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純
進入九年級,整個班級里學習的氛圍更加濃了。我也不例外,給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復習計劃。
那是本學期第一次進行周五小練的前一天。晚飯時,我告訴父母,今晚我要挑燈夜讀,復習備考,力爭取得開門紅。爸爸告訴我,要勞逸結合,別太晚睡。我卻搬出網(wǎng)上的眾多段子來表達我的復習決心。
把自己鎖進房間后,我搬出語文書、英語書、默寫本、輔導書……那一夜,我在書桌前鏖戰(zhàn)到凌晨2點半才“鳴金收兵,弛然而臥”。
第二天下午,小練成績就出來了??季砻糜悬c燙手,成績有點辣眼睛,可以說結果給我胸口來了結結實實的一拳重擊。痛定思痛,我把原因歸結為熬得還不夠晚,下次應該再晚一點,習慣了這種復習方式了之后,說不定成績就有所提升了呢?
不久之后,我與同學交流后才得知這樣一個道理:不是你熬得越晚,學習就越有效果;也不是你早早入睡,就代表你沒有用功。有用與時間其實根本不成比例,真正成比例的,是用功和效率。
時間回溯到那個周四的夜里11點之后,書桌上的實際情況是:四周密密麻麻地堆著打開著的書,手伏的地方卻只有幾張活頁紙。我時而奮筆疾書,時而停筆凝思。如果你湊近仔細一看,會發(fā)現(xiàn)活頁紙上都是一些還沒有寫完的用來發(fā)泄的感情碎片,潦草的字跡,胡亂的筆畫,字里行間滿滿地體現(xiàn)出自己浮躁的心,如此的我怎么還會有心情去“光顧”一下四周的書堆呢?確實是鏖戰(zhàn),但恐怕連個兵也沒出吧。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假勤奮”吧。坐在那里,好像是在勤奮學習的樣子,心思卻完全沒有放在上面,心猿意馬,最終看到結果的那一刻,又把原因歸結到外因上去。
后來,我吸取了教訓,再也不做熬夜到兩點去復習的蠢事了。我把復習任務一點點地分配到平時,養(yǎng)成每天復習的習慣,并積極地與老師、父母溝通,尋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復習計劃。
現(xiàn)在,在與“假勤奮”過招的這條路上,我已經(jīng)漸入佳境。我越發(fā)覺得,“假勤奮”就是為了給自己的“懶”找個臺階下而已。不想看書,不想復習,甚至不想學習……但為了所謂的“讓家長別再操心”,就裝出一副我在認真學的樣子,以為瞞過了全世界,其實不過瞞過了自己而已。掩耳盜鈴,何必呢!
“既要仰望天空,更要腳踏實地”,這句話我很喜歡,我也想把這句話送給和我一樣,還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的朋友。希望我們都摒棄“假勤奮”,做最真的人,做最真的事。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分校九年級;指導老師: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