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孝恒
【關鍵詞】 高效課堂;課堂教學;關鍵點;關系
【中圖分類號】 G6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2—0074—01
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率的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完美結合。如何實現(xiàn)高效課堂一直是困擾我們教師的一大難題,本文結合筆者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一、準確定位高效課堂
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提高教育質量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永恒追求,也是每一個教育者不斷探索的課題。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效”又從何而來呢?明確什么是高效課堂,首先要明確課堂的定義及其構成。簡單地說,所謂課堂,就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或課堂就是育人的主渠道。課堂的構成主體是教師、教材和學生。所謂高效課堂,應該就是在一堂課中教師、教材、學生三位一體,三者的效能發(fā)揮到最大化。換言之,就是在一堂課中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師、教材、學生的效能。在課堂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師、教材和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三者的效能。一堂課高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師對教材的挖掘和學生對教材的利用。
因此,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建立在對教師、教材、學生三者關系的處理上。只有教師、教材、學生三位一體,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課堂的高效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是要處理好教材、教師、學生三者的關系,只有充分發(fā)揮三者的作用,才能實現(xiàn)課堂的高效率。
二、抓住兩個關鍵前提
1. 轉變觀念,培養(yǎng)興趣,樹立信心。灌輸只有努力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收獲的意識。要用心學習,全力以赴地學習,態(tài)度決定一切?!皶接新非跒閺剑瑢W海無涯苦做舟?!逼綍r苦學苦練,沒有苦就談不上恒,要做到恒,其中必然有苦。首先以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細讀品味,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體會到記敘文故事情節(jié)的趣味,人物的崇高品質,詩歌散文的深遠意境,優(yōu)美語句的韻律感等。其次,狠抓書寫,力求整潔。再次,抓住點滴閃光點正面表揚。后進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為贊許是后進生心靈的甘露。最后,經過努力成績提高,獲得成功的體驗,信心更足,興趣更濃。
2. 寬嚴相濟,關注后進。管理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規(guī)范和約束,教師要制定強有力的措施,如《班級公約》等,嚴格要求學生一日常規(guī),督促每一位學生在校聽、說、讀、思、背、寫,使每一個知識點都落到實處,不讓其有蒙混過關的機會。如早上一進教室就認認真真朗讀課文,識記生字,理解近反義詞,多音字,詞語解釋等;課間十分鐘提前準備好本節(jié)課的書本及用具;鈴聲一響立馬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課上一定要專心聽講,不能三心二意,左顧右盼;尤其是書寫必須工整美觀;各科家庭作業(yè)必須保質保量地完成等。這些看似簡單,其實把簡單的事情做好絕非簡單。
教學中設身處地為后進生著想,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分析原因,尋找克服的辦法和改進的途徑,幫他們共度難關,不要冷嘲熱諷,不要喋喋不休地訓斥,給他們改正的機會,積極期待他們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利用皮革馬利翁效應,“你很優(yōu)秀”就真的優(yōu)秀了。
三、處理好幾個關系
1. 要處理好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是淡化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fā)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給我們每一們教師都提出了新的課題,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過更好的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學生主體作用的較好發(fā)揮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逐步培養(yǎng)的過程。這個過程首先是教師堅持不懈真正建立和實踐新課程理念的過程,也就是如何在新課程背景下更好的發(fā)揮主導性作用的問題。在當前傳統(tǒng)教學思想還很濃厚的狀況下,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依賴于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fā)揮
2. 要處理好選用各種教學方法手段的關系。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實施,由于新課程理念的評價導向作用,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出現(xiàn)在課堂上。我們提倡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但不能以教學方法的“新”與“舊”來判斷新課程的實施情況,更不能將各種新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立起來。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種教學方法在特定的情景下都有它特別的用處。
3. 要處理好“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既要防止三維目標的割裂開來,又要防止三維目標的機械化。不同的學科、不同的課型和內容,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應該的所側重和權變。高效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屬于師生共同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教學是教師的工作方式,也是教師的生活方式。我們應并處理好教學中的各種關系,積極探索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師生共同的學習生活品質。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