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昏微遵跡,有狄不寧。
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
——《天問》
古文或詩詞之中,“棘”常和其他植物一起出現(xiàn),或泛指有刺灌木或?qū)V杆釛?,例如“荊棘”是指黃荊和酸棗。只有在少數(shù)地方,“棘”才專指酸棗,如《天問》中“何繁鳥萃棘,負子肆情”之“棘”,全句的意思是:“在群鳥聚集的酸棗樹下,為何與背著小孩的婦人調(diào)情?”由于酸棗樹的果實可食,又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因此民居附近或其他建筑物旁的“棘”,宜解為酸棗。
因“棘”多刺,《楚辭》多用以形容奸佞小人或丑婦,如《九嘆·思古》:“甘棠枯于豐草兮,藜棘樹于中庭。西施斥于北宮兮,仳倠倚于彌楹?!庇谩案侍摹北扔髅琅魇?,以“藜棘”比喻丑女仳倠?!稗技敝稗肌蓖ā半x”,意為披離散亂的樣子。
《九思·憫上》中的“鵠竄兮枳棘,鵜集兮帷幄”,“鵠”為天鵝,喻君子;“鵜”為水鳥,喻小人;意思是說,君子被趕進棘叢刺林之中,奸佞小人卻在帷帳中安然享樂,以“枳棘”比喻險惡環(huán)境,此處的“枳”為“枳殼”,而“棘”指酸棗或有刺灌木。
《九章·悲回風》之“施黃棘之枉策”,王逸《楚辭章句》解為“以黃棘之刺為馬策”,認為“黃棘”是植物;而洪興祖的《楚辭補注》卻解釋為“楚懷王與秦的黃棘之會”,認為“黃棘”是地名。
【植物小檔案】
學(xué)名:Ziziphus jujuba Mill var,spinosa(Bunge)Hu
科別:鼠李科
落葉灌木,小枝“之”字形曲折,枝上的刺有兩種:一種為直刺,長1厘米~2厘米;一種刺彎曲,長約0.5厘米。葉互生,脈三出,長卵形,長2厘米,寬0.5厘米~1厘米,細鋸齒緣,兩面光滑?;?~3朵,叢生葉腋,花黃綠色,花瓣5,雄蕊5,花盤10淺裂。核果近球形,徑0.6厘米~1.2厘米,果皮厚、果味酸甜,熟時呈暗紅色。棘生長于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華中、華南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