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qū)耿集辦事處柳元小學 王千千
學講計劃是徐州教育局今年提出的一個新的教學模式,也是徐州教育界乃至江蘇教育界深化教育改革的又一偉大的教學成果。剛剛接觸到“學講計劃”很陌生,但瀏覽完教育局下發(fā)的文件并聽完數(shù)節(jié)市級公開課之后立刻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正是我們現(xiàn)在教育改革所期盼已久的課改精髓。對筆者語文教學有很多的啟發(fā),下面筆者就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來談一談學講計劃在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使用,課堂的民主、高效,學生向學傾向等四個方面在課堂實踐中帶來的可喜的改變。
“要想改變一個人,必須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人”,而學講計劃就是這樣一劑良藥。以前總感覺新課程改革是我們基層老師遙不可及的,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這次的學講計劃就是深化課程改革的有一偉大的產(chǎn)物:讓我們基層老師明白了要想教好學生,必須先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施教之前,心中必須要有學生,不能唯我獨尊,盲目進行教學設計。在施教時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學需要和教師的特長可靈活運用。比如在教學《半截蠟燭》一文時,采用人物對話和情景教學的方式更好些,學生更能體會到當時緊張、恐怖的氛圍;在教學《螳螂捕蟬》一文時,合作學習進行分角色朗讀、表演更好些,更便于明白其中蘊含的道理;在學習《負荊請罪》一文時,讓學生演一演,說一說的教學效果就比直接講授的效果更好一些……教學思想決定教學方法,這就是學講計劃給我教學思想以至于教學方法帶來的革新。
以前筆者的課堂總是生硬、沒有生命感的,老師上課提不起精神,學生聽課沒有精神,而通過系統(tǒng)地關于學講計劃的學習,讓我找到了本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陳舊,很難吸引學生的興趣。學講計劃中有許多好的教法和學法,都比較實用、有效,為了讓學生學進去,可以使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質疑學習等方法。為了講出來,可以通過同桌之間的“做、講、練、教”等高效率的教學手段來鞏固新知。使用新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精氣神明顯足了,老師教學也更加自信了。學講計劃的根本是讓學生學進去,因此教師們就必須在這方面肯下功夫,下大功夫,學生只有學進去,才能講出來,而教學方式方法的改變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以前的語文課堂大多是老師講得多,學生講得少、練習得少,課堂的主權往往掌握在老師手中,而學講計劃意在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通過系統(tǒng)地學習學講計劃之后,我能夠在上課時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少講、精講,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交流、討論、合作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的角色也由知識的灌輸者變?yōu)閷W生學習之路上的引路人,學生成長、成功、長材道路上的指導者。
本來能30分鐘講完的知識,經(jīng)過學生的積極參與配合之后竟然20分鐘就講完了,而且學習效果也不錯。即使有些學生對某些知識點不理解,經(jīng)過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也都能在課堂上把知識學會、靈活運用,剩下的時間學生就可以做一些習題來鞏固所學的新知,真正實現(xiàn)了“學進去、講出來”的教學效果。以前的課堂很少有學生提問,而現(xiàn)在通過放權給學生之后,學生的膽子也大了些,勇于對某一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有不懂的問題也能主動提問了,這不得不歸功于學講計劃民主的課堂氛圍,高效的學習方式、方法。
學講計劃最大的特點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顯而易見的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感覺到久違的被尊重感終于獲得了。上個月聽的幾節(jié)公開課也有類似的感受,比如教學《清平樂·村居》這一課時,教師一反先入為主介紹詞的特點,而是通過詩與詞的對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然后老師再略微做一下提示,學生就豁然開朗了,知道了詩與詞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這次公開課中,該語文老師打破常規(guī)教學,不僅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該詞,而且讓學生配著音樂,唱一唱,感受一下詞的魅力,實現(xiàn)了課內(nèi)知識向課外知識拓展,由學習知識向感悟知識的華麗轉身。該堂課輕松活潑、務實高效,讓我看到了學生對知識、對課堂、對學習的渴望,這就是我們學講計劃所要追求的東西。
學講計劃正在改變我們的課堂教學,它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又一次深入和大膽的嘗試,改善了教學環(huán)境,使得學生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活潑,使得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針對性、實效性,使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加富有成效,更具有教育和生活意義,實現(xiàn)了教育的最本真、最純粹的目的。希望學講計劃能夠健康、有序地進行下去!對于我們基層教師而言,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效果:教學思想更加明朗、清晰,教學方法更加人性化、多樣化,課堂更加民主高效,學生更加向學、樂學,學習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學習的興趣空前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