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文
教育是立國之本,有助于國民素質的提升,也是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途徑,這些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革,加之經(jīng)濟發(fā)展迅猛,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與之相應的,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對于教學方法的改變是非常重要的,趣味化與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其中的運用,也是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1.1 小學體育場地和器材不充足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小學體育教學而言,也是如此,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缺乏會導致小學體育教育不能順利開展,教學質量和效果可想而知。場地與器材都是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就目前我國小學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嚴重缺乏體育場地和器材是不爭的事實,小學體育器材的普遍率在50%以內,在很多地區(qū)的小學院校中,并未配備體質健康的測試儀器,就算有測試儀器,因為沒有針對性的培訓,體育教師并不會使用,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沒有真正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fā)揮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學校在體育場地和器材的配備上,都是根據(jù)成人的標準進行定制的,就算部分學校設置了充足的場地,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是不能用的。
1.2 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缺乏興趣點,沒有統(tǒng)一性
盡管目前我國新課改的已經(jīng)逐漸普及,但是,我國各個階段的教學教育還是受到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很多學生家長和部分教師一致認為學生要把自身的所有精力用在對文化知識的了解和學習方面,但是體育課程的學習是可有可無的。學生考試之后,家長和教師關注的也是學生在班級或者是全年級的成績與排名,對于體育成績漠不關心,因此,無形中給予學生一種觀念,即,體育課程是不重要的,學生也不應該去重視體育課程,更不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課程中去。然而,有一些小學生家長認為健康和鍛煉是非常重要的,經(jīng)常帶著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與戶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孩子的運動天賦,該類型的學生不但能夠在體育課堂中表現(xiàn)地非常活躍,還能配合教師完成各種游戲任務。
1.3 體育教師素質差,教學水平偏低
現(xiàn)在很多小學的體育教師都不是體育專業(yè)或者師范院校畢業(yè),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臨時代替,這些教師對體育知識和技能只是一知半解,不能積極引導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也不能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意識,因此導致體育教學水平偏低,小學生在體育課上只是自由活動。還有的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責任心差,只要小學生在課堂上不出現(xiàn)事故就可以了,教學內容都是臨時安排的,沒有任何的計劃和設計,不能真正發(fā)揮體育的功能。
2.1 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優(yōu)化措施分析
2.1.1 加強對靈活性教學方式的運用
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趣味化教學理念開始在各小學教育教學中運用,為了將趣味化教學理念更好地運用在小學體育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于靈活教學方法的運用,體育教師對班級中的不同學生展開分析,提出針對性的趣味化教學措施,雖然新課改的進程不斷在加速,然而我國還是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以及生動性,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積極性有所降低,部分學生出現(xiàn)逃課等現(xiàn)象,可以看出,趣味性教學方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是非常有必要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樂趣,那么,學生就會改變在體育課堂中的態(tài)度,并喜歡上體育課程。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體育課程中實施趣味化教學時,要根據(jù)所有學生本身的性格特點和偏好以及學習能力等特征,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加強對小學生心理需求的重視,對其學習熱情進行激發(fā)。
2.1.2 加強傳統(tǒng)游戲的融入,不斷創(chuàng)新
在趣味化教學法的運用當中,不能脫離的就是傳統(tǒng)游戲的融入,為了在課程中對游戲合理性和可行性有所保障,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把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加之的游戲作為教學內容的基礎,并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以適應當下社會對于體育教育的需求和要求,例如,將傳統(tǒng)游戲“老鷹捉小雞”運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將單一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有所改變,逐漸轉向鍛煉身體和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上,同時,促進學生靈敏性和動作反應能力的提高,此外,體育教師還要仔細地對游戲規(guī)則以及任務進行講解,讓學生在體育比賽過程中對規(guī)定動作作一完成,還要由體育教師對學生動作的準確性作一評判,對于學生而言,要遵照教師的要求和指導,完成“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的動作,有助于學生各關節(jié)的充分活動,利用游戲當中的捉、躲、閃、跑動作,對學生自身的反應能力進行提高,使得思維得以發(fā)散,最終實現(xiàn)對于綜合素質提高的目的。
2.2 小學體育教學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2.2.1 教師要從生活實際著手,對教材內容進行改造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最主要的就是教材內容的生活化。學生本身的生活經(jīng)驗是其對體育知識進行理解和接受的前提,如果不能把體育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進行有效地結合,學生從課堂中被傳授的體育知識也是非??斩吹?,因此,教師開展體育教學時,非常有必要把教學內容和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聯(lián)系,和生活中的場景與事例進行結合,指導學生能夠把自身的生活體驗和體育知識進行結合,親身體會體育真諦。在有的時候,學生是不能通過自身的體驗練習體育教學中的內容,因此,非常需要教師對體育教材的內容進行改造,并對案例進行創(chuàng)造性設計,使得學生能夠在生活經(jīng)驗當中得到共鳴。
2.2.2 加強對體育器材的運用
在小學體育生活化教學中,非常需要具備相關的硬件設施,主要指的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場地和體育設施和器具等,體育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時,能夠通過對該硬件條件的運用,把將體育器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結合,并要求學生可以將創(chuàng)造性進行發(fā)揮,對生活中比較多見的物品進行運用,將其改造成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器材,例如,學生對投擲技巧進行練習時,教師傳授學生投擲的方法,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投擲球中,讓學生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搜集一些塑料瓶等生活中的物件,對其進行改造,學生在對體育器材進行研發(fā)時,不但能夠激發(fā)其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還能達到生活化教學的最終目的,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趣味化教學模式以及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著小學體育的教學質量,體育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是非常緊密的,學生自身的身心健康和未來發(fā)展也是脫離不了體育的,以往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下教育發(fā)展的步伐,不但會磨滅學生對課程的樂趣點,還會讓體育教學和生活實際不斷脫離,與之相反的是,將趣味化與生活化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將體育和生活進行融合,從而促進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更好地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貢獻。
[1] 劉祎.遷安市小學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現(xiàn)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 辛玉娥.教育公平視角下小學體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馮啟鵬.新常態(tài)下小學武術教學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6.
[4] 金林貴.信息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價值與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