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
(西昌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涼山 615000)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RDS)在臨床上有著極高的死亡率,因此,成為新生兒危重癥疾病之一。隨著PS與機械通氣的發(fā)展,RDS患兒的死亡幾率也明顯下降,但有創(chuàng)通氣極易引起肺損傷、感染等癥,且昂貴的器械也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圍,因此,無創(chuàng)通氣便被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到RDS治療中,如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BiPAP)、同步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SBiPAP)等,據(jù)有關(guān)研究學(xué)者指出,BIPAP對RDS臨床治療中效果非常明顯,因此,為進一步探究BIPAP應(yīng)用于RDS早產(chǎn)兒臨床治療中的效果,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室接診的65例RDS早產(chǎn)兒檔案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室接診的65例RDS早產(chǎn)兒檔案資料,胎齡28~34周,以時間均衡原則為基準(zhǔn),分為研究組32例,對照組33例。比較兩組臨床個人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1]。
納入標(biāo)準(zhǔn):(1)所有患兒均接收到病理學(xué)的確診;(2)胎齡<37周,入院日齡<4h;(3)符合無創(chuàng)通氣支持標(biāo)準(zhǔn);(4)診治檔案資料齊全,且已存檔;(5)家屬已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biāo)準(zhǔn):(1)先天畸形、嚴(yán)重窒息或感染、肺出血者;(2)入院后即需機械通氣支持者、貧血、嚴(yán)重顱內(nèi)出血者;(3)家屬不能積極配合各項檢測及后項事宜者。
對照組給予NCPAP通氣療法:使用Medin嬰兒呼吸機,采用NCPAP通氣法,參數(shù)設(shè)定為:PEEP(呼氣末正壓)4~6cmH2O,F(xiàn)iO2(氧濃度)30%~40%,F(xiàn)low(氧流量)6~8L/min;研究組給予BIPAP通氣療法:使用Medin嬰兒呼吸機,采用NCPAP通氣法,參數(shù)設(shè)定為:PEEP 4~6cmH2O,PIP(吸氣峰壓)8~10cmH2O,F(xiàn)iO230%~40%,F(xiàn)low 6~8L/min,Ti(吸氣時間)0.3~0.5s,PR(呼吸頻率)20~40次/min。
評估兩組不同時間點PaO2、PaCO2水平、臨床療效、并發(fā)癥狀況[2]。
為了對數(shù)據(jù)有更準(zhǔn)確計算,對各項計數(shù)、計量資料采取SPSS13.0軟件進行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檢驗采取t;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檢驗采取χ2;等級資料采取Wilcoxon秩和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PaO2、PaCO2水平對比(±s,mmHg)
表1 兩組不同時間點PaO2、PaCO2水平對比(±s,mmHg)
項目 研究組(n=32) 對照組(n=33) P值PaO2通氣前 58.10±2.00 57.30±1.90 >0.05通氣后3h 61.40±3.50 58.10±1.80 <0.05通氣后12h 65.30±5.80 61.40±5.90 <0.05通氣后24h 67.70±5.90 63.80±5.10 <0.05 PaCO2通氣前 53.40±3.50 55.00±3.20 >0.05通氣后3h 51.40±2.80 47.20±2.40 <0.05通氣后12h 47.30±2.30 44.10±2.10 <0.05通氣后24h 44.10±2.50 42.70±2.20 <0.05
由表1,可知:兩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通氣后各時間點PaO2、PaCO2水平更好(P< 0.05)[3]。
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對比(±s,n/%)
表2 兩組療效對比(±s,n/%)
項目 拔管失敗 死亡 呼吸機累計時長(h)住院時長(h)研究組(n=32) 0(0.00) 0(0.00) 97.40±17.80 34.90±5.60對照組(n=33) 5(15.15) 2(6.06) 109.70±29.50 42.20±7.40 P值 <0.05 >0.05 <0.05 <0.05
由表2,可知:兩組相較而言,研究組拔管失敗比例、呼吸機累計時長、住院時長均較低(P<0.05)。
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狀況對比(n/%)
由表3,可知:兩組并發(fā)癥狀況相差無異,即P>0.05,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BIPAP是在輔助患兒呼吸時,為其提供了2個不同水平的壓力支持,可確保其自主呼吸能夠出現(xiàn)在2個壓力水平上,對減弱其氣道阻力,減輕人機對抗,增加患者通氣量、功能殘氣量,預(yù)防肺泡坍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且能夠在不改變其血液動力學(xué)的情況下,更好地降低患者體內(nèi)PaCO2水平。有專家學(xué)者證實,在患兒有自主呼吸的情況下BiPAP的通氣量可增加15%/分鐘、分流下降15%、VA/Q改善16 %,心輸出量有明顯上漲,由此,可見對RDS患兒盡早使用BiPAP有利于患兒肺泡的復(fù)張、潮氣量的上漲,且還能夠改善其肺部氧合度、降低呼吸做功,緩解呼吸窘迫,降低氣管插管率。
在本文研究中,兩組相較而言,研究組通氣后各時間點PaO2、PaCO2水平更好(P<0.05);研究組拔管失敗比例、呼吸機累計時長、住院時長均較低(P<0.05)。兩組并發(fā)癥狀況相差無異,即,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這說明,對早產(chǎn)兒呼吸窘迫癥采取BIPAP療法,可以顯著改善患兒PaO2、PaCO2水平,縮短呼吸機累計時間與患兒住院時間,降低拔管失敗幾率,臨床效果頗為明顯,因此,可以廣泛實踐與應(yīng)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