“多向互動”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都是主體,初中語文教師負責學習計劃的編制和實施,采用多元化的互動方式了解學生情況,尊重學生個性思想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多向互動”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多向互動”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更有利于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目標。所以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采用“多向互動”教學法,通過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構建互動平臺的方式,保證這一教學方式順利實施,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