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雪康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基礎學科,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信息技術也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從家庭到辦公,無不活躍著信息技術的影子。高中信息技術是初中信息技術的延伸,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主。通過信息技術的學習,鍛煉學生信息收集、處理、存儲等各方面的能力。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探討了如何在高中教學中提高信息教學的實效性,希望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可供借鑒的地方。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實效性;自主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各學科都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教育教學改革,信息技術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過程,進而提高信息技術的實效性。
一、自主學習,發(fā)揮實效性
將來的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學生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大部分知識需要學生自學完成,因此,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但自學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當“甩手掌柜”,學生的自學必須在教師適時、正確的引導下才能順利進行。否則,自學就是紙上談兵或者花架子,看似好看卻無
實效。
例如,教學教育科學版高中信息技術《網站的設計》一課時,教師在引領學生觀摩一些優(yōu)秀的網站后,讓學生初步感受優(yōu)秀網站的特點。接著教師拋出一個問題:給出一個主題“籃球部落”,請學生分析這個網站應該包含的具體內容,并且試著自己制作這樣一個網站。之后教師開始不停地巡視每一名學生的操作情況,發(fā)現共性問題的在班里共同解決,個性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的問題要由淺入深,抓住關鍵,設計重難點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學真正地鍛煉能力。這樣的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想象力,設計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網站。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引導學生一步步有計劃、有步驟地向預設目標前進。高中生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當眾演示,提高實效性
學生自學完后,教師可以鼓勵他們當眾演示,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形成正確、印象深刻的概念,鑄就學生敢于擔當的堅強品質。
例如,教學教育科學版高中信息技術《動態(tài)網頁》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演示自己制作的動態(tài)網頁,其他學生可以對其進行點評和比較,在比較中學生發(fā)現做得好的學生不僅使用了懸停按鈕、橫幅管理器、滾動字幕等,還添加了背景音樂,使其看起來更加生動形象,給人留下圖文并茂的深刻印象。在比較討論中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這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還可以根據學生在演示中暴露的問題精講、細講,以學定教,這也正是新課改倡導的學習方法。通過當眾演示不僅鍛煉學生膽量,提高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形成敢想、敢說、敢做、探求真理的品質。在運用時教師需要注意,在學生演示中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點撥,對其精彩的地方教師要大肆表揚,需要改正的地方提出委婉的改正意見。學生演示完后,要歸納總結,得出明確的結論。
三、消化吸收,增強實效性
學生演示完后,教師要布置適量的上機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識,從而內化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無論學習哪一科目,課堂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形成技能、掌握方法的重要途徑。教師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得再完美,手段再先進、講解再精彩,沒有課堂練習也是枉然。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堂練習,真正地讓練習起到應有的作用。此外,學生通過練習還能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一絲不茍的作風,這些良好的習慣和作風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學生今后學習、工作、生活中寶貴的財富。在練習時,教師需要注意,留的練習要適量,難度適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層次布置,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優(yōu)秀生優(yōu)化知識結構,中等生強化基本技能,后進生鞏固基礎知識。優(yōu)秀生不因練習簡單而沾沾自喜,后進生不因知識難而消極以待,從而鞏固雙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度。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是要多加觀察和指導,幫助其樹立信心。
總之,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高中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史海紅.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7).
[2]吳廣志.淺談高中信息技術任務驅動教學中的任務設置[J].中華少年,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