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
摘 要:在當下的虛席輪中有一種普遍的思想,認為真正的學習不再是單純的對于外部授予的知識進行簡單接受,而是親身體會情境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吧飳W”在初中教學中是一門重要課程,如何引導學生增強對于生物學的興趣是當前初中生物教學的主要問題,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從心理上對生物產(chǎn)生喜好才會促使他們主動學習,本文著重強調了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中興趣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興趣;培養(yǎng)
生物學科在初中教學科目中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生物實驗的趣味性,實驗材料多樣性等等,這種趣味性對于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意義,因為它更容易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秘訣始于興趣,本文著重針對初中生物興趣的培養(yǎng),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從細微處著手培養(yǎng)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喜好,以達到教學目的。
1 教師引導,讓學生成為主體
我們要認識并定位好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自的地位,教師要起的是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以發(fā)揮。教師在世界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構建教學方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生物課需要同學們自己動手操作的實驗很多,而且實驗材料多種多樣,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圖形標本等引導學生上臺或者在實驗過程中自己動手操作,使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自己做課堂的主人[1]。生物是一門探究課,有很多有趣的實驗,教師要指導學生獨自完成,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吸引他們的興趣,也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1.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只有對生物具有興趣才能在觀察、思考、學習、理解、動手之間感到興奮和激動,從而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才會愿意主動學習。那么興趣的根本是什么呢?A.興趣在于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學表明人們對于生活中常見的食物會熟視無睹,但對這些事物的本質卻會非常重視,自然界中的生物多姿多彩,可以研究的對象非常豐富。我們應該把學生注意力引導到對自然界生物本質的探索上,讓同學們好像置身于探索自然界的奧秘,我們要將課堂上的知識搬到自然界中,讓學生切身體會知識的根本,寓教于學,這樣往往會收獲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知識和思維的結合是興趣的源泉[2]。人們在內心深處往往希望自己是世界的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激發(fā)學生的這種心理,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驗實踐并獲得成功的快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堅持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課堂上重視知識的傳授,打好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和學習能力;課堂外重實踐、重體驗,讓學生親身動手體會,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鞏固,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
2.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
2.1靈活的教學方法
學生只有對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有興趣的情況下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往往對于那些新穎有趣、形象直觀的實驗材料比較好奇,從而產(chǎn)生興趣,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喜好與課程相結合,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讓課堂活躍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因好奇而產(chǎn)生興趣,因好奇自然是想知道事物的本質,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注意力高度集中。
2.2加強課堂實驗演示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理論知識是基礎但是往往理論都是枯燥乏味的,這就需要同學們通過動手去實踐,去驗證理論,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探索、學習和鞏固,兵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所以課堂上的演示實驗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和增加學習興趣。
2.3加強學生分組實驗
分組實驗屬于生物課的一項重要試驗課題,它需要人人參與,過程比較復雜,用時比較長,需要同學們都要進行動手操作,實驗過程中進行觀察,繪圖,小組幾個人必須互相配合完成,每個人都需要參與進來,這樣也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團結,增加了他們的興趣,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2.4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
生物學是實用性極強的自然科學,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健康生活,合理膳食等等都有生物學的理念在。如果教師只是單純的將知識在課堂上教給學生,那么枯燥的基礎理論很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只能算紙上談兵[3]。教師要把課堂知識與生活中的體驗相結合,并且是同學們加強動手能力,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那么肯定會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到微生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同學們了解微生物可以制作生活中常見的泡菜和酸奶等,讓他們將課堂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并且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自己嘗試去制作泡菜或酸奶。同學們感興趣了才會積極的投入到活動當中,從而在理論基礎上加強了動手能力,兩者結合才能記憶并理解知識。
當然,教師通過實際生活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也要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閱歷、和知識水平,讓學生參與活動的目的是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從而獲取知識,而不是為了單純的獵奇,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要根據(jù)學生當前的知識水平進行授課。
2.5加強課外實踐
生物學是一門注重課外實踐活動科學,在生活和生產(chǎn)中都發(fā)揮著巨大作用。教師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外還要開動腦筋,設計一系列實踐或課外實踐調查活動。讓同學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結合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通過觀察、查資料、調查、實踐,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能動力,既學到了知識又教會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動手能力。教師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發(fā)揮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設計實驗或調查活動,鼓勵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并且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還可以幫助同學們組建興趣小組,讓他們在課余時間或者生活中充分發(fā)揮所學自己進行實驗,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2.6教師要注重教學質量的反饋調節(jié)
我們一直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的主導作用不重要,相反,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的越充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夠得到越好的施展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地位是無比重要的,所謂“傳道、授業(yè)、解惑”,教師不是單純的將要傳授的知識在課堂上講一遍這么簡單,最重要的是學生必須理解接受。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不斷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從中接收反饋信息,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節(jié)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真正的能夠有所收獲。
“興趣是成功的基石”,我們要注重對初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只有喜歡上了學生才會主動學習。本文通過實踐提出了對初中生物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幾個措施,希望對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汪忠等.生物課程標準解讀[M].科學出版社,2002(06).
[2]劉志恒.現(xiàn)代微生物學[M].科學出版社,2002.
[3]葉佩珉等.生物學實驗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04).
(作者單位:四川省古藺縣古藺鎮(zhèn)初級中學校)