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莉
摘要:作文的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不僅關(guān)乎著學生的成績,還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有著一定的影響。但作文的教學又恰恰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不僅在學生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教師層面上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就導致了作文的教學很難盡如人意。因此,面對著諸多的困境,如何尋求一條有效的解決路徑,以使現(xiàn)今的作文教學現(xiàn)狀有所改善,就成為了擺在每一個語文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是基于這一問題進行的初步探究。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困境與突破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一提起作文就頭疼不已,有時甚至連教師也是如此。尤其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對作文的教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提倡自由表達,提出想象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真實感受,書寫心靈,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面對著現(xiàn)今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重困境,尋求一個有效的突破口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1.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教師總是采取這樣一個模式:給學生規(guī)定一個作文主題,讓學生按照主題去寫,最后教師挑選幾篇優(yōu)秀的作文讀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很難激起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總是追求高分作文,忽視了學生對寫作的心理認知,這樣根本無法使學生認知到寫作的實質(zhì)內(nèi)涵,明顯是與寫作本身的初衷背道而馳。
2.學生寫作興趣缺乏
學生缺乏對寫作的興趣是作文教學中最為普遍的一個問題,也是較為突出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是教師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限制,使得學生的興致逐漸的被消磨殆盡;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學生寫來寫去始終不能寫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來,久而久之,寫作的熱情褪去之后,興趣自然也就隨之消散。
3.學生文章千篇一律
在應試教育時期,教師總是追求高分作文,包括在社會上也總是渲染各種滿分作文,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開始模仿高分作文的樣式,因此,漸漸的喪失了自己的寫作風格。在加上很多學生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和感知,導致學生的寫作也缺乏真情實感,文章空洞而無,越發(fā)的千篇一律。
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應對策略
1.提倡閱讀寫作結(jié)合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guān)系密不可分。的確,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有積累的多了,自然才能厚積薄發(fā)。其實,很多小學生不喜歡寫、害怕寫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東西可寫,腦袋空空。試問,當學生在面對一篇作文時,沒有任何可以提取的素材,又怎么會喜歡上寫作,又怎會不害怕寫作。所以,把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引導學生多讀,在閱讀中進行積累,是改善現(xiàn)有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的一條有效途徑。當然,在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還可以引導學生寫一些閱讀感想或讀書筆記,這樣可以確保學生的閱讀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huán)和循環(huán),從而促使閱讀的效果最大化。
2.提倡學生觀察生活
生活是一個大課堂,很多學科的知識都和我們的生活有關(guān),作文也同樣如此。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庇纱丝梢?,提倡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也是突破現(xiàn)有小學作文教學困境的一個辦法。的確,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以提取,無論是一處風景,一個人,還是一件事小事,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的素材,甚至這些素材很可能會成為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所以,教師要在作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這樣,學生的作文才不會空洞無物,乏善可陳,而是充滿真情實感的好文章。例如,《三峽之秋》這篇課文,就是源自作者對三峽秋天的觀察,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對風景的描寫自然飽滿,字里行間都表現(xiàn)出了作者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
3.提倡開放式的寫作
開放式寫作模式的實施,就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作文中的教學模式,不再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條條框框的限制,而是讓學生自由的去抒發(fā)和表達,這種模式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畢竟,相較于命題作文的寫作形式而言,這種開放式的寫作形式,既不對學生的寫作體裁做限制,也不對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做限制,給與了學生更加廣闊的寫作空間,學生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寫作,因此,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寫作的興趣。試想,當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被激發(fā)之后,教師作文的教學也就能更加的順利,這對于現(xiàn)今小學作文現(xiàn)狀的改善也能起到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
4.提倡學生互相批改
作文的批改是小學作文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畢竟,通過作文的批改,學生才能認識到問題的所在,進而能針對性的去做改變和提升。然而,很多學生總是忽視教師對他們的寫作反饋,總是看一眼教師的作文批改內(nèi)容就將其束之高閣,這就使得作文批改這一環(huán)節(jié)逐漸的流于形式,沒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采取學生之間相互批改的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引起學生對作文批改內(nèi)容的重視,畢竟很多學生對于同學的批改意見會很感興趣。而且,通過批改其它同學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也能使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這對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
總之,小學作文的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而面對著諸多的教學困境,唯有尋求到一條有效的解決路徑,才能突破現(xiàn)今的教學困境,促使小學作文的教學迎來一片藍天。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易菊寶.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0)
[2]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J].王斌.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